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藕益大师:学道三要

藕益大师:学道三要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

    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闲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被情欲牵,熟境迷,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无真正见识,饶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师恶友引诱,轻安少得萦惑,或堕光影门头,或坐知见窠臼,乃至或以味禅为功德,或以空寂为家乡,极胜亦流入二乘权曲境界,无由直趋菩提。

    良由众生心性虽与佛等,无始迷妄积习深厚,欲返本源殊非容易。果能念念观察世闲苦空无常无我不净,下从地狱,上至非非想,总非究竟安宁地。傥不誓求出要,三界流转,有甚了期。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茫茫苦海,言之痛心,岂容为生死心不切。

    旣生死心切,视世闲一切事,那件出得生死,那件稍有真实,便痛发省悟,向千缠万绕中努力一踊。直得杀父淫母他家活计,将无始恩爱眼前活计,尽情割断。如悉达初出家卽誓云,设骸骨枯腐,不尽生老病死之源,终不返还,如此志气,方不被一切业境夺去,方名具大刚骨。

    旣离爱网专求出要,必应甄别邪正,洞明权实,了悟顿渐。若不遇真师匠,唯应读诵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义,不离经穿凿。法法会归自己,处处体认心性,自于真宗,渐堪趋入。傥遇明师良友,不问圣凡,但具正见知如来秘密藏者,卽可依之人。放下身心,不惜体面,不辞劳苦,不畏饥寒,乃至不吝身命,毕生服役,咨禀法要。自然福至心灵,感应交彻,如螟蛉克肖,时雨化生。以得亲近善知识故,则能亲近最上妙乘;以得习学上乘法故,则能出生广大圆满智慧。切莫高推圣境,自处凡愚,恋刹那幻境,忘旷劫远猷,自暴自弃,非才之罪也。重说偈曰。

佛性众生性。一性无二性。迷之沈六道。悟之为三乘。

迷虽无量惑。厥病唯有三。一者恋世闲。不知世闲苦。

二者虽知苦。苟且自因循。三者虽勇猛。得少便为足。

以此三病故。长夜在生死。或复出生死。亦堕权小乘。

我依诸佛语。为设三妙药。一者怖生死。对治根本病。

念念如救头。莫复存余想。二者奋刚勇。降伏爱见魔。

五欲不能牵。八风不能动。三者开正见。远离诸邪曲。

根选择圆通。现生成正觉。此三或自具。或复藉余缘。

唯有明师友。名为真实救。策发生死心。锻炼纯刚骨。

开示真实乘。令行称性修。修性不相离。斯名正觉印。

迷性言修习。修堕有为功。废修谈法性。自然外道同。

是故佛与祖。垂训咸双显。虽或性夺修。而非不修习。

虽或不言性。而性在修中。性非修不显。修非性不立。

但以生死心。勇孟不退心。广大弘远心。亲师习正法。

必能亲悟入。知我言不诬。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