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阴身的自救法 (1)

中阴身的自救法 (1)

中阴身的自救法 (1)  



作者:张通文居士





众生因为不知正确的修行方法,以致生死不休。这是迷的现象,如果要从迷中醒觉先要认识人生的苦。人的苦归纳起来有八大类—

1、生—这是指人在母胎中所受的痛苦,窒闷痛楚,有如被煎煮的感觉,佛法称之为‘胎狱’。及至出生之一刹那,与空气接触,有如刀割之痛。

2、老—这是众生的福寿渐漏之故,当人衰老的时候,身体各机能退化,形成不便及痛楚。精神亦不平衡,记忆力减退,必须作各方面的适应,才能生活。

3、病—人因七情六欲的影响或饮食天气的不适应,以致身体机能失去平衡,不能抵抗病菌或消除病毒而生病。有时病来骤急,有时却长月缠绵,但都使人痛苦非常。

4、死—人生匆匆,所以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可以见到‘死’实在是无奈何的,亦是众生的最大威胁,是苦中的最苦。死亡使人恐惧的原因就是‘前路茫茫,不知去向’,又以为‘人死变鬼’,令人更忧恐莫名。

5、爱别离—这生离之苦,即是与亲人分手,不知重逢之日期。最甚的生离是送子出征,战乱冲散,家贫卖子(女),亲人坐牢,恋人另娶(别嫁)等,都是使人肝肠欲断的爱别离苦。这有时亦指失去宠物之痛苦。

6、怨憎合—这是说和自己过不去的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因工作、居住、学业等而聚在一起,使得生活平添苦恼及不方便。

7、求不得—求而不得的苦范围颇大,占了众生生活的各方面,名利、地位、学业、职业、恋爱、移民各样都可以引起求不得的苦。不但如此,一个人有可能同时有几种求不得苦的。意志薄弱的人可因是而自杀或神经错乱。

8、五阴炽盛—人的五阴即是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色是指人的肉身,受是感受,想是意念和记忆,行是心念不断的动态,识是各种判别的功能,例如眼(视觉看物时的判别),耳(听觉的判断),鼻(嗅觉的判别),舌(味觉的判别),身(触觉神经的判别),意(念及记忆上的判别),我执(人我之间的判别),收藏(业力收藏的总汇)。

即如在第4种苦条内说明,各种苦中,死为最令人痛苦的事。死者自然苦,亲人亦因与其人死别而苦,所以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希望有长生之药或道法,可以令人不死,但一直都没有成功。事实上,贪生怕死并不单见于人的世界,在畜道里,天堂中,种种生灵,无一不因‘衰老’以至‘死亡’的现象而苦恼。因此很多人在有生之日寻求种种办法,以冀对生死有所解释。很多人便归附神道,希望宇宙天地,另有主宰,如日夕敬之拜之,则寿终之际,神力加身,便可得到死苦的解脱,或得永生,或自成仙,或与天地共存,不一而足。但是这些都是人类的幻想,基于幻想的希望一定是失望,因为实际的生死关键并非如此。释迦牟尼本慈悲大愿,示现世上,醒众生于迷执,破诸邪之恶见,于无量世代中,不知现身多少次,又复于末法时代,敕令菩萨及阿罗汉,以种种形,示现于世,普度有缘。惟是众生顽愚,福薄慧浅,面对正法,不知抉择,乃于生死苦海中随波逐流,不得解脱。每因死期之至,于轮回三岔路口,惊惶备至,十分可悯。

