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广钦老和尚开示-1

广钦老和尚开示-1

广钦老和尚开示-1










  1、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消除,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
  妄想来时不要怕,不理它就是。它是它,我还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自然就少了。


  2、 如果你们信我的话,老实念佛,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甚至在梦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号谨记在心,不为六根尘境侵扰,到了这种地步,自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等到功夫纯熟,西方极乐世界自然现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念佛如有散乱心,怎么办?” ——答:‘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念,把全付精神投到六字洪名就对了!’


  3、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间断,如同小溪的水,不管水流大小,总是潺潺不断注入大海。念佛就像这样,不管念多少,都要持之以恒,天天念,一心念,念到阿弥陀佛的大誓海里,生西就有望。任何人只要肯念,成佛一半!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一句阿弥陀佛,要远离是非也是这句阿弥陀佛。随时静下来就要念佛,念到睡着也没有关系。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能让我们横超三界,直到西方。所以在修行中遇到境界来时,要眼睛装作没看见,耳朵装作没听到,不作六尘,不被境转,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下去


  4、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行行持当中非常重要。一开始练习时很不好受,难度极大。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会习惯下来。无苦不成道!

  5、夸奖赞美我们的,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打击我们的人,当他在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是逆增上缘。要藉此去磨练“无我相”,要心能转境而不被境所转。此乃西方的资粮,要接受,要承担,内心还要感谢他们给你一个修忍辱的机会,无忍不成道

  6、要回光返照,常常作出自我检讨。常思己过,则近“道”矣!一发觉有错误,就要马上进行修改,从一切境中去调整自己。每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工夫!当你有感觉“艰苦、烦恼”的时候,这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考验,这时你必须运用智慧来降伏心念上的障碍,拿出修行的精神来克服万难。因为“有境才好修,无境不成道。”

  7、除了自己正当职业的上班时间外,其余空闲时间,不要吃喝玩乐,要对上述几点精进努力,莫放逸假以时日,经过艰辛的锻炼后才有可能获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内心自然而然的显现,到时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奥妙所在!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广钦老和尚开示-2

广钦老和尚开示-2






一个人不是坏,而是习气,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只要有向道之心,能原谅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坏人。

没根基的人,烦恼一大堆,即使你跟他讲了,他也是不会明了。

我们这里能看到十方人,形形色色,双双对对。年轻出家众爱情爱别之念较重,看到情侣时,若被环境所转,对他们生起羡慕之心,则是没道心,若认为他们这样下去会堕落的,才是有道心。

天人看我们像黑毒虫,我们像厕所里的虫一样。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要接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我们却贪恋这娑婆世界,认苦为乐。就如同厕所的虫,我们认为臭秽不堪,但虫却贪恋臭秽的地方,若把虫放在清水里,虫会死亡。

你们女众已染重病(感情重),不要再来那爱情爱别离,喜欢两个女众在一起睡,说你为什么不跟我好。要分开,要远离一点,如果执著下去,就是邪了。

女人身业障深重,要修五百戒,男人只要修二百五十戒。

老年人出家,要走修行这条路是比较慢,一心念佛,带业往生西方,是最快的。


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那是不可能的事,还是舍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带业往生,不要再堕娑婆,才是最稳当的。我们出家人,有的为了度众生,发愿还要再来这娑婆世界,但这个愿,也要本身达到菩萨的境界才有把握,否则一来很容易就迷失掉,又被牵入轮回中,这是很危险的。

万法归一宗,到最后还是要念阿弥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

忍辱即智慧。

出了家要多念佛,不一定要坐禅,功夫不到易著魔。

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专一,而且能忍辱吃亏的人。

打坐很危险,说堕落就堕落!念佛最好,会开智慧。

人家在讲我们的是非,修就是修这些。

有的人在说别人是非,他自己也不知道,不是他故意这样说,而是无始以来所带来的业习,使他这样说。

起诸恶念时,不要执著,拍拍自己说:‘你不要这样子。’不可用处罚的方式,这样没有用,并会伤害自己。

大家评论谁比较好时,自己不要参加意见,心里明白就好。

人命无常,一口气不来,人生就完了,赶快勇猛精进,莫放逸,多念佛是当务之急。

一切法门中,以专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

我们皆是带业来的,故病苦多,少杀生,多念佛,就会消我们的业。

这个臭皮囊是借给我们住的,但我们却往往为了它,造无量无边的恶业。

佛号要多念(这最重要)。

念佛还有感觉,还知道有念没念,则是执著。
问:以后师父圆寂,我们会想师父怎么办?
答:我在西方接你们,但也要你们放得下,到时我们就在西方见面了。

徒:佛教有很多的感应不可思议。
师:ji 督教也有感应,他们祈祷时,也会震动感应。(意即不要执著,若谈感应,外道也有。)

问:什么是空?
师答:看得破,即是空。

一个愈有修行的人,愈觉得忏悔的重要。

若有人想害我,则我们要想:大概过去我害过他,所以才这样,我不能再和他结冤仇,我要度他。凡事都有因果,一针一线一句话,皆有因果,意同梵网经二十条。

若自己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个。钱要给你你不赚,就是说境来了,你不知修忍辱,反而起烦恼。

