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如瑞法师:弘法是家务

如瑞法师:弘法是家务

五台山普寿寺如瑞法师,生在山西太原的佛教徒家庭,一出生便得通愿法师加持,大学毕业后什么因缘促使她来到五台山削发为尼?二十余载不懈努力,普寿寺如何建十方尼众道场?她的“以戒律为师,开启智慧法门”的修行主张,得到佛教界广泛认可。清规整肃的普寿寺何以成为中国佛教道风的典范?本期《文化大观园》带您走进当今中国最具备威仪的尼众寺院,聆听如瑞法师开示。


PART1

串场1:山西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一百多个寺庙中有一所与众不同的寺院-----普寿寺。它就坐落在台怀镇的北边。之所以说它与众不同,其一是因为它不对外开放;其二是因为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女子尼众学院,据说当年歌手李娜出家后就曾在此修行;其三是这里戒律严明,道风谨肃,在佛教界口碑非常高。那么这里的尼众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她们为何放弃尘世的一切一心向佛?我们有幸走访了这所寺院的主持----51岁的如瑞法师,她就是一代名尼上通下愿老法师的得意弟子。


主持人:如瑞法师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发愿然后出家的?

如瑞法师:就是我们的家里面,父母啊,还有我们的姑姑啊,这些和通愿老法师呢,拿佛教里来说呢,应该都是老法师的弟子,护法。

主持人:就是您家里头过去长辈就是学佛的。

如瑞法师:对对,从小在家里听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通愿老法师,


小片1:通愿法师是中国四大名尼之一,1956年来到五台山,弘化一方。

如瑞法师:因为从家里人的那些说话呀,那些表情呀,看到他们心目中呢,那是最崇拜。

主持人:充满了敬仰。

如瑞法师:充满了对老法师那种敬仰,但是我小时候呢,我不知道这个老法师的概念是什么,但是我就想呢,我长大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见见这位老法师,因为我小时候呢,特别喜欢看这个神话故事,我就想呢,等我要是见了老法师以后啊,他可能是不是就像我看的神话书里的那个白胡子老头一样,我一见他呢,我就拉住他的衣角,他就升到空中了,那我呢也飘飘然然地就升到空中去了。


小片2: 1957年出生于佛教信徒家庭的如瑞,并不知道儿时的想象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和每个孩子一样,她也有自己对未来的憧憬:那就是当一名教师。1977年在农村当知青的她如愿以偿,以优异成绩考到太原师范学院。但是那个特殊年代,教师这个行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带着对未来隐隐的困惑,在校读书期间的如瑞实现了儿时那个渴望见见通愿法师的心愿。

如瑞法师:所以我真正来五台山啊,是1979年,文ge结束了,结束以后呢,才来到五台山,见了他老人家,他问我做什么,那我说的话呢,我从小的愿望呢,我就是当老师,那老法师说当老师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但是好像我做老师并不被我们的同学那些所认可,因为我在学校读书呢,我的数学语文是特别好的,在班里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大家就认为更应该去考更好的这个学校,以后更有很好的这种的发挥,当老师的话呢,你看也没权,也没钱,那怎么样能更好的。

主持人:而且是改造对象。

如瑞法师:对,那会并不被大家所尊重的。

主持人:还不叫做工人阶级一部分,还是属于小资产阶级嘛。

如瑞法师:对对,后头老法师就说,她说我告诉你,她说为人民服务不一定需要权,也不一定呢一定要有钱,她说随时随地的话,都可以利用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善巧方便的来为人民服务。


