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圣空法师:楞严法会开示录

圣空法师:楞严法会开示录

这楞严经是开智慧的,但是要不要思维呢?说实话,看楞严经是不要思维的,就是这样去看,在定中,你就是阿难,在跟佛对话。我们要提起恭敬心、虔诚心,阿难的毛病就是我们的毛病,我们就是在和佛对话,现在就是楞严道场。佛在哪里呢?佛是法身佛,无相佛,千佰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他就在当下,我们没有慧眼,看不到,我们呢!要一字一句的读下去,大家呢!领读也好,听读也好,要把这楞严经时时刻刻的记在心里。

你看楞严经与看其他经典是不是不一样,它讲的这些东西,真的是我们的毛病,真的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触犯的一切,我们为什么不能觉悟,佛讲了,只因为我们用了攀缘心。很简单的道理,不光是我,搞了半天,这是通病。佛也有这个毛病,所以他讲了出来,那我们有没有呢?有!佛为什么有这个毛病呢?因为佛也是由凡夫修出来的,金子都是从金矿中炼出来的,我们都是从凡夫走向佛道上来的,因此所有的佛都有众生的毛病,众生都有佛的智慧。

我们今天来呢,就是在和佛对话,都应提起勇猛精进心,有为的把这个楞严经记在心里,来护持正法。要知道怎么修行,去提携大众,弘扬佛法,使正法久住。不要象佛所说的成为罗汉,成为自了汉,自私自利,自己修行为自己,为升官发财啊、家庭平安啊、一切如意啊!这不行!要发大心,干什么?护持正法!就象我以前讲过的,要象一棵大树,默默的奉献,还要有牺牲精神,你们这样修行,才能开悟

你们修行的心如果有在家里,在社会上干事情的一半,你们都可以成就了,不用说全心全意了,就拿出三分之一,你都是佼佼者了,你要是拿出一半,在寺院里是什么?在世间就是正法存在了,你拿出三分一,就是相法存在了。所以现在你们是什么呢?有心啊!没行!个个说修行,谁也不去做,个个都说我要修行,我要觉悟,我要开智慧,可是谁都不去做,所以变成末法。法有没有末!没有!是人不能执行了,如果这些人全都发起精进心,护持正法,就是正法时代了,现在就是正法时代!为什么法没有了呢?因为现代的人还能听法,有的还能做到一些,将来的人听都不愿听,连来都不想来,而且这些求也求不到,说是骗人的。为什么求不到呢?是方法错了。所以这个佛法就慢慢的衰落了,灭亡了。为什么?我们修行的方法错了,提不起来精进心,一错就全错下去了。印度的佛法为什么灭亡了,也是一样,大家后来都为了享受,贪、嗔、痴,所以佛法灭亡了。那么现在佛法会不会因为我们精进心就不能灭亡呢?一样会灭亡,这是世间的规律化,必然的,不会变的。但今天我们有这个因缘读诵这个经典,是因为这个经典即将进入灭亡时期,还没灭亡,所以还有这么多人来护持,来学习,还有象我们这样执着的人学习这个法门。

楞严经的第八卷是讲我们修行渐次的法门,也就是我们修行的次第。其实楞严经已经在前面的第一卷已经讲完了,后面的是对那些钝根的众生讲的。钝根的众生不能马上以心印心,如果我们大家真的都心无杂念,以心印心,真的不需要语言了,讲多了都是多余的,都是废话,根本就没有实义。没有办法!对钝根的众生一定要佛苦口婆心的把修行一个阶段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讲出来,这也就是阿难所启请这一部经典对末世众生的一种慈悲,一种悲愿,这一卷就是讲修行的次第,所以大家要明白。

修行呢?不是说我修什么宗,因为一宗即一切宗,一切宗即一宗,喻一宗喻一切宗,一切宗喻一宗,这样圆融的去修,才能广化众生,才能无碍。如果执着我是修什么宗的话,那你怎么去渡众生呢?法无高下,是法平等,我们要进入平等、清静的这种境界当中,来领悟佛经的深义。

楞严经的第九卷中前半部分讲了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共法,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共法?共法就是不管世出世间、一切教内,例如道教等别的教派,都修这些法,所以称为共法。包括我们,也修这个法,四禅八定是共法当中的。但佛称四禅八定为世间法,不究竟法,为什么呢?它是有心去修的。第九卷的后半部分是讲我们修行的一个一个的境界,刚才一下殿大家都问我,魔这么多,害怕了!佛讲了,不魔(磨)不成佛,怕什么呢!那五十五种阴魔是什么呢?佛讲了,就是色、受、想、行、识,每一种都有十种阴魔,加上前面的四禅八定,每一个有三个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总括有三十三天。我们修行阶次有五十五种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境界,一个层次,如果你能超越了这种境界、这个层次,就是一个神通,一个妙用。佛为什么讲出来了呢?因为我们都有这样一个通病,只要大家都抓住了犯病的规律化,你就不会怕着魔了。

