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友圈妖里妖气?

佛友圈妖里妖气?


文/悟澹
前段时间,朋友圈疯转一段视频,一个小孩在吃饭的时候,带着一群老人念供养咒,小孩念得有模有样,貌似天童一般。佛友圈顿时激动不已,感觉这小孩前世绝非凡人。笔者不敢妄断这孩子的来历,但当我看到这孩子双手合十、眼睛微闭的样子,不禁有些忧虑。明明是鹦鹉学舌,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热捧?好好的佛教圈,为什么非要拿这些来博人眼球?由此想想现在的一些居士,学了佛后,从衣着打扮到行为举止,总感觉妖里妖气。到底是师父们教错了?还是这个浮躁社会的时代病?

佛教界的朋友圈里总能见到一些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或粗布麻衣,或妖娆仙逸,总之,统称为中国风、禅意服,当然,此类人中不排除有真名士、大禅师,真正的大家自有一番经年修炼的厚重,隐而不发的内敛,不染凡尘的高洁。世外高人不可能天天在朋友圈里秀美服、灌鸡汤,层次太低,连我这小和尚都不屑于这套烂俗的把戏,更何况真正的禅者。

有些人自认为自己是寺院的大功德主,好像道场除了他们发心之外,师父们都是吃白饭的,跟师父要求这个要求那个,甚至经常用一些戒条来衡量师父们的过失,搞得跟律宗道场出来的人似的。他们经常会说“随缘”“培养福报”“发心”“供养”等词汇,让师父陪他们吹水聊天,倘师父说没空,他们就会不高兴,感觉师父们怠慢了“亲近佛法”的大功德主。有时法师们也会关心自己的家人,这些“大功德主”们马上质疑师父们不清净,红尘未了。甚至还会说:“父母都是你的冤亲债主,你要慈悲广度天下众生,不要被家里的这些孽缘所牵绊。”这种人还有个特点,动不动劝别人想开放下,但事情遇到自己身上,你让他多走一步,他都敢找你要命,一毛钱都不能少他。为此,还经常吵吵闹闹,甚至跟师父论理,让师父道歉,由此才肯罢休。

综上,那些在你朋友圈以鸡汤为噱头,开口佛言、闭口佛语的禅仙茶仙,各位网友要注意了,珍爱生命,远离“神仙”,弄不好,那锅“开了光”的心灵鸡汤里,就有致命荼毒,定力不够、修为不足的,很可能走上学佛的反面。

学佛修行需要沉下心来,在苦于活计上下功夫,精雕细选出佳作才是根本,花样百出不是修行,而是修饰。

有些居士,见面就比“修行”,今天你念了多少句阿弥陀佛,明天又念多少句阿弥陀佛?当然念佛很好,精进念佛好上加好。但别把念佛当成表演,念佛不是比赛谁念的多谁就赢。有时看着居士们念佛时频频按动计数器,真担心他们的手关节出问题,为了念佛计数,再把手弄伤了,岂不与学佛初心背道而驰?

还有一种人,一边念佛一边闲聊,话题也不离修行,聊谁谁谁跟师父走得近,师父为什么对那个人好,聊某某常住法师什么事情没办好,做事有违身份等,学佛学到如此摸样,佛教界确实应该集体反省了,师父应反思是不是教学方法错了,居士要检讨学佛的发心正不正确。更重要的是,佛教界的法师们不能眼见佛友圈妖风滋长而袖手旁观,要挺身而出,应机说法,教导居士做一个能够荷担如来家业的正信佛教徒。悟澹小和尚期盼佛教界来一场全民“捉妖记”,让假借佛教装神弄鬼的妖们无处遁形,还佛教界一片清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