串场2:通愿老法师原本是出身于官宦人家的大小姐,北大毕业之后因听讲华严经两年,深有省悟,顿发出世之愿。1940年披剃出家,潜心修持佛法。文化大革命期间,她曾遭遇牢狱之灾,受尽人所不知的折磨与侮辱。但她却胸怀坦荡,修持益勤,并发心:首先要度那些打骂过她的人。老法师的个人修为另年轻的如瑞深感钦佩,和老法师的这次见面又增加了她对佛门中人的亲近感,而两年之后她们的再次重逢则让如瑞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如瑞法师:1981年的时候,她从五台山就下来了,她很少下来的,所以在老法师来的前天晚上啊,我做一个梦的,当然我这是如实的,大家相信不相信我不管的,那我就做一个梦呢,就像我们体育场一样的,拾阶而上嘛,我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面爬,上到最高一层的时候呢,然后这个台子就给塌了,塌了以后呢但是就有一个横杆和竖杆啊,我正好就扒到这个横杆上面,像脚手架一样,我扒到上面了,我当时侯还想我说哎呀我身体这么胖,要没人救我的话五分钟就,我坚持不住了,就坚持不住肯定就得完,我再低头一看呢,底下是一个很深很深的那个洞,我们叫做无底洞一样的,我想这个必死无疑了,哎,但是我一下看见呢,就在其它的看台上呢,就像体育馆那个的形式,那些人都那仰着头看我,我就说你们来救救我,救救我,但是没有一个人行动的,都是这样的,都看着,好像麻木的看着我,我当下说我完了,我说我死呢也闭上眼睛死吧,我就这样一闭眼睛,怪得很顺着这个横杆呢,哎,就顺着这个竖杆就落下来,落到那个无底洞的那个旁边了,然后我就哭起来了嘛,我就说哎呀你们这么多人为什么不救救我呢,结果旁边有一个女孩子就过来,她说你不要哭了,你不要喊他们了,他们不会救你的,但我可以告诉你谁救你了,这个时候她把我领啊领啊领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以后,她问我,她说你知道谁救你了?哦,我说观世音菩萨,那这个梦就醒了。

第二天通愿老法师就来到我姑姑家的,那这样呢,我第二天就去拜她的,她就问我在做什么,我就告诉她,我现在准备考研,而且选择宗教系,就是因为我们家是佛教徒,我说研究宗教比较相应的,而且我说这也是个冷门,老法师说,那好啊,我现在介绍你到四川尼众佛学院,直截了当地去研究佛教不是更好吗?


小片3:80年代初,中国的宗教事业逐步恢复,佛教界也是百废待兴。一心想弘扬佛法的通愿法师,希望能后继有人,求贤若渴的她非常高兴如瑞有对宗教的兴趣。

如瑞法师:我当时也不太懂,我就想佛学院,一听到有个学,一听到有个院,我想这样能继续读书,我说可以的,但是老法师说啊,到了那以后说不定要剃头的咧,我说那就像你这样,她说就是啊,我说那先不管它,你先领我到佛学院去再说吧,老法师说好啊,这事你要拿定主意啊,我说我能拿定主意,这我想没问题,我们家都是佛教徒,他们肯定会支持我的,那我就回去告诉我妈妈,我妈妈说好啊跟老法师走,我高兴的,我想我父亲颂金刚经颂了三十年的咧,肯定也能同意我,等我父亲下班回来我就告诉他,我说我要走了跟老法师,他一听不同意了,他说这可不行的,他说我的孩子呀,他说你看党和国家培养你,你现在文不成武不就的不行啊,他说我同意你老年出家,你现在好好学习,好好工作,那我听了这个我说他,哎呀,我说你还是佛教徒的咧,怎么女儿出家你怎么都是这样的态度呢,那他就去找老法师去了,他说我的女儿以后让她出家,让她退休以后,你看现在呀,你看这个恢复高考,你看政策呀各方面,你看大家对她希望又这么大,好好的培养嘛,以后研究生毕业,毕业以后不是能做更多的贡献吗?老法师说你不要这样说了,你不懂得佛教,佛教里不是说没事干了才要去出家的,佛教是一种文化,它需要去学习,需要去研究,那更说的彻底一点的话,你知道佛是什么,佛是觉悟的意思,是引导人们觉悟宇宙和人生的真理的。所以的话呢,你的女儿现在要出家,我可以成就。

