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发愿是成佛的关键一步!青年出家学僧日记系列

发愿是成佛的关键一步!青年出家学僧日记系列


                              北京龙泉寺贤兆法师


    出家后,想起出家前有很多后悔的事情,人生路没有走好,都无法弥补。

    小时候,我断奶断得晚,六岁才断,以至于影响了在应有的年龄接受义务教育,我妈背着我去学校报到,老师说,这个孩子这么晚还吃奶,还是回家去等断了奶再说吧。

    于是,我妈就把我背回家了,第二年,断了奶,才上的小学。

    后来,一直没有给家里做什么事情,也没给家里承担什么,在外漂泊,尽让父母担心了,稀里糊涂地都已经不惑之年,直到出家以后,想起来,很是愧疚。

    总结了这些教训之后,就觉得出家修道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糊涂了,我觉得一个人出家,跟出生差不多,刚出家,需要环境的呵护,为一些小事情起烦恼,就跟在父母面前撒个娇一样,渐渐大了,就不能总这样。该懂事就应该懂事起来。

    如同断奶,不能跟我一样,六岁才断,还是早断一点比较合理。

    因为,人很容易被红尘吞没掉,嘴上断了奶,还有心理上的奶,那个不好断,如果内心里没有一点硬货,光靠外力,就很麻烦。

    这次去法门寺,有人问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不是在各种环境下观察自己的内心起伏,也不是观察到了各种人和事所获得的经验,而是我跟我住的标准间里的那张床之间的战斗,我获得了绝对意义的胜利,我认为,那算是最大的收获。

    在龙泉寺,做到随众是很容易的,因为大家都随众,有这种气氛和环境,都去上殿了,你不可能具备那样的心理素质在床上躺着。

    但是,在法门寺,身份变了,是客人,打板声也不一样,环境和气氛忽然间就变了,没有人催你出坡,没有人要求你去做什么,都没有。

    虽然在那个环境里,不早起,不上殿的想法是没有冒出来,而是上完殿之后,至少有三次非常强烈的放逸的想法。

    下了殿之后,也没有事情做,一般就是在房间里看书,打坐,椅子都有扶手,没法盘腿,就只好坐在床上,坐一会儿,开始犯困。

    这时候就想躺下。

    那一瞬间,刚出家时发的一个愿就忽然冒出来,那个愿是,今生绝不因为个人的放逸而躺在床上,除非道场开许的正常的晚间和午间的睡眠,以及重病和往生。否则,即为违背自己的誓言。

    愿是有力量的,那一瞬间的力量很强大,但是,放逸的力量也很强大,读书困了,打坐困了,就想躺下,床对自己的诱惑力很大,然后,内心会找理由给自己开脱。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发的那个愿,在法门寺的九天一定是放逸的九天,前两天可能会上早、晚殿,后几天,就会被床打垮,躺在上面。

    而且,白天大多数时间是在房间里,找个理由就躺下了。一躺下,也没人管,基本上就是睡个够才有可能自己爬起来。

    一个人,训练出精进的习气需要很长的时间,从进道场到现在,靠环境的影响,自己的努力,前面法师的带动,渐渐地在作息上有了一点气息,但是,换个环境,睡几个大懒觉,我估计,这些气息就毁的差不多了。
因为,人的放逸就像闸门,一开就很难再收拾,与其这样,还不如一下子把放逸这个对手彻底打死掉,把这个放逸之心彻底斩断。

    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愿,然后宁死也要守住这个愿。不然的话,以后拖拖拉拉的还会有很多麻烦。

    这是这几天才意识到的,当初发愿的时候,没有这么多想法,因为师父总说要发愿,要发愿,也没怎么听懂。但是,还是先发个自己能做到的,比较简单的愿再说,当时想对治睡眠,于是就发了不沾床的这个愿。

    还有一个是不因为个人放逸偷懒的原因而不上早、晚殿,二十年内要做到。

    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因为后半生肯定会有不同的境界,人活着无论是修行还是过日子都不能老是不断奶,老是需要道场环境的关照,长大了还是要有能力、有力量去关照道场,反哺,在家里为家里承担、做事,像一个懂事的长子那样。

    出家了,为道场承担做事。也像一个懂事的长子那样。

    在家时,我的大哥就是那样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在家里很困难的时候,都是他承担着家里的很多事情。他的那种性格好像是天生的。

