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林:回到父母身边,这是修学的好地方
我们学佛的同修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一切法由心想生」、「境随心转,相由心生」。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如果想得好报,我们如果想得到现实社会的殊胜利益,这当中包括五福,升官、发财、有子、康宁、寿考终,这都是依报,换句话说,这都是客观环境,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念头。下边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我想修这个心,我想修一颗纯善纯净的心,所以我才能得到这样好的物质跟精神的享受。没问题,「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有好心你得好报,你有坏心你得坏报。什么是用最高的效率、最有效地方法、最稳妥的方式,能把我们这颗目前不太好的心给它修好,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有没有一个好方法、好地方、好措施、好手段,让我们把这颗心迅速的修好、迅速的契入境界?这是在座的每一位同修、学佛的人都希望得到的答案。佛有没有说,印光老和尚说没说,净空老法师说没说,如何高效率的、稳妥的修这颗心?说了,只是我们心粗而眼翳,忽略了,左耳朵听进去,右耳朵出来。佛在《观无量寿经》上说,「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句话,「孝养父母」。你看,学佛,成佛,无论是过去的佛、现在的佛,还是未来的佛,从哪开始修起?孝养父母。印光老和尚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持戒念佛」,他也说敦伦。敦伦,五伦,第一伦就是父子有亲,你看也从孝养父母开始。老和尚力主这么多年推荐的《弟子规》,「首孝弟」,第一个就是孝。老和尚在讲《了凡四训》的时候,说积善之方有十个方法,第一个叫「与人为善」,第二个叫「爱敬存心」,老和尚在讲这个爱敬存心的时候,他说这个十种方法积善,其实爱敬存心是基础。我想大家都很熟,老和尚讲了二十二个小时,在凤凰卫视讲的这个《了凡四训》。
所以从这里边我们似乎能找到,为什么这些祖师大德,为什么这些佛菩萨都让我们孝养父母,大家明白这里边的意思吗?孝养父母是修清净心、焕发爱心、提高觉悟的最有效、最直捷、最方便、最稳妥、最安全的第一步。为什么?我在学校不行吗?我谈恋爱不行吗?谈恋爱你有性欲、有染污。我做生意,我不能修善心吗?做生意你有利益。考大学,考大学你有追求,你有名闻利养。家这个地方,父母身边,在这个五浊恶世,是我们唯一能找到的一个没有自私自利,父母跟孩子没有自私自利,父母为孩子没有名闻利养,父母对孩子没有所求、没有五欲六尘,父母对孩子没有贪瞋痴慢。你看昨天我们「耕心园」的小朋友们在上边演那棵大树,父母对孩子是无限的奉予,有求必应。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有瞋心,出发点也是为了爱你。所以家是唯一一个没有这四个东西的地方,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是第一,修学的环境不一样,受染污的程度少。
第二,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我们这种大恩大德,给我们生命,给我们身体,给我们带到这个世间,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不分白天黑夜照顾我们。如果对这种人你都没有爱,如果对这种人您都没有敬,你都没有诚敬,我们就要问问,您对谁能引出这分真诚心?你说我对父母不真诚,没有诚敬,我对净空老和尚有诚敬,假的,那肯定有名闻利养,肯定有夹杂。印光老和尚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学佛的人没有不想得利益的。关键的问题是,诚敬是因,利益是果,我们就要问,我怎么诚敬?我想诚敬,我愿意诚敬,因为有诚敬我就能得利益。你先从父母身上练起,如果你对父母都没有诚敬,你说你对佛菩萨有诚敬,假的;你对佛菩萨这种诚敬是假的,所以你不能得到佛教的真实利益;得不到佛教的真实利益,你就得不到客观的物质利益跟精神利益,这个利益就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大家看到「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从孝养父母把自己的诚敬心引发出来,有了这分诚敬心,把这分诚敬心再扩展到师道。佛教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为什么?因为孝道帮你把诚敬心引出来,你用这种诚敬心再用到师道上,你就能得到师道的一分利益;你十分的诚敬心用在师道上,你就得到十分的佛法利益,这个逻辑关系绝对是正确的。
所以,昨天老和尚晚上在这开示,我豁然开朗。师道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为什么?没有孝道就没有师道吗?我就强调师道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强调孝道,孝道跟师道有什么关系?孝道能把你的诚敬心引出来。因为人最容易对父母诚敬,因为他对你最有恩情,他对你最爱,他在你身上花的时间最多,他对你照顾得最细致,所以你的诚敬心最容易出来。换句话说,如果这么大的爱你的诚敬心都出不来,你说你对佛法有诚敬心,你对师父有诚敬心,不可能。那没有诚敬心你就得不到利益。这就是为什么三世诸佛,为什么印祖老和尚,为什么我们的净空老和尚,反复喋喋不休的劝我们回到家去好好的孝养父母。不是说我们回家去照顾父母,照顾父母的吃喝,不仅仅是这个,照顾父母的起居,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不是,不仅仅是这个,是因为你小子没诚敬心,你要通过这个把诚敬心引出来,你就齐了,一分诚敬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十分利益。
我们都知道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我们在杯子上贴个爱字,水的结晶就特别美丽;我们在杯子上贴一个恨你的恨字,这水的结晶就特难看。水是依报,我们的念头是正报,依报随着正报转。那我们的公司是依报,我们的财富是依报,我们的健康是依报,我们的家庭是依报,我们的孩子是依报,我们的学业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你念头要爱,你念头要善,你的依报就善。从哪儿把你的念头练善了?从什么地方下手把心给淘洗干净,变成一颗爱心?从父母开始,最容易引发爱。因为什么?有血缘的保证,有这么多年细心的呵护,最容易引发爱。因为这是天性,父子有亲。这种自然的安排你都没有爱心,都出不来,那种利益的安排、欲望的安排的这种关系,你想把这个心引出来,这不是痴心妄想吗?
所以我开头先讲十五分钟,我是怎样理解为什么要孝养父母,孝养父母的心是纯净纯善的,孝养父母的心是诚敬的,正是从这打下基础,你的心好,你的心诚敬,你的心善,由此而改变你的依报,你的依报就会愈来愈殊胜。所以说,佛说孝养父母是福田,它能种东西、能长东西,道理在此地。不是迷信,是因为孝养父母的过程是陶冶自己一颗肮脏心的过程,是焕发自己爱的过程。心善了、心爱了、念头好了,依报随着正报转,自然而然你的公司就好,你的家庭就好,你的学业就好,你的身体就好。所以,孝道的圆满是大圆满。从初发心到成佛,其实就是一个孝字,做圆满就行了。这是我对为什么要回家孝养父母,其实什么东西能跟孝养父母比?没有任何一件东西可以跟孝养父母比。有没有一个替代的?没有。因为这种天然的安排,父子有亲就在这,剩下的都不行。你说夫妇有别、朋友有信、兄弟有爱、君臣有义,比这种父子有亲差太多了,这个缘太深了,大因缘,成为一家人。所以我们有父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千万不要离开他们,回到他们的身边是修行,是淘洗自己肮脏的心,把自己的爱心焕发出来最好的方法、最好的途径、最稳妥的手段、最方便的窍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