小片4:但是父亲还是不愿意有大好前程的女儿就此出家。

如瑞法师:他说反正我不同意,那老法师你不同意这个佛教里有规定,父母不同意我们不能带走的,他就回去了,我父亲高兴地告诉我,老法师不会领你的,我一听呢,我说这不行啊,我又返回去,因为住得很近嘛,到姑姑家我就说她,我说老法师,我好像听说出家人不能打妄语的哦,你刚才说带我走,为什么现在不带我走,她说不是我不带你走,你父亲不同意你走,我就马上回去找我父亲,结果我一回去我父亲不在,他们说去找老法师去了,我说完了又给老法师闹去了,我又赶快追回来,结果我父亲这回态度特别好,他告诉老法师,他说我们家离那个水管,就二三十米远,有时候拿手提水,有时候可以拿扁担担的,他那天偏偏用扁担去担水,一担水那个扁担从中间就给断了,他就告诉老法师,他说老法师我忏悔啊,这可能是,现在我是个佛教徒,我的女儿出家我都不给予支持,他说这个不可以的,他说不管有没有什么说道,他说我良心上要受到谴责,我佛的弟子我都不同意我的孩子去出家弘扬正法,他说呢我把女儿交给你,但是就有个条件,你不要给她剃头,让她去那里学习,以后再让她选择她的道路。


小片5:1981年,人生之路一帆风顺的如瑞跟随通愿老法师去了四川,并在四川见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位恩师,隆莲法师。

主持人:您把她誉为您心中的太阳。

如瑞法师:因为隆莲法师给人一种,你一见她呢,当然她一说话就给人一种鼓动性,就觉得有那种的激情,所以一见她的,你就好象说,我不做不可以,我非得做,所以我就,在我的心里,我就把她老人家比成太阳的,那愿老法师呢,你一见她你马上,假如你想发火,你有很多的烦恼,你本来想跟她说,就好了,一见她呢,不用说了,自然就感到心里很清凉。

主持人:清光如水。

如瑞法师:就觉得哎呀,你躁动不起来,你自然就会很安详,所以她老人家在我的心里呢然后是月亮,


PART2

小片1 :在两位老法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如瑞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佛的信心,她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自己 “宁为学佛前进一步死,不为不出家退后半步生”。

如瑞法师:出家也很有意思的,两位老人家说这怎么办啊,谁给剃头啊,当时还不敢的,两位老人家就给陕西的一位老和尚,当时叫作上智下通老和尚,他八十岁多了。智通老和尚。她们说这位老人家他能豁的出来的,把我介绍到那里,你想想我坐在火车上呢,说要剃头了,我当时还和我的一伴说,就是妙音师。我还认为出家以后不能唱歌的,我说我在车上的时候唱一首毛毛雨吧。

主持人:校园歌曲。

如瑞法师:对,我唱了毛毛雨,然后才找我们那个老师父给我们剃头的。我们同学都不相信我出家的,他说就是我出家你也不应该出家啊,而且我又喜欢当头的。我组织他们搞朗诵,表演节目,所以大家就觉得只要有我的地方就有快乐,我从小也是这种愿,只要有我的地方我就希望有笑声,希望有我的地方就不要有痛苦,我是这种愿的。

那为什么我要放弃世间的那些我来出家,我要真正的没有挂碍的来为大家服务的,那你说学佛要学什么,所以有一个领导他就给我几分钟的时间,他说我让你用最短的时间给我回答出来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我说的好,佛就是觉悟了的人,觉悟的人应该怎么样呢,全心全意无私的奉献,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佛,如果菩萨呢,就是你愿意无私无畏地为人民服务,但是你还在学习,你的能力还不够,佛是有了这样的能力了,他能无私的奉献了,你还得要学习,我就给他这样解释。在学习中奉献。

主持人:对。

通愿老法师在陕西乾县吉祥精舍(寺外留影)