    后天的,我觉得就靠发愿,不发愿,空有一腔热情,确实很难做到。就在那个放逸和精进交锋的关键时刻,很有可能失手。

    最强烈的一次是,法门寺四点五十早殿,我是三点五十八分起,刚起来,看时间不到,就想再睡下,这时候,我也知道,如果睡下,就很难再起来。

    究竟是放逸还是精进,就在那一瞬间。

    还有一次,打坐打的困得脑袋都耷拉到胸口了,实在是想躺下,肋骨都仿佛已经感觉到沾床的快乐了,这么表达一点也没有夸张,人的放逸就是这么厉害,确实很容易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如果那一瞬间,躺下了,以后就有无数个理由让自己躺下。呼呼大睡,过完那九天。

    如果那一瞬间,起来了,该读书读书,该念佛念佛,该承担承担,该绕佛绕佛,就过来了。

    两者之间,天壤之别,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就好比两个人的战斗,胜负就在那一瞬间。

    这是睡眠,后半生还有很多东西都要对治,财色名食等等,一个也不能败下阵来。

    有了这个基础,那些天天念诵的愿才有实现的可能,反哺的想法才有可能做到,否则,就成了空话了。

    还有一些前面的法师的经验可以借鉴,上完早殿,为了杜绝回笼觉,不能立刻就回房间打坐、读书,而是去绕佛。这样,等困劲过去了,就没事了。

    掌掴录:

    1、因读书读忘了,遗漏一次晚殿。

    2、道伟法师慈悲,点拨、传授打坐的方法,自己实在是不成器,竟然两次被法师提醒坐时上身要挺直。


仰望生命的光辉,智慧与解脱一个人如果要想拥有智慧,那么他必须得真实地拥有一颗解脱的心.解脱是智慧的根本体现,智慧则是解脱之殊胜.解脱的真相,即是智慧的真相.二者本质一如.自心解脱的世界,即是自心智慧的世界.
 
 解脱的殊胜,对于一个人来说,它并不决定其生存的处境.一颗解脱的心,无论在任何的环境,在任何一个时间与空间的当下,都是解脱的.解脱的真相是生命自心的本质.在时空世界,生命自心的解脱本质有它的绝对性.
  
而生命的存在,则没有绝对解脱的现实.生命这个肉体,在自身的衣食住行的需要中,即是本身的被束缚.生命除了必须得服从自身的需要,常常地却是必须得服从于环境.在衣食住行的需要之解脱,对于生命唯是克欲而为理智.生命肉体的解脱,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解脱.绝对真相之解脱,唯是体现在生命的自心.然而,生命自心的绝对解脱与生命肉体的相对解脱也是分不开的.
  
所以佛陀亲身示范亦指示比丘:"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而古来成就佛法者,首先都是依着佛陀的这一精神去做的.
  
而日益优越的现实生活,其实是生命肉体极度不解脱的现实具相,亦是生命自心极度被役的不自解脱的写照.生命若以此前行,生命肉体只能是越来越庸俗,生命自心也就越将苦闷.对于一个立志修心的人来说,保持生命自我需要的节俭,永恒地擎起生命自性的精神的旗帜,以佛陀的指示为指导,是生命最珍贵的理智的珍宝,生命的良知.
  
一个人在解脱的道路上,生命自心可以绝对解脱.它不以被肉体的相对的被制约,而障碍而困扼.生命自心的解脱,它具有超越一切的特性:物我自他.直至时空.唯是在一念的一个"绝对"示现的体现之中.

TOP

真正难放下的是习气,放不下那个自我!


                                       
                                    
    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放下

    最后一次在自己的公司里和同事们相处了些日子,写了一些字,画了一些画,留给大家结缘,写的字里写了不少“放下”。

    很多人都喜欢那个“放下”。

    我觉得写得也挺好玩的。并且以为自己真的就放下了,家庭,事业,等等。其实,真正难放下的是习气,放不下那个自我。

    早课的时候,脑子了妄念纷飞,至少有几分钟是想我儿子,想他的表情和神态,想他知道我要离开他后难过的神情。

    几分钟后调整过来,知道自己其实没有放下。

    和别人讲话,过来一个法师,直接告诉我,你说脏话了。我还觉得自己没说,觉得自己挺好的,几分钟后,意识到,坏了,自己原来是这样一个说起话来眉飞色舞,整个心念完全丧失掉,散乱掉,随着习气去说,一点也观照不到自己说的话。

    张嘴就这样吧嗒吧嗒地说下去。也不管别人的感受,也不管自己可憎的面目。

    放下确实不容易。

    我想,未来的修学道路上肯定还会发现更多更多的没有放下的东西。

    我们睡觉是大通铺,十八个人住在一个小屋里,旁边的一个师兄很有个性,他的床上摆满了东西,大包、小包、衣物用品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那天居然他老人家又不知道从哪里收集了了一块大木头,放在床上,晚上就搂着这些东西睡觉。