我们为什么会着五十五种阴魔呢?就是我们有求啊,因为贪求啊!来了境界就贪着,然后求这种境界,哎呀!别人修行都有这种境界,我怎么没有呢?所以这就是魔得便的主要因素。如果你没有贪求心,一切随缘,那就是境界来了我也不欢喜,去了我也不留恋,这样呢就变成了一个一个境界的超越,超越了之后就变成了神通。神通是从哪里来的,是同魔打出来的,是与魔打出来的经验,就象世人所说的社会经验一样,你一个一个的境界和自己的贪求作斗争,降伏之后呢,就变成了经验,经验之后就变成了神通妙用。你打不败它,它就统领你,你打败它,你就统领它,所以一切鬼神都是护法,所以大家都不要害怕,每一个境都不要贪求。当初我看楞严经的时候也怕,总觉得每一种阴魔我都沾上了一点边,现在想一想,如果我没有贪求的心,不求这个那个的境界,来了就让它来,去了也由它去,古大德也不是讲了吗!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样就不会着魔了。

楞严经第九卷还讲了一个主要的义理,就是什么人才是善知识,该亲近的和不该亲近的都一目了然。我们看了这一卷后,就知道佛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你们就不要听到别人说谁好,就去亲近,要有妙观察智,要有正知正见,如果没有妙观察智,你是永远修不出去的。现在社会上有人说自己是佛现身,有的说吃喝嫖赌是大乘,我在广州就遇到很多这样的人。还有的人说自己是地藏菩萨化身,那些不明白的佛教徒就来问我是不是,可是地藏菩萨化身是有原则的,他是愿力之门——“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是没有一点欲望和有求心的,他全是舍得。你看那人是不是全部舍得?是不是有所求啊?大家要有妙观察智,是不是地藏菩萨,大家要看清楚啊!今天说自己是地藏菩萨,但佛说了,佛一漏迹即圆寂,他已经漏迹了还没有圆寂,还在世上活蹦乱跳的。所以我们回到社会上之后,就知道哪位是善知识,我们该亲近的,哪个不是善知识,我们不该亲近的。

你们修行要发大愿,要广渡众生,如果不发大愿的话,是修不出去的。为什么呢?你没有愿力,就证明你有自私的“我”的存在。发愿的时候,愿力越大,“我”就破得越快;愿力为什么发小了呢?那是因为“我”啊!什么都为我着想。如果发愿大,就把这个“我”撑破了,装不住了。因此要发大愿,这样才能成就得快,而且连魔障都不能找你了。为什么呢?他们都畏惧你了,因为愿力大啊!厉害啊!他们都不敢惹你了。

某师兄在楞严法会上启请:如果我们知道魔来了,我们会善待它,但有的情况是我们连自己着魔了都不知道,那怎么办?

圣空法师答:你讲得很有道理,我跟你讲,关键就是连自己着魔都不知道。楞严经的第十卷佛就说了方法,原来讲了半天,你原来是阿难啊!是为众生启请的。但你的问题问错了,你知道着魔了,善待它,你这样还是有心!你要无心啊!无心去对。它来了我知道,它是魔我无心,无心魔自消啊!还善待它,这叫有来有去,你不是与它礼尚往来吗?

现在有人供神供鬼的,我以前是不管这些事的,现在我提倡一点,就是超渡它,去渡化它,不要跟它们搞在一块有来有去的。这不好,要想帮就帮到底,要不帮那你就不要与它扯丝拉不断的,犹如藕断丝连一样,这样它修不出去,你也修不出去。所以我提倡一点,就是超渡它们,渡了这一类的众生,与它们东求西求,你这样真的会落入这个道的。

记住!知道它是魔,不善不恶,不动心,魔就自消。如果你一动,魔就不走了。就象世间所说的请神容易送神难了,有吃有喝的,凭什么要走了呢?

话说远了,那自己着魔不知道,怎么办呢?佛在楞严经中的第十卷把方法说出来了,我们就一起读诵这第十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这是持戒,持戒是为了约束我们身体的习气。人家说了,对凡夫是有戒律的,对圣人是没有戒律的,为什么?因为圣人没有欲望,心不动,那戒律就没有用了。对凡夫,你有欲望、有习气,所以要用戒律来约束。那用戒律约束我们这个身体,我们的这个身体最后会不会坏掉?它代表一切吗?所以元非遍一切,你约束自己并不代表别人不犯。所以,《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上说的好:【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对于我们一个初学的人看到人家很多毛病,对于人家一个圣人无非根基、因缘、果报不同,你说人家干嘛?六祖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很多人问我:师父,他有毛病我管不管?他有毛病,你咋知道的?你不去分别你咋知道?当你知道的同时,你已经比他还有病了,人家没给你钱,你去拿人家的错误来折磨自己,你说你不有问题吗?人家有毛病的人,还没有你问题大,你问题比他大了。首先人家没烦恼,你烦恼了,所以首先要解决你个人的问题。我们在修行当中,往往烦恼都是来自于我们看到别人的错误,导致了自己的烦恼,没事找事。