串场3:隆莲法师和通愿法师两位德高望重的法师当时就看到了如瑞积极活跃的个性和聪慧睿智的头脑,她们把为佛教栽培人才的愿望寄托在了她的身上。91年通愿法师往生,临终前她摸着如瑞的头嘱托她要在五台山建十方尼众的道场,如瑞发愿要继承老法师的遗愿。

小片2:感怀老法师对自己的恩德,如瑞法师在普寿寺开设了一间忆恩堂,忆恩堂面积很小,里面是通愿老法师生前仅有的一点遗产和她往生后的部分舍利。十多年过去了,如瑞没有辱没老法师对自己的厚望。

如瑞法师:老人家呢,一生当中她都是希望中国的尼众走向世界的,她说文殊菩萨呢,他的威力大,他有这样的感召力,大家会来朝山,和文殊菩萨有这样的缘,所以只有建了十方尼众的道场,比丘尼的僧团才能建立起来,她说你不要到任何地方去,而且也不让我出国的,她说中国的人口决定了正法在中国,所以她当时给我提了这些要求的,一定要让我回来五台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小片3:1991年如瑞法师回来的时候,普寿寺几乎是一片废墟。身揣105块钱的她,要想在这样的条件下建十方尼众道场几乎是一个梦。

如瑞法师:我进来以后呢,这个炕上连个席子都没有,就有几个破的土炕,你躺下去以后起来都是土土的,当时候我们来的时候,那是91年,想到外面去借些什么东西都借不到的,大家就想这几个比丘尼你来到这个地方你要办道场,借给你,你以后能不能还啊,所以借个被也借不来的,当时候大家并不富裕的。所以这样我们来了以后,真的很困难,没有床怎么办呢?这外面不是有我们隔壁是个砖厂吗。

主持人:捡那个断砖!

如瑞法师:对,来搭成炕。这样的话,连我们贡佛的那个桌子都是拿砖头搭的,除了砖头以后我们就到街上,不是那个时候有那小卖部,我说能不能给一个纸盒,跟人家求这个纸盒,当时候人家看到我们可能也蛮可怜的吧,就是给一些纸盒,我们到时候把它打开,回来以后就铺到这个砖头上,睡在这个纸盒上。对的。

小片4:一位居士看到这些比丘尼的虔诚和清苦,什么都没说。不久,普寿寺收到了他寄来的第一笔善款。

如瑞法师:继承愿老法师的这个遗志,来做一个十方尼众的道场,我只用八个字来要求我,就是惭愧,忏悔,敢当敢为。

主持人:为什么是这么八个字,为什么是这么一个顺序。首先是惭愧?

如瑞法师:接着忏悔,敢当,敢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知道我自己的智慧是有限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凡做什么事情的话我们都要虚心一点,要生一个惭愧心,本来我不一定能做这么大的事情,但是现在把这个担子压在我身上,我要生一个惭愧心,要激励自己的话呢能够积极向上,那忏悔呢,一旦我在承担过程当中,如果犯了错误了,但是我相信我通过忏悔能改变我自己,让我不断的更新的,这是佛教里,告诉我们的,这是两种修学的法门,就是惭愧呢能激励我们积极向上,忏悔能更新我们自己。所以我当时候我刚出家的时候,看的第一本书就是鉴真大师。

主持人:六次到日本去然后最后才成功。

如瑞法师:对

主持人:眼睛都瞎了,但是最后还是到日本去了。

如瑞法师:对,他里面的那几句话对我鼓动大啊,为法故,我不去谁去,这就是我以后出家以后常常用这句话来鼓励我自己的,为难二字佛经无,无畏方为佛教徒,无尽众生无尽愿,一肩挑起莫踌躇,那我就想敢当敢为,不要去考虑到自己怎么样,应该考虑到佛法怎么样,应该考虑到的话,我既然作为一个出家人,既为佛子,当行佛事的,所以我当初是这个心,那么有这八个字鼓舞我进来普众寺的。