在这个中阴期间,一般而说每个人有一段七日至四十九日的自由生命,因人而异,叫做中阴身。一个人在生时没有修学过醒觉的法门,便不知生死的因果。到中阴身的时候,就会很惊慌,这是十分值得同情和悲悯的。所以最好在有生之时,先知道中阴身的各种情形和感应,便不怕不知道怎样去应付当时的危机了。看本书有四大利益:1、于命终时,可以应用本书所说的自救法,不再轮回。2、命终后亲友协助超度自己时可以即时明白他们的做法,因而脱离轮回圈,不再生死。3、可以转告亲友此法门而利益他们,或在亲人临终时或甚至命终后用此方法去教他超升,离开轮回,不再生死。4、如果常常记著此书所说的,又常转告他人,或常协助临命终的人用此法,或用此法超度已亡的亲友(四十九天内),则自己临终时,可免却中阴境界,直升佛国,不再生死。所以阅读本书有无限利益,除了佛教徒之外,任何宗教人士,无宗教人士,科学界等都是本书的对象。当然各界人士都各有其坚固的信仰,但是这里不是要任何人立即起信,而是先知悉此法,他日其他的法门不灵验时便得应用此法来自救了。这是很重要的事,有关了断生死的问题,不是一般哲理空谈。

中阴身超度法本是密宗所传,修他宗的人很少知道的。净土宗的超度和密法异曲同工,只不过密法有关中阴的际遇说得很清楚。显教的净土宗则略去不说,只谈超度法门。本书把密法的中阴境界用简单文字描述出来,并配合净土宗的念佛超度法,以竟圆满效果。密法的超度法和净土超度法门比较,在末法中那一法较为稳当呢?

首先要知道修密法的人必须有智慧的根基,又要有特殊的机缘,遇见有道的金刚上师。上师是传密咒的人,受皈依的密宗佛教徒便得依法持咒,天天不可间歇断。在其人临命终时,密咒可以令他不堕中阴,或虽然已入中阴,但因学过密法之故,很容易便可以脱离此中阴境,而了决生死的。但是在现代中,真正得道的金刚上师如凤毛麟角,根本没有办法遇得上。当然没有得道的上师也可以传咒语,但末法众生持咒,成功的机会微之又微。到临命终时,仍没有成功,便堕入中阴了。因为密咒在现世中是很少人真能修持成功的,所以其可靠力不显著。说一个比喻,末法时代持咒有如见到贼人口中念著「警察’,但说话中的警察究竟是没有制贼能力的,因此贼不能退。聪明人则打电话报警,警察即来。知道打电话报警的人等于有智慧根基的人持咒,马上生效。不知打电话只是口念‘警察’的人比喻末法时代的人,持咒不生效。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不计条件的,任何人依法念佛,便一定蒙受佛的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是一个最简单而便当的法门。任何人等,有智慧的,愚昧的,有罪无罪,业重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通通都受佛的接引,不陷中阴。修念佛法门不须有道高僧传法,任何人只要‘恳切专勤’的去念,即得往生,不再生死,一生念佛的人必受接引,临终十念以至一念亦可以得佛摄受。所以这是三世诸佛齐声赞扬的法门。有关详细的解释,请看第六章乙、‘念佛法门的感应’的一节。

既然念佛人必往生,为甚么本书又说中阴境遇呢?念佛人必往生,所以净土宗略去中阴之说,而本书主要是给不修念佛法门的人看的,包括部份佛教徒、ji 督徒、天主徒、回教徒、神教徒、无宗教者在内,使他们在危急的中阴期内,得用以自救。本文作者,忝续慧命,又得本会会员及各方助印者支持,出版流通,希望无数人因学知此法而得以自度度人。本书以密法为体,净土法门为用,相得益彰,但愿各位仔细研读,他日轮回路险,便可应用,了脱生死。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一日  

张通文序于温哥华

  

第一章  比较神权宗教和佛法度众生两者之间的精神



一、世间神权宗教拯救世人的精神



神权宗教即是以崇拜神为主宰之宗教,分一神及多神两种。一神宗教主要者有天主教、ji 督各教派、回教、印度神明教、犹太教等。多神教则有印度教、道教、以及民间诸神道杂教等。不论其为一神或多神也好,世间宗教有一共同点,那就是各以其所信奉之神为真,其他皆假。又以其所行之法为正,其他为邪。在此‘我是他非’的信念之下,任何人如不依照其法奉行,便一定失落,于死后下地狱受苦。这一来便形成宗教之间的紧张,积极方面的影响便是各出奇谋,发展教务,吸收会员。消极方面的影响则是各自排斥,水火不容。轻微的可引起地区性的争论,严重的则可导致纠纷,甚至战乱的,在历史上有耶、回两教的战争,便是宗教争执之极端。这皆因各宗教皆以为自己在替天行道,诛魔降妖。这样救世人还未做到,生灵却遭受涂炭了。

