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极乐世界不退转的五个因缘

极乐世界不退转的五个因缘

「又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这都是《要解》里头说的,蕅益大师讲的。

第一个,「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摄受一切众生,平等的摄受、普遍的摄受、永恒没有间断的摄受。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我们确实被摄受,但是没有感触,那是什么?烦恼习气太重,障碍了。如果烦恼习气薄一点,你就会感受到。这是第一个不退。

第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故不退」。这是佛力在加持你,到极乐世界那太明显了,佛光注照,一定把你的道行、功力往上提升。

第三,「水鸟树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这一点诸位都晓得,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极乐世界这些水、鸟、树木花草统统都说法,那是阿弥陀佛神通变化之所作。阿弥陀佛变成一朵花,阿弥陀佛变成一只小鸟,阿弥陀佛变一棵树,都在给你说法,所以你不会退转。  

第四,「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这是极乐世界无比殊胜。诸菩萨是什么?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要晓得,纵然生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记住经上的一句话,「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的底限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都是法身大士,也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到极乐世界,无明破了没有?没破,法身也没有证得,但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你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享受、受用跟法身菩萨完全平等,智慧平等、神通平等、道力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这是弥陀本愿威神加持。换句话说,生到他那边去,就像十方诸佛世界的实报庄严土一样,没有差别。你记住,同居土跟实报土没有差别,这是一切诸佛剎土里头没有的,只有西方世界特别。一切诸佛如来神通道力都跟阿弥陀佛平等,阿弥陀佛现这种净土,为什么其他诸佛如来就不现?诸佛如来不是凡夫,凡夫好胜,你行我也行,你现极乐我也可以现极乐,我不比你差,好胜。诸佛菩萨没有这个习气,阿弥陀佛现了,行,大家都到他那里去,你看这个心量多大!阿弥陀佛所现的就是一切诸佛所现的,他里头没有分别。既然那边有了,十方诸佛接引众生成佛,教化一阵子统统去,都到那边去。没有自己!十法界就是一法界,诸佛剎土就是一剎土,哪有像我们这里这么分别执着?所以一落到分别执着立刻就堕落了,这个不能不知道。你看全是法身大士,没有魔王外道,没有魔邪,外面;内里面没有烦恼,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所以他不退转。

第五,「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无量寿,真正无量寿。

我们再看末后这一段,「慨夫,圣德难思,佛恩难报,弥陀悲心至极,圣智无伦,从而流现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行人不须断惑消业,只要信愿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横出三界,永离诸苦,位登不退,一生补佛,超情离见,不可思议。」这是宗趣最后的总结,句句话真实不虚,确实。此地讲的圣德就是阿弥陀佛的大德,大恩大惠,无法想象。弥陀的恩、诸佛的恩,诸佛介绍、诸佛推崇。弥陀之恩让我们感受到一切诸佛的恩德,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不赞叹阿弥陀佛的,没有不推崇阿弥陀佛的,没有不介绍阿弥陀佛的,使我们才真正对阿弥陀佛有认识,知道有这尊佛,知道有这个法门,太难得了!所以弥陀的悲心至极,到达极处,弥陀的智慧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从他的恩德、悲智流现(流露出现)凡夫易生的同居净土,我们才能够一生圆满成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讲一些极乐世界的功德,讲一些行善的利益,怎么发财,怎么健康,都特别爱听。一讲六道轮回里的这些痛苦,一讲地狱、饿鬼,就觉得太可怕了。一讲善恶因果,就觉得太复杂了。都不愿意学,不愿意听,更不愿意去观想,去思维。其实不是这样的。你现在没学,没明白,所以害怕。若是你真正明白了,轮回并不可怕,因果并不复杂,就是个转念。你现在是在轮回,但是你通过修行,心态、念头一转,就不属于轮回了。

我们就是不专心。修法的时候若是真正能专心,超越轮回比吃饭还容易。轮回也好,涅槃也好,就是个转念。念转不过来,就是轮回;念转过来,就是涅槃。轮回并不可怕,因果并不复杂,因果也是种自然规律。若是懂了因果、轮回的实相和真理,心里的烦恼自然就解开了,痛苦自然就消失了。这是让你解脱、快乐的一种方法。

出离心是要超越的。心要超越世间,不要被世间法控制自己的心,要由自己的心来控制世间法,这叫出离心。不要让烦恼来控制自己的心,要由自己的心去控制烦恼,去解脱烦恼。不要让业力牵引自己,让一切缘法都成为自己成就的助缘,利益众生的助缘,这叫出离心。

很多人一听说出离心,都觉得“我是不是要离开家庭?是不是要放弃工作?是不是要放弃这一切?”不是!出离心是心要超越,心要自在。心超越了,心获得自在了,这叫出离心。若是没有出离心,都属于是世间法。所以四外加行非常重要,出离心非常重要。四外加行修好了,出离心生起来了,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都很容易。若是没有生起出离心,无法能生起慈悲心;若是没有生起慈悲心,无法能生起愿行菩提心;若是愿行菩提心生不起来,无法能生起证悟空性的智慧,更达不到那种大光明的境界。所以大家按次第来,不要着急,不要小看最基础的这些法。

也许有人说:“我看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也看过《百日共修开示》,我现在都明白了。”这不叫明白。明白和明白不一样,闻思修也是有次第的。先闻,然后认真去思维,用心去体会,就又不一样了。看一看就觉得自己明白了,实际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样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地学修,是不会真正明白的。真正听明白了,看明白了,这是闻慧。然后要更深入、认真地去思维观想,这叫思慧。最后用心去体会,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亲自去体验,就更不一样了,这叫修慧。


1 我们要学佛,要怎么学?要天天亲近佛陀。佛陀在哪里?经典就是佛陀,经典所在之处即为佛在。

2 我们修学净土,要在生活当中修一心、修不乱。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是顺境就是逆境,不是善缘就是恶缘,我们要用自己的心去转外面的境界——境随心转,这就对了。

3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缘也好,恶缘也好,我们要把自己生生世世所修积的善根引发出来。真正修行人是天天在这里接受考试,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

4 我们天天在接受考验,天天在练习,练什么?练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就练这个。


真正有闻慧、思慧,在相续中生起修慧,生起定解的时候,才会产生真正的出离心。有了出离心,你的心才可以超越世间法,你的心才能获得自在。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10-29 13:24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