  《楞严经》讲持戒,讲的是摄心为戒,讲的是密戒。当一个人摄伏自己心的时候,没有欲望,不会犯戒。

  有很多人问我:师父我没持戒。没持戒不要紧,来了就让你持戒,你看来这参加法会的(七日楞严法会),凡是七天参加下来的,心慢慢慢慢地就收回来了。在这里坐了七天,舍去的是时间,得到的是智慧,这个智慧永恒的受益,而你七天在家得到的是有限的利益,会失去。所以有的时候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这七天来了之后,你真的改变自己了,那回去就自在。你七天在家里就算是一天赚一千块钱一万块钱,七天能赚多少?如果你学了七天回去完全改变了,福德上来了,赚钱照样不耽误,而且很容易,不一样嘛!所以有的时候人家会

  

  【依教奉行】

  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修行,其实,修行不一定非要出家,在哪一个岗位上都是在修行。《楞严经》里比较精典的一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知见立知,就是无明的根本,所以,依教奉行你有想法我没想法,又老实又听话,人家又喜欢,这样为什么不去干呢?所以,你如果这样做,领导肯定喜欢你在国家,肯定国家兴旺,在寺院你是个好徒弟,在家里你是个好的家庭成员。你为什么不干呢?所以,依教奉行,就能断掉我们的知见,断掉我们的知见就能破除无明,无明一破智慧就开。

  那习气怎么断?守规矩.规矩就是佛立的戒律啊!有的人就说了,为什么师父还要立规矩呢?佛不是立了戒律了吗?佛在世的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车、没有电脑,你看现在又多了这么多东西,能不立规矩吗?所以,规矩是一定要立的.结合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存在的实质性的问题,来立规矩,要与时俱进,但是原则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你必须依教奉行,断掉它,一断掉你的习气,你的业障就消,你的无明就破,你的功德福德就具足,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来学习佛法。换句话说,你六根清净了,你没那么多毛病了,你才能看懂佛讲的话.

  《楞严经》讲持戒,讲的是摄心为戒,讲的是密戒。当一个人摄伏自己心的时候,没有欲望,不会犯戒。

  有很多人问我:师父我没持戒。没持戒不要紧,来了就让你持戒,你看来这参加法会的(七日楞严法会),凡是七天参加下来的,心慢慢慢慢地就收回来了。在这里坐了七天,舍去的是时间,得到的是智慧,这个智慧永恒的受益,而你七天在家得到的是有限的利益,会失去。所以有的时候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这七天来了之后,你真的改变自己了,那回去就自在。你七天在家里就算是一天赚一千块钱一万块钱,七天能赚多少?如果你学了七天回去完全改变了,福德上来了,赚钱照样不耽误,而且很容易,不一样嘛!所以有的时候人家会干的动脑筋,不会干的用蛮力,就在这儿。


我们为什么不能妙用?就是知见断不了。知见是什么?就是我执,自我意识。念念生灭就是轮回,就是妄想。所以我们就要断知见,知见一断不生不灭,以不生灭心成就不生灭的佛果。

  我们为什么不能妙用呢?就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知见,我们滞留在自己的知见上,自己的想法上,自己的意识上,所以长时间这样,变成了习气,习惯性的就叫业力,不能跟他相应,所以就不能起妙用。

  学佛就是学智慧,我们学了智慧之后,把生活管理的更好,运用的更好,那你这个人就成功了,你就成为智者了。

  学佛所做的事,佛做什么事?佛明白这个道理,自私是得不到利益的,只有让别人得到利益,自己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所以佛一生把所有的利益让给别人。

  今天佛不开口了,佛从不跟你要,可是我们今天把所有好的,都放在佛台上都想着佛。佛把利益给了我们,我们就天天想着佛。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从来没把利益给过别人,别人为什么要想着你啊?所以等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把利益都给别人,从此之后别人才会把利益给你,这就是智慧。

  你为什么来到寺院不能受益?你为什么业障消不掉?问题就出在你根本摄不了你的心,和在家里一样放纵自己。所以要严肃认真的来对待每一件事情,只有这样做才能摄心,才不会懈怠放纵,才不会把自己的习气还有业力给放出来。如果你真能做到的话,就在这弹指之间,这种功德利益就不得了了!

  世间的人不懂,以为不让别人得不到利益,自己得到利益这个利益才是真的。假的!明天就会失去,世间的财产哪有永恒的?最终都会失去,因为是不正当手段来的。

  学佛是为他人服务,来成就自己的功德,圆满福慧,消去自己无始劫来伤害杀害死掉的一切生灵的罪业,让他们从今后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因为他们的痛苦就是自己造成的。这就叫修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