小片5:受以如瑞法师为首的几个比丘尼感召,来此修行的尼众越来越多,一段时间这里就由原来的几个比丘尼增加到了二三百个。

如瑞法师:我们当时候二三百人住在一个七亩地大的地方,太拥挤了,黑夜睡上以后十几个人住一个房间都是侧身睡。

主持人:像沙丁鱼一样的这么排着。

如瑞法师:如果中间半夜有个人起来去起夜,回来以后一定没她的地方,她就在那站着,她插不进去的,五台山又比较寒冷,就是大家说的,只要让我们能站着也行,所以当时我也是非常地感动的。


小片6:普寿寺的声誉越来越为外界所赏识,1995年山西政府了解到寺里的难处,将旁边的土地批给了普寿寺,因缘和合,普寿寺在1999年得到了外界资金上的支持得以开工扩建。

如瑞法师:普众寺经过这么艰难,我都没有的话哪天说的话不干了,没有这样的思想,更不要说这样的行为了,所以我自己就说,我自己鼓励我自己的,我就说不管今天有没有太阳,我的心里都充满阳光,佛陀是我世界的太阳,菩萨是我世界里的月亮,我的世界里从来没有黑暗,我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悲伤,我的世界里到处洋溢着热情,我的世界里从来都是积极进取向上。我跟你谈这些是要了解我们出家人可不是懦夫的,我们出家人的话,有这种勇气,放下世俗的那些,我们是为了做更大更多的贡献的,所以我常常我是很自豪的,我和任何人坐在一起的时候,我都觉得我们出家人是很了不起的。

小片7:扩建后的普寿寺占地面积一万九千九百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位尼众学习。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引导这些尼众更好地修行,则是如瑞在组织普寿寺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把握的重点工作。

如瑞法师:这也应该是普寿寺的一个经验,也就是在你注意到硬体建设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了你的人才的培养,这是咱们朴老为什么那时候就提人才人才人才,那我们愿老法师,到佛法一恢复,那在81年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了,我培养你们,你们要知道,现在不是单单是修庙,是要注意修我们自身的小庙,要想让佛法振兴,必须的话注意你的内德施才,所以老法师当时就告诫我们的。

主持人:庙在心中,佛在心中,这个小庙比那个大庙更重要。

如瑞法师:如果你有大庙了富丽堂皇,没有你自身的小庙的话,你把它弄不好,老法师就说堂堂的一尊佛像就缺少如来障,不能光看外相的,要看实际的东西。

PART3(普寿寺宗旨、三加一工程、对社会的价值)

小片1:这里的尼众,走路轻巧、谈吐文雅,一举一动都很注重僧仪,就连每天用斋都很庄重。每次去斋堂,她们都鸦雀无声,整整齐齐地排好队,鱼贯而入。进入斋堂后,全都安安静静地坐好。法师引唱,大家同声念供,完毕,由一个比丘尼敲击引磬,几百人齐动作开始用饭。

主持人:我觉得普众寺这个地方给我一个突出的感觉,第一个进来以后就是那种清净的气氛,就是庙要像庙,这个感觉非常强烈,这是一个特别像我们心中的一片净土的地方;第二个话呢,僧要像僧,我们在这里见到的这些比丘尼,一个个的行为举止接人待物,包括她们走路那种感觉,也就像我们心目中间的天人师的那种感觉。

如瑞法师:进入出家规范,那一定它要有一个,像我们似的,要遵守的这种规则,这才可以啊,所以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威仪。那在平常的修学当中呢,就是呢第一步出家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学威仪不辱僧相,改毛病早成菩提,所以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佛,你有缺点毛病就是凡夫,如果把你的缺点毛病都改掉了,那你心口不就清净了嘛,那你不就是佛了嘛,所以说一开始出家人就要学威仪,学出家人的威仪,要做得像出家人。

主持人:就是僧人要像僧人,出家人要像出家人。

如瑞法师:庙要像庙,僧要像僧,

主持:这好像是太虚老法师说的是吧?