    床上堆了那么多东西当然就睡不下啊,所以他常常就把脚伸到我的枕头上。

    床是高低床,攀床的梯子上挂着一套劣质西服,我猜一定是他的。这套西服我想他是没机会再穿了,但他不舍得扔,宁可挂在梯子上,每天早晚我上下床,都要踩着这套西服爬上爬下。开始还让着点那西服,后来嫌麻烦,直接就踩在上面。

    后来,我听一个法师说,我们的东西最后都要没收,钱要交公。个人不许有财物,最后要持不捉银钱戒。

    彻底放下了,人肯定就舒服了。

    形式上放下了,心里放下肯定还有个过程吧。

    我进丁班的时候啥也没带,身上穿的衣服,两条内裤,换着。一根牙刷,一条毛巾。而已。

    不过,我心里可没少带东西,人情世故,杂念俗事,一脑门子全是。就如同那件劣质西服,明知道不是个正经东西,但一时还就是舍不掉。

TOP

我们就是那个在轮子上拼命踩着的那个小耗子!


                                                                         北京龙泉寺贤兆法师

    外出观察法师们讲法,各有风格,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了讲法者和听法者之间的状态,有一点思考。

    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见过的那个踩轮子的小老鼠。我们就是那个在轮子上拼命踩着的那个小耗子,不管跑多快,都跑不出去。眼看着外边人声鼎沸,心里惊恐不已,脚下加劲用力,但就是跑不出去。

    法师讲法,我觉得就如同耐心地帮助我们先静下心来,不要害怕,把脚步停下来,脚步一放慢,轮子就慢了,慢到最后,轮子停了下来,法师小心地告诉我们,可以自己慢慢从轮子上爬下来。
   

    等我们爬下来,回头一看,顿时羞愧不已,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跑不出去,是因为。。。。。。
   

    很多人可能没见过那个东西,那是一个轮子,卖耗子药的为了招徕顾客,在轮子上放一只可怜的小老鼠,周围的人一围观,耗子害怕,赶紧跑,一跑,轮子就转,轮子转,它就加紧跑,直到轮子转到飞快,狂奔的它却一步也没跑出去。
   

    原理跟现在的跑步机一样。
   

    卖耗子药的卖一天,它就在轮子上跑一天,真的是很可怜。卖耗子药的从不担心它会自己停下来,从轮子上跳下来跑掉。因为耗子没有那样的智慧,它看不到自己的处境,看不到那个轮子,它能看到远方,能看到大地,能看到围观者对它的好奇和可能造成的伤害,它有奔跑的本能,有恐惧的本能,有急于脱离险境的本能。

    但就是没有智慧。
   

    听别人讲法的时候,我就是轮子上的耗子,这时候我理解,我要做的就是听从对方的教诫,无论这些教诫我是多么的不理解,因为,这些教诫本来就是我的经验世界以外的东西,我肯定是想不通。但是,我必须先接受、行持。
   

    倘使有一个智者告诉一个在轮子上飞奔的老鼠说,孩子,你先不要着急,先停下来。通常,未经听闻训练的老鼠会更加恐惧,它的反应就是,外边多危险,我要加紧跑,不能停下。
   

    经过听闻训练的老鼠就会停下来,或者半信半疑的停下来,只要停下来,就好办了,智者会让耗子思考那个轮子,设法让它看清楚,然后循循善诱地让它自己走下来。最终踩在安全的大地上。
   

    当然,下来以后,可能又踩在了一个更大的轮子上。但没关系,因为有了第一次下来的经验,就会有第二次,在善知识的引导下,走下来,第三次,第四次,一直这样继续走下去。
   

    所以,我们在听法的时候,先要放下自己原来的想法,佛法就是让我们放下原来的见解,哪怕是我们曾经迷恋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什么的,全都放下。
   

    然后,我们才有机会停下疲惫而无奈的脚步。
   

    甚至,不管这个在旁边跟我讲如何从轮子上下来的步骤、方法的人是谁,动机是什么,这个都不重要,因为这个步骤和方法是佛陀觉悟出来并传授下来的方法,经过历代祖师的整理、再告诉世人。
   

    我的目的,就是要先从轮子上下来。获得终极的自由。
   

    有了这样的一个认识,让我们再去揣摩一下讲法者的风格,有的讲法的法师很耐心,有条不紊,慢条斯理地讲,他是希望听法的人能够先把心静下来,先信任和接受他的信息,寻找机会,让你的脚步慢下来,最后达到目的。
   

