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琴魂

琴魂

琴 魂

——古岡寻声

作者 楚风

 



  一直爱听古琴曲,但虽爱却无缘学之抚之。

  上周六中午下班后与沙龙的道友们聚会清心阁,L医生不负所托,将带来的唯识、中观方面的书给予我,于是,下午一人在家饮茶看书。正读至神清气爽有所感悟之时,接到电话提醒先生不要忘记参加今晚的古琴演奏会。将此事转告先生后,他问:“你去吗?有车接送,在陈白沙纪念馆!”先生知道我的喜好。

  陈白沙纪念馆是明代大儒陈宪章(陈白沙)的故居,馆内经常举办各种展会且不售票,只为弘扬传统文化,如:书画展、茶文化展或古家具展等等。老宅位于园内中央,周围有着规模不大的古平房建筑群。大门内左右各开设有茶艺馆,每周二五还有琴师来馆抚琴。由于喜欢馆内的环境,曾多次与友人晚间来此饮茶,选择茶座时最爱室外的:坐在月下,看茶艺小姐煮茶、泡茶和斟茶,静静地伴着身边的流水,品着香茗,听着回荡在风中的悠悠的古乐声,渐渐地进入人我两忘之境……夫还何求?

  当到达纪念馆时馆长早已等候在大门口,先生与她相识,她带路我们边走边聊,穿过花园右侧的石板小道后,来到一座古色古香、有着三开大门和格子花窗的平房前,一位先生从门内出来迎接,馆长将我们互相介绍给对方,原来,这位A先生是古琴协会的某负责人。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今天是‘纪念黄某某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弘扬岭南琴文化活动——古岡寻声’的 第一场。江门新会区古时候叫做岡州,而岭南古琴文化的发源地就在新会,所以第一场名为‘古岡寻声’! 我们今晚的活动不是‘古琴演奏会’,而是以琴会友,所以发出的邀求是参加‘古琴雅会’,入会者只要会抚琴都可上去抚琴弹奏……”

  座位有六排呈扇形摆放开,首排前方是茶几,茶几前方如月牙般的中央放有一琴台和小喇叭,我们被安排坐在首排。坐下后我环顾四周:四壁中,一面为门;三面为玻璃柜。柜内悬挂展出着各种书法,如行书、狂草、隶书魏碑等等,应有尽有,再加上前方的古琴,我赞道:好一个雅致的房间!

  记得8月的那天晚上在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主持人拿着个人介绍问我:“上面介绍说你擅长琴棋书画,真是这样吗?” “那是同事们的抬举,并不擅长,只是喜欢而已。”“琴棋书画的琴是指钢琴吗?”“不是,是古琴。”“是古筝吧?”“不是,是古琴。”“画是指的油画吗?”“不是,是国画,也就是水墨画。”“棋呢?应该是象棋吧?”“不是,是围棋……”主持人听完后故作惊讶地叫道:“唉呀呀,你们医院的人真利害……”我院亲友团都笑了。

  正欣赏着书法,只见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坐在琴凳上调好琴弦,她的身旁站立着一位拿箫的老者,估计这是师徒二人(后来才知真是师徒,老人姓谢)。我将视线转向他们,琴弦调好后女孩开始抚琴,老先生也将箫拿起吹响,这正是有名的琴箫合奏曲《阳关三叠》,好听!可惜只演奏了第一段。

  女孩演奏完后站起身离开古琴坐至后排,老先生又开始调弦。调好女孩刚弹过的琴弦后,老先生又换上第二把古琴,调好第二把古琴的弦后,又调第三把琴。听到这一把的琴声后,A先生走上前对谢老师说:“这把琴的音好一些,就用这琴吧!”老先生又弹了半首曲,最后确定用第三把琴。

  8点已过,A先生主持晚会,他介绍了这次活动的性质,更介绍了古琴: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在我国历史上已流传了三千多年未曾中断,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在我国历史上 “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而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墨客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战国时期的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广为流传;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弹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诗经•关雎》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时至今日,古琴音乐依然作为中国音乐的灵魂与精髓,并铸刻在美国“旅行者”号太空飞船的镀金唱片里,昼夜不息地回响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寻觅着宇宙间的“知音”。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

  A先生谈到古琴时的喜爱与骄傲之情溢于言表,且句句说至我心!

  当晚入会者约30多人。雅会开始后,茶艺小姐给我们送上普洱茶,自愿上去抚琴者不断,会后统计共有9人。抚琴者中年龄最小的20岁左右,最年长的谢老师不到70岁,老少一堂,只为琴情……弹者静静地弹;听者静静地听,琴箫声中更显夜静,这就是琴箫的独特之处:音“静”!自琴音响起的那一刻我就闭上了双眼,用心去感受着:《平沙落雁》、《流水》、《天问》……

  10点雅会结束。步出琴室,踏着如水的月光,我自语着:“退休后一定要学琴学画,弥补今生之缺憾!”先生却道:“古琴最讲究木材,要到哪个乡下或山里,找一段砍下多年的梧桐木,请人做一把古琴才好!”

  司机已等了我们很久。上车后,仍是满脑的琴思,仿佛又听到那古琴声,琴声中,夜,静静的,车缓缓地向前驶去……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