打印

立言与人生

立言与人生

立言与人生



来源:中台山月刊72期  

作者: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旆法师  




  一句善言即是行善布施,即是止一恶念,断一恶行。

  

正语带来光明



  言语是为人处世非常重要的工具。儒家言:“立德、立言、立功”是为三不朽,能做到如此,则不仅能成就自己的性德,且能贡献社会,利益国家。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代表一个人的诚信与德行。善良、积极、肯定、鼓励等正面的言语可以使周遭人事物趋向光明;若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负面言语,不仅让自己难以立足于社会中,亦带给周围的人痛苦、伤害,甚至危害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故儒家言:“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就佛法观点言,八正道中之正语是修道法门之一,正语即是由正见透过正思惟而表现于俗谛中,不仅是说正言、善言,更说宇宙人生的真理,如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度尽无数众生,为迷途众生点一盏无尽明灯,照亮娑婆世界的黑暗。所以,要说就要说好话,说正语、善言,既是说法布施,又能圆满周遭事物,广结善缘。

  

心善则语善



  现今社会由于贪求功名、权势、财物、情色等欲望,只重表相,短视近利,道德沦丧,常见恶言毁谤、恶意中伤之语,**、巧言虚伪之辞充斥于报章媒体、家庭、社会,无所不及。推究这一切乱象的根源,就在这念心用错方向,故发动于口,乃至以身行造作种种虚伪、无惭耻、伤风败俗等恶事。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茍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所以,导正心的方向要从回归人人本具的恻隐之心、慈悲之心做起。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将礼义廉耻等伦理道德恢复、提倡,使心性回归善良、真诚面;用仁义、道德作为立身处事的根本,从反省检讨自己的身口意做起,建立好的良知良能,不迷于外在的财色名食睡,进而帮助、利益他人,则人生方能走向光明道路。

  

口出恶言,苦报无量



  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在言说中,亦代表了心念的善恶真诚虚伪,若起心是善,是清净心,所谓“无欲则刚”,则虽是忠言逆耳,却是良药苦口;口行无畏布施,其道德正气能震撼天地,摄受众人,使人离恶就善,功德不可思议。若起心是恶,动之以口,发出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纵是谄媚逢迎,颠倒是非,终将尝到恶报,故《四十二章经》云:“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诸经要集》云:“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即是两舌,得罪深重,堕三恶道中,唯得敝恶破坏眷属。”佛经亦云:“若以恶口骂詈,身死魂逝,坠堕三途。若堕地狱,割舌令自啖食;若堕饿鬼,口中蛆脓流出;若生禽兽,食啖粪秽,人怪其声;罪毕为人,面貌丑陋,口气常臭,唇齿皆缺。”这些均是说明口过之恶报还自受之真理。而口过中又以大妄语罪所得恶业最深。大妄语如未证说已证得,未成佛说已成佛等,为博取信施供养,求名闻利养等而说,不仅害人修行走错方向,更障人法身慧命,故受堕地狱的果报。是故口业为害甚重,不可不谨言慎行。

  

一句善言即是行善布施



  佛法又云,直心是道场。直心即是当下清楚明白的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未来,安住当下,使每一念均是正念、善念。于四威仪,一切行为之中,言无虚诳,则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方能与道相应。若心念不正,颠倒是非,使正道不明,邪词惑众,则是修道障缘,应当杜绝。《华严经》云:“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在心念无法远离贪、嗔、痴妄想无明时,更需修善以摄恶,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一句善言即是行善布施,即是止一恶念,断一恶行。从一字一语的外相中,磨炼自己断恶修善之言说,则日行功深,即能转识成智,无明分分断,法身份分现,最后成就道业,利乐有情。

  俗语言:“点到为止,游刃有余,宁可不够,不要过头。”在言说中,要能知应对进退,一切适中合宜,则为人处世方能圆满,俗谛圆融。日常生活中,常能觉察、觉照自己的言语、动机,以说善语、鼓励之语、正语、真实语、佛法真理等,代替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精进用功,则人生旅程必得众善缘相助,处世无碍,事事吉祥平安,最后必能觉悟真理,照破众无明,悟菩提心,行大愿行,普济一切群萌。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