    有的讲法的法师会风格迥异,直指人心,他不顾你的面子,也不顾你的情绪,直接就动手拆你脚下的轮子。

    这时候,你就太幸运了,但是,绝大多数人享受不了这样的幸运,通常都会惊恐地抗拒,因为害怕自己摔倒。
   

    有的干脆就直接让飞转的轮子戛然而止,飞奔的耗子猛地栽下来,摔了个嘴啃泥,站起来以后,羞愤不已,但忽然发现自己似乎已经从一个自我的小轮子上下来了。
   

    这种情况通常在丛林里的专业训练才有机会发生,我就经历过。给我讲法的法师有一次,为了一个毫无道理的小事情,谈话间忽然翻脸,厉声喝道,你好好反省,反省不出来,就不许吃饭。

    然后把我关在屋子里。
   

    其实,门并没有锁,那一瞬间,内心里的羞愤、委屈、痛苦瞬间涌上来,但是瞬间被观察到,然后一个劲地观察它们是怎么起来的,从哪里起来的,现在是什么状态,然后意识到,这正是从轮子上下来的好机会。
   

    那一次,狂妄心、骄慢心被重重地击打了一次。其受益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庆幸,也很感恩。

    还有的法师讲法时会使用一些方便的法门,总之,无论什么方法,目的都是一个,我甚至想,学习佛法和世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同的地方在于,世间人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是为了放下痛苦和烦恼。

    说一千,道一万,听法者最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信。

    信就有机会,不信就全都白扯,无论这个法说的多好,说的多精彩,多么巧妙,你要是不信,人家说的热闹,你脚下跑的更热闹,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呢?
   

    但是,中国佛学院的心舜法师跟信众讲,佛法是金刚种子,只要你闻见了,就会种在你的阿赖耶识里。这句话,极大地安慰了我。
   

    也就不太在意别人听进去多少。听了就行。这条路何其漫长,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
   

    佛法很有意思,自己从轮子上跳下来,也帮助别人从轮子上跳下来,还得训练一个能力,彻底看清楚轮子上狂奔的那个人是什么秉性,他是需要柔声细语地劝慰才能慢下来啊,还是大喝一声能让他停下来啊,还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让他思考一下啊,还是搞点行头和花活他才买账啊,还是直接上手就拆了他的破轮子,他才有救啊,还是先让他再接着狂奔几年再说,还是找来跟他有缘的人来跟他讲明白,还是干脆等他到下辈子乃至下下辈子什么的。
   

    这个功夫确实需要使劲地练,不然空有一副热心肠,却帮不了人。

TOP

不把嫉妒之心搞定,人肯定活的不人不鬼

            
                        
                                 北京龙泉寺贤兆法师

    有人问嫉妒别人怎么办?该如何用佛法对治?

    其实,这个问题我是回答不了的,因为我自己也嫉妒别人,也是饱受嫉妒之苦,我能理解提问题的人所描述的,看见别人比自己好,嫁的人比自己好,住房比自己好,工作比自己好,相貌比自己好,一切都比自己好。偏偏这个人就在自己身边,还是自己的好朋友。

    开诚布公地讲,女性中受嫉妒之苦的多一些,意识到了,并提出来,试图解决,痛苦就有解脱的可能,不承认,还要端着,装蒜,不肯面对自己的内心,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解决自己的问题。

    提这个问题的人,非常了不起。

    出家前,我也是一个很爱嫉妒别人的人,别人的车开的比自己的好,会嫉妒,收入比自己高,会嫉妒,比自己有才华,会嫉妒,最令我痛苦的是,这个世界上竟然有才华和运气如此之好的人,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我每天吭吭地敲字,有几年一直和书商及出版社打交道,出了一些书,挺辛苦的,也没赚多少钱,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讲。有一天一个出版社的编辑悄悄告诉我,她和财务刚给某个很年轻的畅销作家,结了一次版税,四百万,那只是一本书的某一次版税。

    还有每个月出一本汇集别的青春情感的小说集,印数是四十万。

    替这个少年作家算了算账,这一年下来,推出的各种畅销作品会给他带来极其巨大的收入,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对很多作家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写电视剧赚的钱多一些,但是,吭吭地写,吭吭地按照各种意见去反复修改,其实也挺不容易的,有一天,一个熟悉的演员跟我讲了他的收入,吓了我一大跳,他还特别幽默,说,哥们,没办法,我就是挤眉弄眼地演一下,但就能收入这么多钱。

    那一次,拍了四十天,他收入了一百多万吧,我写了大半年,比他辛苦的多,可赚的只是他的零头。

    讲这些世间的俗事是为了下面的这句话,你能体会到当时我内心里酸溜溜的感觉吗?能体会到那种嫉妒别人嫉妒的心里跟猫抓的一样难受吗?你能察觉到当时的痛苦和烦恼吗?