从以上可以了解,世间宗教的精神不够广阔,亦无从扩大,因为先天性的信念使其信仰者狭隘。由于此信念多为教徒相信是来自神意,是以‘顺我者生,逆我者死’是千古不移的教条。所以耶教各派俱相信只有耶和华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只有敬奉耶稣说话的人才能升天享受永生。其他的人无论良善到怎样,如不肯接受耶稣救赎之说,便一定落地狱受永远痛苦的。回教则说只有可兰经的话才是真实,人如不奉照可兰去做,则必下地狱无疑。其他宗教亦大同小异的说只有其法方真,使人升天,成仙,成神不等。这里且不讨论各教的可信或不可信,而专在讨论其救世人的精神。正因各教只救信服其教义的人,所以可以断言其弊病在于精神过于狭隘。环境各宗教除了拯救顺其神意的一小撮人之外,余者置诸不顾。那末不信其神的好人不救,未知其神的人不救,已下地狱的人不救,畜生不救,魔鬼更不救。这样不单显示各宗教的精神之不可能伟大,还使人怀疑创造万物的神是否真的全能全知。

二、佛法度众生的精神



佛法不同世间宗教,主要在乎佛法不教人求一神或多神拯教,而是人人依因果律而修行,即是修学醒觉的方法而实践之于生活中。佛之示现世间主要是指出修行不可依靠神权,并说明了六道轮回中,神不过像人一般的占一道而已,也开示了神福比人福大,但人的智慧实比神高。佛也说了例子,显示天上的神,有时反要向有道的世人求救,以解zai 难。迷者不察,以为神的智慧高过人的智慧,向神求拯救,直等如向木石救助一样了。所以一迷一觉重点在乎了不了解人神之关系。如向外求者为迷,回光自照者为觉。世人觉者当然不多,有迷于神权的,有迷于钱财的,有迷于享受的,有迷于名利的,不一而足。所以已知觉或能觉的便要引导迷者,令他也觉,所以说诸佛菩萨都自觉觉他。基于此,佛法信奉者的度众生精神乃可无边宏大,即是凡有迷的众生,都要去醒觉他们,不论在天的,人间的,甚至畜生,鬼和地狱界的,都要去以开悟各道的生灵。因此,在世界上,佛教不排斥任何别的宗教,不但不排斥,反而要找寻机会去警醒外道信仰者。但是,有一点要说清楚,‘不排斥’的意思不是说不指出他们的错处,而是对他们和对任何人一样的慈悲。事实上众生千品万类,业不重不为人,愈是走错路的众生,或大邪大恶的人,愈要先度他们。所以诸佛菩萨普度众生,包括天魔与恶神在内的。这一点又和世间神权宗教不同。在神权宗教里,神与魔就如同善与恶的对立,藉以解释人性的超升和堕落。即是靠神的超升,倚魔的堕落。因此从有人类之始,便得有魔,不然便无从解释人类的罪过,也无从卸下全能之神因何不造全善之人的责任。佛法则不须对人之罪过有所交代,因为一切都依因果以及助缘而生起,一切现象都是报。所以善与恶不是对立的,而是两种因缘和合以后的暂有假相。善的因缘可引伸更多的善报,恶的因缘则可招延更多的恶报而已。因此菩萨度众生不必一定以善或好人的身份去度恶人,亦可以现恶人相去度恶人,甚至以恶相去度善人的,此之所谓以种种形而普度诸有缘了。

由此可以明白,佛法是没有像神道宗教那样传教工作的。事实上佛教不是一个具体的组织,而是一种宏大无比的慈悲愿力,任何众生有难,不论那一界,都要去替他度脱之,更进一步,使之出轮回,彻底了断生死。因此佛法的度人精神不在乎令人加入甚么团体或组织的,而在乎使人实实在在的明白佛传授的法门,依法生活,解脱生死之痛苦。这些解脱生死苦之法是人人都应学习的。学法是份内事,不学便对自己不住,也即是对不住众生,因为学法除了自度之外,还有无量无边众生等著成道的人去度他们的。我们这样的一懈怠,无数众生便延长了受苦期。