如瑞法师:对对对

小片2:佛法八千多法门,普寿寺信奉“以华严为宗,以戒律为师,以净土为归”的宗旨。其中以戒律为师体现得最卓有成效。

如瑞法师:那戒律它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就是佛告诉我们什么事情不能做,另一部分就是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一部分叫做止持,一部分叫做作持,止呢,是由于不让你做,成持戒,一部分让你做的事你必须得做,由做成持戒。戒呢它有个比喻,就像这个大地一样,它能出生万物的,它不是万物但是它能出生万物,这个戒律呢,就说你出家人,实际包括在家人都是,你要学佛修行,都是从戒律开始,难道你在家人不应该守戒吗,也一样的,一样的,先要从你的生活规范,你不杀,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还要不饮酒,这最起码你应该做到这些的,所以根据你的情况,你也可以说我受持一条,受持两条,你可以不断地来培养自己。所以人们不懂的时候,就说哎呀戒律是束缚人的,所以懂的时候就知道,戒律呢才是让人真正解脱的,是来改我们的实际毛病的。

小片3:普寿寺里的尼众不仅奉行戒律,而且重视教育。寺中新建的图书馆里有不同版本的藏经20余套,各类图书共十万余册,尼众们学习涉猎非常广泛。

如瑞法师:做一个出家人,我们能够以戒为师,那很好的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呢,庙要像庙,僧要像僧了,有了一个很好的清净的这么一个僧团,当然我们还要承担弘法立身的责任吧,所以你还要继续定慧的深入,要发心读完大觉书,像佛教里说的三藏12部,它说的这个戒定慧,你都得发心去学,难学能学尽量学的。

那就像说科学再这样的发展,那如果我们的知识不和科学相适应呢,那人家所研究的这些我们都不懂是不是,像现在的一度空间,二度空间,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一直往上走,那我们怎么样用佛教来解释科学的这种现象。

主持人:也有一个与时俱进问题。

如瑞法师:那当然了,我看那个科学十分钟,它在研究人和老鼠的脑电波,它在研究,最后它研究来研究去,最后一句我记得特别清楚,他说怎么这人和老鼠的脑电波差不多呢?他说大概人和老鼠是一个祖先吧,那我最后我要用佛教给他解释,哎呀何止一个祖先啊,可以说老鼠就是人变的,所以佛教里它有六道轮回啊,所以佛教是最欢迎科学的这种发展,所以我们说,你说科学呢,它是在发展的,而释迦牟尼佛呢是通过他的这个一定的手段和方式,他了解了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所以他提出什么三千大千世界等等的,是不是现在科学慢慢地来证实了,所以我们欢迎这个科学发展,那么我们相应地我们还是个凡夫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需要了解一些这些人文科学啊,自然科学啊等等的,所以呢,一定要从各个方面来培养。


小片4:这里的尼众生活不仅仅是刻板地遵守戒律,也有轻松快乐的一面。这是她们自己创作的MTV,正如如瑞法师所期望的那样:有她们的地方要有快乐。

串场4: 在没和如瑞法师聊天之前,当看到整洁一如军营的宿舍,低首敛息而过的比丘尼,我以为她们是将红墙外的悲欢留在了身后。但了解了她们的生活后,我才感觉这里佛门不是人生挫折的避风港、不是拦截喜怒哀乐的缺乏生机之地,而是另外一个广阔的天地。


小片:每年农历7月15盂兰盆节,是佛教徒为祭祀祖先举行的仪式,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信众都会赶到普寿寺。比丘尼们的威仪和她们的朗朗诵经声,会触动无数善男信女。如瑞法师也借此机会给信众介绍佛法里面的慈悲与智慧。