    男人之间的嫉妒和女人之间的嫉妒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前者能装一装,后者不太会装,直接就流露出来了。

    一般我就会说,他有什么了不起,他不就有几个臭钱吗?他不就靠他老爸吗?他不就运气好一点吗?

    我见过女人因为嫉妒做过很极端的事情,造成对他人和自己的巨大伤害。而且,我还观察过很小的孩子就有嫉妒心,他会嫉妒班上比自己学习好的,会嫉妒某些方面比较优秀的,会嫉妒别人的某些特长,乃至嫉妒他本人。

    感谢这个给我留言提问题的读者,让我重温了一下内心的烦恼给人带来的伤害和过患。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进僧团已有一年时间,现在检省一下自己的内心,确实嫉妒心已经很少了,看见他人的财富、才华、运气不会让自己的内心起多么严重的波动,偶尔也会有,比如在一瞬间发现某个同修有巨大的进步,会有一些嫉妒,当然,很微细的还没有本领去察觉。

    但是,这些比较明显的嫉妒心随时是在自己的观察中和掌握中,它一升起来,就能觉察,然后去强迫自己随喜别人,赞叹别人。

    从理上,因为建立了因果观念,也思维的通,人家有财富、有地位、有才华、有运气,那都是前世修来的,嫉妒别人纯粹就是自找苦吃,纯粹就是愚痴,就是大傻子。而且,嫉妒永远嫉妒不完,世界上永远有比自己好的人,永远有比自己强大、比自己有才华,比自己幸福比自己高的人。

    有精力嫉妒别人还不如去修布施、去精进用功。

    不把嫉妒之心搞定,人肯定活的不人不鬼。而且,佛法里告诉我们,嫉妒有极其严重的危害,不仅危及现世,乃至生生世世。

    但理上通了,还不行,平时还要有训练,比如道场里讲随喜,随时去赞叹、分享、欢喜别人的进步、别人的财富、别人的布施、别人的精进、别人的才华,随喜别人一切善的和美好的东西。

    训练久了,嫉妒之恶就弱了。

    其实,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觉得确实需要很长时间,多角度、多手段地从自己内心里弱化乃至最终挖掉这个痛苦和烦恼之根。

    我觉得,这些方法、角度就叫做佛法。

    当然,我是事后这么分析一下,其实,在道场里,事先并没有这样的思维能力,而是随众就这么干,就这么过的宗教生活,有了一定的时间积累,回头一看,内心里的烦恼痛苦确实少了很多。

    路是慢慢这样走过来的,我觉得不太可能一下子就把嫉妒之苦搞掉,也不是讲几次道理就能怎么样,而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最好的方法是在道场里干,出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但可以做居士,常常亲近道场,接受出家人的引导,时间一长,不知不觉就减轻了烦恼。

    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嫉妒和骄慢是连在一起的两个重大的烦恼和痛苦,这段时间,因为去法门寺,有了一些自己的时间,突击把恩师让读的曾国藩的书给看完了,剩下的时间把该做的功课做了,心想再干点什么呢?挑简单易懂的干,就回过头去听《感悟人生》这套开示。

    重听有重听的收获,跟以前听有着巨大差异的觉受。

    那里面将烦恼的起因、过患、对治的方法都掰开揉碎地讲的很清晰,直接是从佛法角度入手,不兜圈子,直指我们的内心,真的听进去了,可以直接受益,直至改变自己的身心。

    而且,这套开示虽已过去很多年,但是结合现在的开示听,还发现一个理路,佛法确实如同阳光,他不会动,也不会改变,就在那里时时刻刻地照耀进进出出的人,我们站出来,接受照耀,就能扫除内心的黑暗,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出来,就接受不到这种照耀。

TOP

成  为  净  人  !
                                 
                                 



    2009年的10月1日之前的几天,一直引领我们的法师忽然告诉我们,我们就是净人了。之前,我们在寺院里的身份是“准净人”。

   “十、一”期间,寺院里举行了八天的精进共修的法会,这八天里,五、六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听经闻法。八天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上一批“净人”剃度。

    这时候我才理解“净人”是“净罪集资的人”的意思。这个词很宗教化,字面上的理解和背后的含义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上一批“净人”大概做了一年,才剃度,这一年里,主要是干一些粗重的杂活,像扫厕所之类的。

    曾有两个朋友来看我,他们说,佛教思想能接受,觉得很智慧,也很文化,但是,对佛教里的很多仪式就不理解,看不惯。

    和“净人”制度一样,寺院里每一个仪式、规则都有它一定的理路。我一直相信,过去的祖师大德制定了这样一套完整的方法,肯定是有他的深刻用意,每一个细节都会对修学者的身心有帮助,都是针对修学者的根器和习气的,除非你真正成就了,否则,你就搞不清楚这些仪式和规则的真正用意。