这样看来,一个真正明白佛法的人要时时刻刻惦记著众生的苦,有机会便要教他们或告诉他们真正可行的解脱生死方法。这样的做法是艰辛的,因为众生业重,兼且迷失长久,一旦要他们放弃依神鬼之法,很不容易。所以度众生工作是不计人我,酬报或条件的,也不论其为亲人或仇人,总之有肯听的便告诉他。如不可以用直接方法教他,也要用间接方法行之。即使有些人未能立刻信服,但也可藉此结来生之缘,或下道种,以成将来接受佛法之因。如是工作方是佛法度众生的精神

第二章  如何认识人生的最大威胁—死亡



一、众生因何有生?



未解说死之前,首先要说受生的原因。人之所以有生命皆因一种无明之愚痴盲目冲动力而起。这个无明力量自无始以来已主宰著人的一切,连一念之微也受它影响著。无明之后,当然是光明无量的佛性,可是佛性经无明痴妄掩盖之下,发挥不了作用,以致众生受种种苦恼。所以要超脱生死,必先要对付无明。无明的冲动力起,则业增聚,逐渐成为个性,这时一如电脑中的贮藏系统,凡事皆以之根据了。这时愚昧的无明在结合业力之后便令生起种种‘合我’或‘不合我’之意识,成‘分别’功能,又为执行此等分别功能起见,乃形成肉身以及精神的元素,以便执行个性的情念。例如肌肉,骨骼,血液等以满‘自我’的观念,但是因为有了这个‘我’的肉体之后,继而生起要保护和利养‘我’的念头。于是乃依业力起判别甚么是好坏、善恶、美丑等。因此每个人的意见都会不同。相同业力的人聚在一起便觉亲切,不同业力的人相遇便觉话不投机,就是这个原因,众生之浊亦是这样产生的。(注:佛说这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使人受苦不堪。)这时当肉体著业力而形成之际,个性起了一种念,就是觉得还要多些部份以表达业力或吸收更多‘利益’我的经验和知识,于是便逐渐形成眼晴、耳朵、鼻子、舌头、触觉神经系统以及能思量和记忆的意念等六个官能。因为这六个官能都是依业力而形成,所以每个部位都表示出一个人的个性,人因经验的累积,加以演译推理(例如易数)而发明人相学,医学上的观察,化妆术的理论,以至催眠术,赌术等无一不是从人的身体各部找出其个性的强弱点而下定论或施术的。

有了这六个器官之后,这个假我便可以开始展开一列系的活动。首先当然是对外界的接触了。至是眼司看,耳司听等,各有其功能。因业力所限,眼不能听,耳不能看等,引起种种不便,甚至烦恼,一如盲人或聋人等。这些对外接触的意识,人在母胎中已开始,是故‘胎教’有一定的作用。因为接触的结果会引起种种感受。对假我的个性有利的,和谐的顺势的都为假我所接受,并引起快乐舒服的感受。否则便引起不快乐或抗拒的感受。所以当一个人的个性改变了之后,以前他不喜欢的事物也会变成他乐于接受的事物,因事物本无快乐或不快乐之质素,只是人对它的感受不同而已。因感受而引起的快乐便是爱意。当假我喜欢某一事或物之后,必想再做或再看见它。爱之余便生起拿取之意,到拿取得到之后,又想占有和保持。所以对于假身众生皆想保著,引起种种固执不舍。因此人一出生,经业力,肉身和精神各方面的柔合,起贪生怕死之意,十分苦恼不安。又因业力的缺憾带来多种不方便,于衣食住行及人事关系中引起烦恼。由不明业力因果故,乃幻想神力或神的旨意,使其如此或如彼,成立不合理的解释,但当每见世事之发生超出其幻想理论时,便感到十分困扰,生死便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永远困扰著信仰神权宗教者。

二、众生因何有死?



