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土同修必看一(附印祖念佛方法)

净土同修必看一(附印祖念佛方法)

明确目标是真正的念佛



1、我们为什么烧香磕头?为什么信佛敬佛?为什么皈依学修?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得到佛法的利益。是不是这样呢,汝当思维。

2、我们不能只求取眼前的安乐,还应该有未来的安乐,永久的安乐。对吧。汝当思维。

3、好,我们的学修就从这里开始:确定目标。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现世安乐、未来安乐、永远安乐。这个目标就是佛经里讲到的愿生彼国。彼国就是西方净土,所以我们的学佛是为了愿生西方净土中。我们的念佛是为了愿生西方净土中。我们的回向是为了愿生西方净土中。对吗,汝当思维清楚,才能守护住这一念!才能达到真实的念佛!

4、在《阿弥陀经》中说愿生西方净土中包含有一切诸佛的护念,所以我们的现世可以得到安乐。愿生西方净土中包含有,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所以我们的未来可以往生极乐,愿生西方净土中包含有不退转阿搙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我们的修学不会半途而废,最终能达到究竟的解脱。是不是这样。汝当思维明白,守护住这一个念头!

5、好!我们完成了确定目标的修学然后就是保障在修学中部出偏差,再专一的修学中顺利的达到目标。容易出现的偏差有二种,一种偏差是太注重善恶因果的修行。因为善恶的果报在六道轮回,思想意识的念头总在因果报应上,就很容易动摇愿生西方净土中的专一信念。

      另外一种偏差是求高求全,妄想成佛证果。从而进行难以承受的痛苦修法,去追求末法时期不能实现的得道,将一生一世的修行白白浪费。

6、有人说净土法门就是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其实不然。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并不是修净土的。念诵阿弥陀佛,求三密相应即身成为本尊佛的修行,是密宗。念诵阿弥陀佛,求见性成佛开大悟的修行,是禅宗。一边念诵阿弥陀佛一边请鬼神附体的,当然是外道的修法``````

       同时是念诵阿弥陀佛,因为所求的目标的不同,所讲所说所修所学就会大不相同。

       认定目标,专一愿生西方净土中的修行,才是真正的净土法门的念佛传授!

       是不是这样啊?有缘的同修们,思维认清这难闻的佛法吧。

7、好!这时就能清楚明白,所谓的修学就是让我们真实的发愿,所谓的念佛就是让我们真诚的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不夹杂、不混绕、不攀比、不错乱。专心、专意、专程、专一。有缘的人,让我们一起来专修真正的净土宗,走万修万人去的彼岸。

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

八万四千行留给他人行!

佛问圆通,  我无选择,

专修莲堂,  成就往生。

依文 解字  并非 佛说,

离经 半字  即是 魔讲,

核查 佛经  验证 真伪,

净土 传承  名叫 莲堂。

欢迎转载,  功德无量!

愿生西方净土中

阿弥陀佛



TOP

附印祖念佛方法:

附印祖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分念心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饨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做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做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沦,若开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复高邸麟书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