    那唯一的办法就是老实地去做,老实地去干。

    “净人”就有“净人”的规则。

    就在这八天的精进共修中,新建的一个用于学修的寺院建筑“见行堂”启用,我们丁班的净人随僧团全都搬了进去。与五、六百人一起参加精进共修。

    一切像一个严丝合缝的机器运转着,没有丝毫的耽搁。

    八天,从早上四点起床开始,每一天的学修精确到分钟,晨起、诵经、听经、吃饭,基本上连上厕所都要把时间掐算好,否则就跟不上。

    晚上九点半熄灯休息。

    我们上面的丙班剃度成为出家人,刚剃度叫沙弥,从外相上看,已经是僧相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修,他们将受比丘戒,成为比丘。

    两千五百年前,那个彻底觉悟了的伟大的佛陀为当时乃至后世的弟子们制定了完善的戒律,针对我们想到的和想不到的身心的问题都做了一一的安排。事无巨细,无一遗漏,全都安排好。细致到让你目瞪口呆。

    都是要让我们遵守的。

    后来,历代祖师大德们带弟子们修行的时候,又根据寺院的建设、管理、僧团的调教和发展,以及时代的变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制定了很多的规则。

    佛教中称为“丛林制度”,也叫“清规”。

    我猜想,净人制度也是古制,可能时间长短不一样。回想刚进寺院做准净人的日子到现在成为净人,又经历一段日子,法师的引领由松到紧,刚开始,松松垮垮的,也不怎么纠正你,慢慢地就不行了。

    就跟管猴子一样,刚捉到,野性十足,但不马上就管,让你野几天,看差不多了,再管。

    忽然间我就意识到,自己的心就如同一列飞奔的列车,戛然而止。

    猛地就能意识到过去意识不到的问题,比如看自己的习气,看别人的习气,以前都没这么看过。

    应该是现代人根器差了吧,看过去的祖师传记中,好像都没有净人的记载,直接都是剃了头,换上衣服要么干活,要么学修,要么跟着祖师挨棒子,参话头什么的。

    净人也会有出入。进出几次,二十人成了十八人。

    那天在禅堂里大家学着打坐,有上座法师进,说你们这是十八罗汉啊。

    形象是确实是十八罗汉,前面的沙弥、比丘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修,说话柔和,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威仪十足。我们这十八个罗汉真的就跟寺院里常见的塑像一样,那是明代吴彬的绘画作品,他老人家把罗汉全都画的奇奇怪怪的。

    其实,平时不知道。真到了有威仪的人群里,我们确实是很奇奇怪怪的,当然,这跟真正罗汉奇奇怪怪是两码事,但样子差不多。

    种种习气的人在一起,如何改造成人天师表、威仪具足、戒行庄严的僧侣。这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啊,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好在,我们都有主动改造自己的发心,否则就不会辞亲割爱跑来出家了。

    一代代人都是这样在祖师大德的引领下过来的。从粗糙到精致,从差到好。而且,寺院里确实具有影响人身心的物理力量,完全可以感受的到,很多净人的面相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黑的变白了,皱巴的变舒展了,越来越显得清净庄严。

    恩师上学下诚法师说,丛林是个大熔炉,把各种根器的人投进去熔炼。炼啊炼啊,坏毛病就被炼少了,炼没了,威仪炼出来了,精神头炼出来了,慈悲心炼出来了,智慧炼出来了。后面这几句话是我说的。

    佛陀是这样教诲我们的,众生都具备佛性,只是被无明烦恼覆盖和束缚。

    也不是原话,大致是这个意思。我儿子有一次诵《心经》的时候问我,什么是“无无明”,我不懂又觉得直接告诉他我不懂会很没有面子,于是装蒜说,孩子,你还小,长大了就懂了。

    其实,我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现在大致能从字面上了解一点,“无明”好像就是烦恼啊习气啊,坏毛病啊,死不认错啊,有缺点就是不改啊,还给自己的缺点找很多理由和借口,这个东西似乎就是无明,这个东西要是没了,就是“无无明”。真的要是无无明了,智慧应该就出来了吧。

