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为“画饼充饥”者说

为“画饼充饥”者说

画饼充饥一词出自晋《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现代的意思指用妄想寻找安慰,靠不切实际的幻想麻痹自我。人类欲望膨胀,饥者如影随形,“画饼者”多如恒河沙数。

  世间的人,偏爱画各式各样的饼,大的、小的、胖的、瘦的、甜的、咸的,香的、臭的,对应着三千大千世界的贪、嗔、痴、慢、名、闻、利、养。我们为何钟情于画饼?饥是因,画是果,腹内饥肠辘辘,不得不画也。在饥中苦画,在画中忍饥。循环往复,不知凡几。


画饼者”也有梦想,梦想着一天“饼自天外来”,可是怀揣了“坐享其成”的心态,与躬身亲行的梦想家不可同日而语。可见,“饼之得”不在于“画”而在于“行”。但是“画而行者”也不一定得到饼,很多人迷于“饼之虚空”而终了一生。

  画饼不得饼,推而演之:并非画下金银珠宝得腰缠万贯;画下倾城佳人得如花美眷;画下灵丹妙药得长寿康健。换句话说,“画饼者”误把梦境当作真实,奈何水中捞月——捞取一捧辛酸泪,可怜至死竟不悟。

  凡人要吃饭,缘何得饼呢?无他,断除画饼的妄念,生起恭行的诚虔。简单来说,不要对身外之物孜孜以求,对利益众生的事要恭敬奉行。所谓“夫不争而莫能与之争”,对物不争,与人方便,“不画恭行者”自然得到无边无量的福报。

  怎奈目下天堑欲海作怪,芸芸“画饼者”在滚滚红尘中意乱情迷,不能自拔。迷而不觉,以假作真,不啻饮鸩止渴,刀山火海。是该当头一棒喝,唤醒沉睡的真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