说明了人的生命来源实乃一念无明之冲动力之后,便要解说人为何有老和死了。人因业力而受生,但也须要很多条件的辅助才能成事。因此人之出生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得到了人身的众生应该是十分珍惜此机会的。经云:‘一失人身千万劫。’便说明了人身的宝贵,如不慎失去了,即是堕三恶道成为畜生、饿鬼、或地狱的受苦者便很难才能够恢复人身的。因为这全是自己的个性使然,如果人不检点,胡作乱为,杀生邪淫,酗酒偷盗,使自己的个性吻合畜道或地狱道,死后再受生时,业力必带之感应畜类,或生于地狱不等。辅助众生得人身的条件是多方面而又玄妙的,除了父母,物质之外,还有世界。

人的身体是因接受业力之报而来,故称报身。使人得安住的是世界,名报土。种种条件齐备之后便是‘机缘成熟’,人乃可出生。出生之后一直倚赖各种条件生存,到这些支持生命的条件用尽之后便是一期缘尽,即临死亡。由于各人的条件不同,故此人的寿命有长短,不是由任何神安排的。‘因不同,报亦不同’是很合理的,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便是这个道理了。但众生是迷的,只见现前果,不知过去因,又不知今生之因可招来生之果,所以十分困惑,甚或苦恼。如不醒觉,不研究因果,这种困苦之报会生生世世延续下去,不得解脱。

众生的生命,一如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因条件成立而出生,因条件的持续而生存,因条件之渐去而衰老,因条件之耗尽而终亡。这亦即‘成、住、坏、空’,‘生、住、异、灭’或‘生、老、病、死’的四个千古不移的阶段。当然好的条件会使生命好些,因此结好缘是修行的必做功夫。明白佛法这一点,便会明白为何有生必有死了。要不死惟有证无生。无生是究竟法,永生是人之幻想,希望如是而已。

三、如何认识死亡?



人因业因而招果报,所以报土的种种境相也是因著业力而感应的。同住于一个世界上的人都有著类似的业力,所以看到的或听到的都相同(但感受则各自)。当一期缘尽之际,业力转变,即时所见或所闻的都突然改变了。感应生天的是善业,善人命终时即见天人来接,不复见这个污浊世界的人物。恶人命终时即见夜叉恶神,前来锁拿,因是恶业使然,亦即时不见这世界之美好,只见种种刑具报应。这种从一种业力感应转到另一种感应去,在佛法中唤做‘转流’。用现代生活上的科技来作一个比喻,便不难明白这个转流的道理。比如说人的业力有若电波,同住一个世界上的人有相同的电波频率,故大家感应相若。到一期报尽,在垂危时,频率改变,一切境物全非。到命终后,电波全改,便再也看不见这个世界,而生存的人,也看不见命终的人的世界了。这如同观看电视一样,第二台的频率和第三台的不同。一经按钮转台,画面改变。人之生命结束之际,有如转台,一切亲人境物,不能复见。依过去世的业力,重新成就新的报身和报土。善业招善报,恶业招恶报。此时任由高呼神名鬼号,也不灵验,因业已转流。以前所知所见,只是以前的虚幻感应,全如梦境。以前所奉的神灵,亦是一种虚妄的了解,亦已因转流而成泡影。佛法说一切相本无自性,俱是空体而已。人要了结生死,必先要明白生命和死亡的关系,不然便任由盲目摸索,似是而非,到一期报尽时又不知何处是家乡了。

明白了佛法便知道死亡是不可怕的,但却要作好准备功夫。有些人以为死亡既不可怕,佛教徒大可以自杀命终,不是省了烦恼?这是不合佛法的话,须知业报未尽,人还是要安心受报的。如勉强自行了断,反增恶业,招来生更痛苦之报应。那末所谓准备功夫又是甚么呢?说来也不复杂,就是首先认识生命的来龙去脉,心中有一个步骤去接受此人人皆不能避免,而实际并不可怕的一日。如果已经是佛教徒,则更容易,只要天天念佛,业力中便加强与佛的感应,到临终时,佛来接引,便即往生极乐国土。如果念佛功夫够纯,则更可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如入禅定,即时往生。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结局。但是一般非佛教徒又怎办呢?或者虽然是学佛,但因功夫不足,以致临终不能感应阿弥陀佛来迎便又怎样?这也简单,只须阅读以下的三章,便可在最危急的关头,自救出险。虽或恶道现前,还是一样可以化险为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切记不可以等闲视之,自救之外,还可救他,除此法外,别无他法。