    佛教很了不起,我个人认为,在对人的改造和教育上,在对人的心灵的训练上,在对人性习气的对治上,他是如此的高级,如此的彻底,如此的有意思。

TOP

    他们很诧异、很难过的样子,觉得很难理解,出家了,没发胖,却瘦了。

    出家人,心宽体胖的有很多,那是一种境界。

    像我这样瘦下来的,我自觉作为刚出家的状态是比较妥当的,首先是饮食知量,寺里在搞建设,有很多事情做,睡眠日渐减少,肠子里的肥油越来越少,身上的赘肉也没了,肌肉很结实,力气增加,体力也增加,耐力也增加,最关键的是日益心明眼亮。

    瘦是求之不得的好现象。

    这个经验来自过去的工作,以前,公司里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刚到公司的时候都很瘦,很上进,精力旺盛,每天早早地坐公交车来公司,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意味着早上六点就要起,风雨无阻。

    渐渐地,有了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之后,就没那么早到公司了,掐着点或者迟一点,这时候他们开始发胖,脸也变圆了,目光有一些迟钝了,有的结了婚的,肚子开始肥大,变得脖子粗腿短的样子。

    有的担任重要职务的,有了车,开上一两年之后,额头常常会冒油,腰围一天天地疯长,下巴上也开始耷拉有肉了,注意看眼神,很容易就呆滞,一般听别人说点正经事,说一会儿就打哈欠,注意力集中不起来,精神面貌很差,一般都不读书了,上上网,看看片,说说闲话,高兴了安排安排工作,然后就去安排自己的饭局。

    吃得油光满面,肥头大耳。

    这是有福报的年轻人,大多数福报一般的,黑胖黑胖的,比如,我的姐夫,开一个小作坊,每天也有不少小饭局,骑一个小摩托车,很多人都管他叫胖子,不注意看,根本就看不到他的脖子在哪儿。

    就这么一个胖子,四十岁那年忽然就死了。我给他办后事的时候,到处找他的照片,做遗像,万万没有想到,找到了一张他刚刚参加工作时的照片,一个年轻英俊、清瘦,精神面貌极好的青年形象。

    这简直就是两个人啊。

    可是,分明就是他,不是别人。由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人都是要被滚滚红尘残酷地吞没的,不管是你谁。只要你搭上生活这趟车,一般就没有别的出路。你还能怎样。

    这也是我曾经走过的生活道路。

    出家前,偶尔我会观察公司里的年轻人,看他们来来往往,看他们的变化,看他们的腰围,看他们的眼神,看他们频繁更换的新衬衣和笔挺的裤缝,看他们走路的姿势,看他们早上没来得及擦掉的眼屎看他们昨夜疯狂的夜生活而导致的浮肿的眼袋,看他们被烟酒熏染的青春,看他们的注意力能保持多长时间。

    由此,来观察,一个人被生活的洪流彻底吞没,需要多少时间。

    现在看来,很短,几年吧,最顽强的也就十几年。他们开始变老,说话开始罗嗦,眼睛红肿,眼白变的很脏,不像刚开始那样清澈,目光游离,背开始驼,听力和观察力都开始衰退。

    我指的更多的是内心的那种让人心疼的老化。虽然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可以明显地被观察出来。

    他们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不像刚刚参加工作时那样的谦恭和谨慎。动辄就跟别人发火,跟下面的人发火,缺乏观察力,公司里员工的心理变化和即将发生的变故,每个人都知道了,只有他不知道,如果知道了,肯定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他们在计算机前一坐就起不来,几个小时家常便饭,和别人说话,说几个小时也是常事。最要命的没有能力调节和处理人际关系。

    但是,工作能力是毫无疑问的,对某个感兴趣的项目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能力;思想也日渐成熟,思维宽度、广度都已今非昔比。

    承受压力的能力超于常人,本具的聪慧以及在工作中锻炼出的意志力超于常人,看待问题的深度之深也常令人惊讶。但是,这些优点无法抵挡在生活上的放逸,作息,饮食、情感等等,彻底地放逸了。

    放逸就歇了,人生几乎就这样了,开着一辆中档轿车,辛苦地买上一套住房,有一拨员工,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很多对社会的抱怨和看法,可能会再添上一个爱吃肯德基、麦当劳的胖儿子,一个总是跟自己吵架抱怨自己回家太少的老婆,拼命挽留青春的老婆常常用信用卡刷那些根本就用不上的化妆品和首饰,刷的老公心急火燎,回家后,还要被追问,你看,这些东西漂亮吗,我漂亮吗?

    在生意场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老公难免就有气急败坏的时候,于是大吵一通。为了钱,为了你爸你妈,为了我爸我妈,为了感情,为了青春,为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吵的你死活我,最后去民政局,去法院,去赴汤蹈火。最后可能为了孩子就忍了,也可能就破罐破摔了。

    人生也就如此了。

    而且,并非大多数人都能有一定的事业,注定了很多人要四处奔波,跳槽打工,捉襟见肘地生活。不管怎样,方式和内容都差不多,大多数人的命运也就是如此,但,我相信,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绝非就是这样。

    可是,我们的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呢?