如瑞法师:无一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佛教和其他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揭示了因果,宇宙间没有逃离开因果,就像你们今天为什么来采访我,一定有原因的,因为,所以,连你今天穿的衣服你都想,因为今天冷,我要多加一件衣服,所以我们省略了很多因为的,是不是啊,但是省略了不等于没有,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当中啊,充满因果,佛教之所以不同,就是呢,从千百年来人们都关心的一个生死问题,那孔子的学生不是问孔子了,孔子死了以后到哪里,孔子说了一个什么话呢,不知生焉知死也啊,他生都不知道从哪生来的,怎么能知道死呢?其他的有些解释了有天堂地狱,那我们以后要问了,为什么要把这些人创造出来,既然要创造,是不是公平一点啊,你创造好人不要创造坏人啊,是不是啊,不要让坏人来欺负好人啊,有时候它都没办法解决了,到佛教里就彻底的给你解释了这些原因,告诉你,你是怎么样来的,所以人的话有一个生命体,生命的现象在于我们不断的创造的,所以什么样的思想,产生什么样的语言,说多了这样的话呢,会变成行为,行为做久了呢能形成习惯,习惯变成自然,自然能改变你自己的,所以佛教说你来改变自己吧,佛教就是告诉这样的,所以它的人生观就是积极向上,创造进取的人生观,就像我们知道有明天一样,我今天必须努力,必须珍惜今天,你才会有明天

小片5:为了让世人了解佛教中人的作用,普寿寺开展了三加一工程。 “三”是指三个组织:即普寿寺、大乘寺、菩提爱心协会。“一”是指菩提爱心协会举办的第一起慈善事业。

如瑞法师:我们又办了菩提爱心协会,做慈善的事情,让人们,除了佛教给予你精神的东西,那我们能发动居士,如果他有这样的力量,我们给那些弱势的群体,或者现在这些老人们,给他们一些这种的帮助,安慰,那我们就办一个慈善事业,第一个做的工作呢,就是建了一个300亩土地的老人院,现在已经有几栋小楼建起来了,首先就要照顾那些孤寡老人让他们入住。

主持人:一个独特的群体在社会中间以独特的方式存在,同时以它独特的方式在服务于这个社会。

如瑞法师:想想的话,就像我们一样,您虽然您在清华不管您是博士也好或者做什么样的工作也好,我们要说说我们的价值的话,我都不承认会比你低多少是不是,只不过我们的领域不同了,我们做的,我们通过用的这种方式不同,但是我们我想贡献呢,这都是我们共同的,也就是在这个社会当中离不开你也离不开我的,离不开我们所有的人。

串场5:如瑞法师认为菩萨精神就是为大众办好事的精神,她来普寿寺18年,几乎从没有停止过讲经授法。平时她也是和大家一同吃,一同住,一同早起晚睡,如此,如瑞仍然觉得愧欠,没有种粮食下厨房却每天吃饭,不会做的事很多,却每天受用,她只有更努力修学佛法及弘扬佛法,导人向善、积极,使信众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如瑞法师说:“飘去的是云,留下的是天,天还是那样的湛蓝。流来的是水,流去的还是水,一切顺其自然。我要求自己,没有得就没有失的痛苦。我要求自己,奉献、奉献再奉献。”


如瑞法师

为众生而活就会忘我

不为自己打算是一种快乐


弘法是家务

利生是事业

事多心不多

慈心应一切


凡来咨询出家者,我告诉你出家好。引一段律文与大家分享:

佛在祇洹,有一醉婆罗门,来到佛所,求作比丘。佛勅阿难与剃头、着法衣。醉酒既醒,惊怪己身忽为比丘,即便走去。诸比丘问佛:‘何以听此醉婆罗门作比丘?’佛言:‘此婆罗门,无量劫中,初无出家心。今因醉故,暂发微心。以是因缘故,后当出家得道。如是种种因缘,出家之利,功德无量。”

偈言:“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远飞。

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孔雀虽然有美丽的外表,却不如鸿鹄能展翅飞翔,遨游于天空。白衣虽然有世间的富贵,却不如出家能精进修行道业,成就无量功德,自利利他。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