第三章  四大分解的现象



一、生命结束的前后



人因为一期业报已尽,生命便自然结束。这时修学过佛法的人,便知道应付的方法。但是,没有修学过佛法的人,这时便要接受死亡来临的痛苦。富有的人便会因要舍离一切钱财产业而痛心。儿孙多的便觉得十分依恋亲人,不愿意离开。即使没有留恋而又达观的人,这时也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不知人死后的去向。时光不留人,死亡的时刻一到,生理改变活动,不论其人一生曾拜甚么神,修甚么道,此时都不见效,也不会见到甚么神来迎接,只见由其业力反映出的种种境相。生平曾行十善的人,这时便有天乐迎接,感应天人法界。大恶的人,地狱或饿鬼相现前,即堕落受苦。这些恶人,先受病苦缠绵不堪。这时除非有人以佛法超度他或教他念佛,否则便随业风,入恶道受苦了。不是大善或大恶的人,临命终前数天,或数星期,先患病苦,见种种鬼物境相,或见夜叉,恶兽,或见阴魂往来,或见冤鬼索命不等。这些都是按照自己业力感召而来。这时,惊恐莫名,有些甚至不愿瞌眼,有些要求亲人留在床边,有些则开口大骂,以冀驱走恶鬼或改变凶象。然而生机逐渐衰坏,四大于是分解。

二、四大是甚么



四大即是人的物质身体的四种组合元素:地、水、风、火。人身的肌肉等坚固质属地,流动如血液津液等属水,体温属火,以及体内气分属风。此四种物皆见于大千世界,故称为大,人从入胎以至出生是四大和合之时。至长成后,四大坚强,生命力充沛,合乎所谓‘四大围空,识住其中,是为人。’即是四大形成一个假我,中心是判别的功能。到人命终时,四大分解,识乃离去,以其业力,成就另一期四大和合,以表达其业力功能。所以人必须记著此点,不可被四大的假相愚弄。

三、四大分解



四大分解时,首先是地大降于水大,这时候人便会觉得四周有一股强大的压力逼来,加于身上,以至每一毛孔,不一时间,直侵内脏骨节。其人乃感觉十分窒闷,沉重痛苦,有口难言。这时侯傍人便会看见他筋肉颤动,以及有手足抽搐的表现。亲人千万不要触碰其人,例如给他按摩等,否则便反而会增加他肉身的痛苦。

其次是水大降于火大,这时其人会感觉遍体冷气袭迫,深入骨髓,内脏有如冰藏,全身痛苦不堪,虽然室内有暖气炉火,亦告无效。其人感觉到的冰寒痛苦,远超裸卧世上冰雪,跟著面色会转为灰白,气喘急促,任由祈求神灵,皆不能停止。

再次就是火大降于风大,这时其人生理各方面的机能已大半萎失,毫无抵抗能力,所以痛苦愈甚。他感觉到忽然热力骤起,有如焚烧,内脏外肢,有煎熬蒸煮的感觉,肌肉筋节,有如挖割,痛极而变僵木。这时其人忽似火烧,面部通红灼热,神色昏迷,气出多于纳入,奄奄一息了。

最后是风大分离,病者的身体,忽然觉得受到一股狂烈之风,吹其身体,使之节节破碎,化为微尘,受极尽的支解痛苦。到这时四大俱已各散,六根败坏,生理不复保持,医学上乃称此为死亡,但依佛法说,其人的识神,即第八识的种种尚未离去。所以亲人仍然不可触动,否则其人神识,仍然有痛楚的反应,以致使他起嗔恨心,连累他感应地狱也有可能的。因此,这时实在是紧急关头,亲人如曾修学佛法的,最好在旁给他称念佛号。没有修学过佛法的人,亦不宜碰触或移动其人,应尽量给他安静。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病者在四大分解时应怎样应付以自救于极危殆之中。以下是各类人的归纳分析:

