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普贤菩萨警众偈

普贤菩萨警众偈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在普贤菩萨的警众偈中说: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这一天过去了,我们的生命就少一点。

“如少水鱼”,就好像鱼在水里,鱼靠着水才能生存,如果没有水,或是水一天比一天少了,

“斯有何乐”,你想一想,这有什么快乐呢?我们人的生命就如少水鱼似的,斯有何乐?因为这个,所以才说

“大众”,大众就是各位。你们各位,

“当勤精进”,应当勇猛精进向前去修行。要好像是什么那样的着急呢?

“如救头然”,就好像是你的头,要被人给割去,人家快要用刀子把你的头给割去了。这个时候,你要想尽方法,来保护自己这个头。你不会说:“我随便啦!没关系!教他来把我的头给割去算了,我可以结束我的生命!”不会的,怎么样你也舍不得,怎么样也要保护这个头,除非你证果,真正开悟,那么就不会保护这个头了。

好像二祖神光,政府把他抓去,因为有人告他,说他是个妖怪,应该把他杀了。  他们就问他:

“你是什么?你是不是妖怪?他们都说你是个妖怪,你到底是不是妖 怪?”

二祖神光说:“我是个妖怪!”他们说:

“既然你是个妖怪,我们就把你给杀了。”

“要杀就杀吧,没关系!”就教人杀他。政府也要看看他是真的想被杀呢?还是假的想被杀?是不是真的不怕死?于是乎,真的就把他的头给割下来。

杀了之后,又怎么样呢?在他的脖子上不流血,没有血流出来,那么流出来的是什么呢?流出像牛奶似的白浆。为什么他能这样子呢?他流出白浆,就因为他全身都已经变成纯阳,一点阴气也没有,一点脾气也没有,一点什么“渣滓”都没有了,乾干净净,身体变化成白浆,那时候政府才知道杀错人了。因为这是证果的圣人才能这样子的,所以他不怕死。那么我们不是证果的圣人呢,你一定要想法子保护这个头,这是“如救头然”的一个讲法。

还有另外一种讲法,比喻就好像头上着火了似的,

“然”可以说好像是着火那样子。头上要是着火了,你说是不是要想法子来救他呢?所以当人们受戒的时候,头上用火来烧,就是教你记得,要赶快想法子保护你这个头,这也是一个讲法。“如救头然”,就是好像头上着火,你必须要想法子赶快把它灭熄了。

“但念无常”,常常想着无常鬼,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来了。

这个无常鬼,戴着高高的帽子,手里拿着一个勾魂牌,到这儿来,不由分说,不管你怎么向他解释,他也要你跟着他走,他说阎罗王请你去吃斋,你要赶快去,你若是不去,那我就同你不客气。为什么他要戴着高帽子来呢?他知道人人都欢喜戴高帽子,知道对于人们,你若是称赞他几句:“你真好啊!你是世界第一啦!或者你是一个老修行,啊!最有修行的人。或者你是一个最有学问的人,或者你已经得到十个博士,八个学士,或者你又是什么学者。”啊,这一套的高帽子给他们戴上,说你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人、大人物,这么样赞叹。

因为人人都欢喜被赞叹,所以无常鬼见着人,他就自己戴着高帽子;戴着高帽子,知道你不怕他了,所以他就带着你去见阎罗王。

因此“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你若知道这个世间的一切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懒惰啦!不要那么疲倦啦!你一疲倦不要紧,那个阎罗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请你去喝酒,请你去吃肉,到那个地方吃那种肉,大概也不太舒服,喝那种酒,想必也没有味道,可是那个时候你才后悔,就已经晚了,阎罗王给你下了请帖,你再想不去,也不行。这一点切记,不要懒惰,不要放逸,因此就要“当勤精进”。

“譬如小水”:你要精进,譬如什么呢?虽然你不太精进,但是你天天修行,天天用功,也会有成就。就好像那个小的水,“长流则能穿石”:它若是常常地流,就能把石头都磨得薄了,磨得小了。穿石,就是把石头都磨得小一点,不是说在石头的中间穿出一个窟窿,不是那样的。在那个地方有石头挡着它,常常有小水流着,把石头也磨得小了,磨得没有那么大了,所以才能穿石。这也就是说,虽然你不是很勇猛精进,但是你若是能继续不断,朝于斯,夕于斯,白天这样子,晚间也是这样子,昼夜六时不间断的来修行,就能穿石。

这个石头也就是业障,你的业障能够消了,那么你的善根就能增长。修行就怕站(停下来),你若能天天修行,就会有成就;你若是一天不修行,那么就拉得很远了。所以说“站一站就二里半”,虽你开汽车开得不快,但是你不停止,那么它一样也可以走得很远。你要是一停下来,人家另外一辆汽车就跑过去,会跑二里半,跑过去了,所以“站一站就二里半”。那么你修道也是这样的,你天天修行,不间断地修行,时间久了就会成功的。你若是一股一股的修行──一股劲儿的修行,一股劲儿又不修行了,这样就不会成就的。

所谓: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我们学佛法就像是在逆水中,不是顺水。逆水行舟,你若是不往前进,就是退步,它因为是逆水,所以就向后退了。“心如平原走马”,这个心就像是在一个旷野地方中的野马似的,也没有一个龙头,也没有一条缰绳,“易放难收”,当你把它放开的时候是很容易,但是你若想把它给抓回来,那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修道的人,一定不可以疲倦,一定要精进。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无论是学修普贤的十大愿王,还是学修诸佛菩萨的行愿,就是为了往生,为了面见阿弥陀佛。往生的愿望很重要,是不是真心想往生,真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能脚踩两只船,一个是此岸,一个是彼岸。想到那边去,但是放不下这边,这样很危险啊!你要到达彼岸,就必须要离开此岸;你舍不得离开此岸,就无法能够到达彼岸。所以,我经常强调出离心。

什么叫做出离心?就是断除对世间的贪恋。若是没有断除对世间的贪恋,就没有出离心,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心也是假的。现在很多人都说:“没有事,有阿弥陀佛的愿。”但是阿弥陀佛发愿的时候,也没有勉强众生啊!谁真想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求必应。但是我们想往生的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想面见阿弥陀佛的心,想和阿弥陀佛面对面交流的心是不是真的?这是最重要的。若是你真心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真心想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第一时间就会来接见你,甚至会给你授记。这是真实不虚的。

到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在西方极乐世界安排好了接见你,但是你不肯去,还牵挂这边,阿弥陀佛就没办法了,阿弥陀佛也不能绑你,也不能把你抓走。否则,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真正的西方极乐世界,因为还是不自由的,心没有得到自在,显现的也不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变成阎罗王了,你还是在六道中。所以出离心很重要。若是你对世间没有丝毫的贪恋,真心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清除了往生的诸多障碍。这个时候,通过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切障碍都能立即消除。

其实对世间没有贪着、生起出离心的境界并不高。阿罗汉有这个境界,连一般真正入道的凡夫都有这个境界,真正入小乘道、入大乘道的凡夫都有出离心。但是临终转换的时候是摆脱生死轮回的关键时刻。你若是能真正放下今生,能真正放下世间,真心实意求生净土,阿弥陀佛的愿力与加持立即就会融入相续。此时,所有的业障、烦恼障、所知障等障碍就会悉皆消除,立时就会面见阿弥陀佛,立即能住于极乐世界,这都是同一时间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