    我觉得世间和修道是有相通的地方的。

    一旦放逸,就不好收拾了。所以,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不知道如何修的上去,但肯定知道如何修不上去。

    就跟公司里的年轻人那样肯定就修不上去了,肯定就被生活的洪流彻底吞没,命大的,浮肿虚胖地浑浑噩噩地过几十年,短命的,就跟我的那个倒霉的姐夫一样,说死,一分钟都没耽误,就挂了。

    我觉得,世间人想通过学佛改变命运,比较妥当的方法是通过定课,出家人安排的定课,定有他的道理,不做,那真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出家前,公司里的年轻人和我一起早起,上早课,念《法华经》,做功课,有的不住在公司的年轻人因为太早了,没有公交车,就再早起一点,步行到公司,赶上和大家一起诵经。

    如今,这些年轻人跟我预想的一样,全都因为无法处理人际关系散去了,然后,再有新的一批年轻人出现在公司里,他们由生到熟,由瘦到胖。
大街上多出很多胖而臃肿的年轻人。然后被生活吞没掉。

    这个,就是生活,很残酷,也很现实。

    这次到法门寺,分别有这样几个在家人问了我一些问题,一个大学生问我如何提高记忆力,我把师父教授的背默经典的方法告诉了她,并且告诉她一定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效果,否则,我白说,你白听;另一个家庭妇女,说自己上班很忙,家务也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学佛,看别人读经,自己也读不进去,读不懂,怎么办?我说,你就先每天念两千遍佛号,两年之内,绝不间断,一天也不要间断,这期间多亲近寺院,参加寺院的各种修行活动;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说自己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我说,你能不能坚持每天读三遍《心经》,早中晚各一遍,一定要坚持下去。

    我不知道,他们都坚持了没有,还是只是因为好奇听一听这个瘦了吧唧的出家人能说出什么有意思的话来。

    我觉得,人的一生,不在于你会什么,有多好的根器,就在于你能不能坚持,坚持做一件哪怕很简单的事情,坚持一个信念,坚持一个信仰。

    就靠坚持,天长日久,就能坚持出一点名堂出来,否则真的就没戏了。

    出家前,我给我身边那些亲爱的年轻人都布置了定课,告诉他们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要读书,要早起,不知道他们都做了没有,不知道他们如今有没有发胖,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机会看到我的恩师的博客,和博客里的这些文字。

    其实,我布置功课时,也知道他们很多人坚持不下来,能坚持就不至于那么快地散去了。但是,我还能做什么呢?当然,我年轻的时候,也不懂这些,很多都是后来才渐渐明白了一些。时间可能会带来很多改变,看各自的命了。能不能挺到懂事的那一天。

    那天,我跟公司里的年轻人道别,告诉他们我要出家,然后让他们给我买一双鞋,这样一来,我就是穿着他们布施给我的鞋从公司去的寺院,如果这样做对他们有利益的话,有功德和福德的话,希望这份功德、福德能够回向给天下所有那些曾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能够不被生活的洪流吞没,能够不要做短命的胖子,能够做幸福家庭的创建者,能够做国家和社会的栋梁,能够在万丈红尘中幸运地听到佛陀的真理,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从五浊恶世中将自己以及自己深爱的亲人们超拔出来。

    他们给我买了一双黑布鞋,一双鞋垫,一双袜子。

    我把脚上原来那双鞋给了他们,穿上新鞋,离开公司,出家了。临走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在哭。我就在想,这帮家伙,现在哭有什么用。

    当然,这份眷恋之情,我是买账的,但是,我更想看到的是他们真的开始做定课,真的开始早起,戒掉烟酒,戒掉所有不良的生活嗜好,真的开始听话,眼泪有什么用。

    不过,哭,说明还有机会。

    只是,他们上山上的少,还是眷恋世间的吃喝玩乐,说明哭也是暂时的,我又不是死了,不过是出家了而已,想看我,随时上山,到庙里参加法会,参加精进共修,就能看到我。

    但他们来的很少。不使劲连哄带劝,都请不来。且,每一次来,都比上次胖了一圈。也不愿意住在寺里,言谈举止中那些就是不能自制的伎俩总是能被一眼看穿。

    请他们来,不是我想他们,更不是想他们给我带什么好吃的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世间消息,出家了,对这些都没什么牵挂。

    出家人,快乐不在这些地方,前面有个法师讲的好,他说,对一个出家人来说,再没有比看到别人福慧增长更感到快乐的事情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