1、已信佛法但因懈怠于修行,以致未能证入圣界,这时必须屏除一切意念,专心念佛,便可免却四大分解的痛苦,并获佛接引生西方。

2、信奉神权宗教,这时会因痛苦而诚心祷告,祈求所信奉之神加以恩待。又或以为神加以最后的考验,故矢志不移地祈祷。但是都一定无效,这时应该专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注意:弥字应读‘眉’音,因是梵文AMITA的音译),不可间断,这样不但痛苦逐渐消失,亦可蒙受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3、甚么也不相信,平时只按照自己原则做人,这时因痛苦而彷惶,不知所措,甚或以为一死了事。这是不对的,应立即效法佛教徒,起忏悔心,专心念佛,不可间断,痛苦自然消失,境相光明,便受接引,往生西方。

以上所说三类人,即使于四大分解时仍可自救,因为阿弥陀佛以其慈悲伟大的愿力,接引任何称其佛号的人,生其净土,永不退转,故名极乐世界。这儿要强调在死亡中的人,受四大分解之苦的时候,万般祈祷求神无效之时,必须应用念佛法门以自救,一经尝试,如立竿见影,立即生效的,信神道者,不论一神或多神,或信科技者,或无信仰者,切记此法,以免受苦长劫,不得出轮回痛苦。

其次要指出即使一个人生平为善,临终时没有四大分解的痛苦,并且可以升天,享受天福,但依佛法说,天福是不彻底的修证结果,因为诸天其实都是一期因缘,缘尽天自灭,到时即使寿与天齐也一起毁坏,即是天神也会死亡。到时又轮回去了。所以天人也有苦,其中最大的苦便是不断三涂,即是天人死亡后仍有堕落为畜生、饿鬼、地狱的危险。故此生天的人仍然受轮回威胁,不得彻底快乐。因此临终的人,虽然见天神来接,也不可以去,仍然专心念佛、境随念转,便可往生永不退转的阿弥陀净土了。

最好的应付办法当然是平日修学佛法,执持念佛法门,恳切专勤,一心皈命,到大限时,必无四大分解的痛苦。很多没有学过佛法的人都会怀疑往生的真实性。他们不知道佛法不是空谈,而是实证的。一般神权宗教反落空论。例如死后升天,全无佐证,反见一生侍奉神的人在临终时,痛苦万般,与祈望受神恩待的绝不相应。念佛往生净土,命未终时,或先三、四月,或二、三十天或一、二星期,乃至一两天不等,视念佛功力而定,已有吉祥瑞应,归纳起来有以下各种预兆:

1、心不颠倒(不再受眼前境物影响而起情念)。

2、预知时至(预先知道何月何日何时寿终往生)。

3、净念不失(不再有染杂的意念,坚决往生,不再依恋人间)。

4、洗漱更衣(自己洁净和更换衣服)。

5、自能念佛(出声念或默念)。

6、端坐合掌(时限到便端正坐著合掌)。

7、异香满室(香气不平常,亦不知何来)。

8、光明照身(室外有光辉射在身上)。

9、天乐鸣空(户外空中有仙乐飘飘)

10、说偈励众(即使没有读过书的人也会留几句偈语以勉励后人念佛)。

以上十条吉瑞象征有时并不是每条都全见于一人身上的,只要有一两样即可往生西方,尤其是第二条。念多则品位愈高,这是修行功德的感应,是十分合理的。外道不明白因何净土莲生分九品,以为这是一种分阶级,或不公平或苦的结果。他们不知佛法是自修自证之法,不同‘神赐’的理论。举个例子来说明此点,进学校读书考试,全仗自已功夫,学问必须勤学始得,考试也要真功夫才能合格。分数升级不是由老师赐予,实是视乎自己的学习程度而定。勤学者升级容易,疏懒者留级自然,甚或被斥退学也与人无尤,也不得说学校不公。但是留级者或退学者能发奋精进,亦可以有成功之学业。这个例子说明阿弥陀净土虽容纳任何愿意往生的人,但是各人修行功德必然参差不齐的,故有九品之别,但每品人皆可用心精进,以求上品的,甚至成佛,亦是可能。