诵经、看经、念佛、说话,这是一天当中所必经之过程,话要少说,诵经看经的时间不超过念佛时间,还是要以念佛为主。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做好人,不要做坏人。


每天训练没贪念,不乱说话,讲话讲佛法,求生西方。世俗的种子已够多,不要再讲这些俗话是非。


忍辱波罗蜜,不要说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觉自己在忍辱,或压抑自己,这还有相,而是对境不觉得,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骂你时,你不觉得人家在骂你。

平常因是习气、你我相的关系,念头常是自然而起的,非特意故,应慢慢改,多念佛。


不要说这色身是我,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而这个心,却是要拿佛心出来应对一切。

在这个世间,每一个人都是带业而来,像牛将被宰时会流泪,它知死但不知逃,它若知逃,十个人也拿它没办法。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做人若不知修行,就要生生世世受轮回。


承天寺尼师们互相谈论某人修行如何,某人修行又如何。师:自己的事情,自己了。(意即各人修行,各人自己得。)

别人来与你谈论是非,我们唯唯诺诺就好,不去参与,则对方自退,且自己亦不被度走,别人走错路,自己不要跟上去。

别人说我们,不论自己是对是错,还是被冤枉,都唯唯诺诺,以不辩应之,
心中不起烦恼,则智慧生,若是执理与人辩白,则无明起矣。

你看看这个世界,大家都沈在迷梦中,追逐名利,你争我夺,你好,我要比你更好,你强,我要比你更强,每个人都在比赛,看看谁的梦做得最大。结果,这些名、这些利,生不带来,死亦带不去,只是徒然多造一些新的恶业,而此番再堕下去,人身也就难得了。

事事逞能干,样样要占上风的,最后都会失败。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样样比人行,不接受他人的话,那么这一生是不可能再有进步的。
知识份子总是在思想上转不出来,被自己的思想所缚,而起我慢心。

佛说净土三经,示西方实境,畅演往生的捷径,亦不过是普摄群机,教化众生,令生欣慕坚固的心,一心持佛名而生西,达到度众生的方便法门。

虽然说极乐世界亦是妄,但佛究竟无虚言,临终时只一佛念而无他念,心达一心,照样随佛号往生。


不要说众生有善有恶,一切的善恶都是我们的分别,如果真正会修行的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父母只是让我们藉著他们的身体来投胎,不论是恩是怨,都是业缘,只有立誓成道报亲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法。

娑婆世界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实,如戏梦一场,到头总是空,不要贪恋娑婆世界的一切,放下万缘,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究竟归依处,是我们的故乡。

我们念佛就是要念到花开见佛,什么叫花开见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颜悦色以道理行之,对人要亲切和蔼,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脸,令人望之却步,当法师的也要如此才能度众。凡事照道理来,就事论事,不可用烦恼心去应付,对人不论是善人或恶人,都是和气地平等对待,不要去看别人的过错,这样别人对我们印象好,我们心也清爽,照这样做去,心无烦恼,便是花开见佛。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么事情不顺眼,就把耳朵关起来,眼睛闭起来,装著没听到、没看到,睁一眼、闭一眼,对人要和颜悦色,再怎么说,修行就是忍辱这两个字。

不要嫌别人这点不好,那点不好,不是别人不好,是自己的无明业感在作祟,没有智慧,不能越过。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佛法是圆的,是可以权宜变通的,并不是有棱有角的,总是要宽怀大度,自身立场没有过失,别人要怎样,那是别人的作为了,与己无关。修行就是在训练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

被称赞而不会起欢喜心或贡高心的人,我们才能称赞他。

某某师说:‘金刚经里头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解释看看?’某某师无言以对。老和尚嘱在旁的传某师为之解说,传某师说:‘若人在好言、恶言上起分别,在形色相上分别善人、恶人、好事、恶事,而起执著憎爱,以此分别执著的业识习气,是无法进入如来清净解脱的境界。’

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若没有无常的磨难,种种的挫折来刺激,便会沉迷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再以福布施,种来世人天的因,等福消寿尽,便会堕落,反而是福中藏祸。钱是无生命的东西,人则是万物之灵。所以,我们要会利用钱,不要被钱所利用。有钱要会布施,脑中才会清爽息念,才会消业障。否则,整天为钱烦恼,一直绞业障,这就是被钱利用了。

一个人若是生活越享受,吃好、穿好,就会助长他贡高我慢的个性。个人条件越优越,则我相越是显著。

我们今天既然出家,就要知道佛菩萨的意思,看一些经典,像金刚经、地藏经等,了解十法界众生的状态,知道各法界的众生是如何形成的,这样,我们的行止才能有所依向。否则,懵懵懂懂地不懂因果,出家了,还像在家人一样,争名争利,你抢我夺,互较高下,这样下去,那么此生一过,人身也就难得了。

如果我们真为修行,龙天护法自然拥护,自然身心无所畏惧,外物亦不能伤害我们。
真正有修行的人,心无种种心,众生皆乐见,人人皆有缘。

别人和他结恶缘,我们不受人家影响,也和他结恶缘,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心要有主,我们要广结善缘,未成佛先结人缘。

出家人不要沾染爱别离苦,否则就与在家人一样了。遇事要回光返照。

出家,主要在演“忍”这场戏,演得过,就是佛菩萨。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