四、其他临终时的征兆



佛法是实在的法门,不尚空谈。生死既是重大问题,所以临终的去向也说得十分清楚。这些情形,在医院任职的人或亲见过临终亲友的人都会知道的。反观世上宗教,多只给人一个‘天堂’的希望,对于实在的问题,全无合理解释,对于临终各事更不知情。对于临终痛苦,只委诸‘神的试验’了事。所以希望诸神教信者注意,当身临死苦时,呼神不应,便得自救了。又或如见平日虔诚奉神的亲友,忽得痛苦的死亡,则必须教以自救法,以免他受长劫痛苦,则度人者的功德无可限量。

人将命终,两种习气—生者顺习死者逆习,两相交涌,一生善恶现在眼前。善业强感应善道(天、人、阿修罗(凶神)),恶业强则感应恶道(畜生、饿鬼、地狱)。这全是因果感应,无傍者判决,各界天神,虽欲加援手,亦奈何不得。业由自作,报将自受。于是时病人乃有种种征兆,显示其感应之方所。

一般来说,感应善道的下身先冷,感应恶道的则上身先冷才死亡。偈曰:‘善业下先冷,恶业上先冷,心留暖最久,余暖次第舍,出世顶后冷,天面人脐上,饿鬼小腹边,傍生膝狱脚。’由此可测知面部最后冷的升天,心窝最后冷的再为人,小腹旁边最后冷的堕为饿鬼,膝盖最后冷的落畜道,而脚部最后冷便下地狱。至于超出世间,不再受轮的全身冷却头顶仍然温暖。

甲、感应地狱的在四大分解时会有下列征兆:

1、恶目瞻视诸亲眷属,虽是配偶,亦如是相向。

2、举手摸索虚空。

3、虽然有人教以善法,不听不随。

4、悲哭流泪。

5、大小便自利,失去控制。

6、闭目不开。

7、常覆头面。

8、侧卧饮啖。

9、身口秽臭。

10、脚膝战掉。

11、鼻梁欹侧。

12、左眼跳动。

13、双目变赤。

14、仆面而卧。

15、踡身左胁著地而卧。

乙、感应饿鬼的有八种征兆。

1、好舐其唇。

2、身热如火。

3、常患饥渴,好说饮食。

4、张目不合。

5、两目干枯。

6、没有小便,大便遗漏。

7、右膝先冷。

8、右手常常握拳,此为悭吝之表现。

丙、感应畜道的有五种征兆:

1、爱恋妻子丈夫,贪视不舍。

2、踡曲手指和足趾。

3、遍体流汗。

4、出声沙涩。

5、口中咀味。

丁、感应人道的有十种征兆:

1、临终能起善念,例如福德心欢喜心,无忧心等。

2、身无痛苦。

3、少说话,一心忆念父母。

4、于配偶作怜悯心,但无叹无爱,常常喜欢听亲人姓名。

5、能清楚辨别善恶,心不错乱。

6、其心正直,不谄不诳。

7、知亲属家眷善护念之。

8、见亲属对事之管理,常加赞叹。

9、嘱咐家事,示藏财宝。

10、能起净信心,愿意皈依三宝。

戊、感应天道的亦有十种征兆:

1、起怜悯之心。

2、生善良意。

3、起欢喜心。

4、正念现前。

5、身无臭秽。

6、鼻无欹侧。

7、心无恚怒。

8、不恋家财亲眷。

9、眼色清净。

10、仰面含笑,想念天神来迎接。

以上五门征兆俱系归纳大概之表现,个别情形间有不同。亦不是要每项具见,方是感应,有二三条者,亦是牵入各趣。有时入人道的亦会两手向虚空作抱物或拒物之状,须小心辨认。又有临终时落于无记心,不示苦乐。凡此种种,还须等候观察变冷时各部份的先后而决定去向。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