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待僧人的九点建议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驾”,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入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例如:有人知道师父要出国,即请师父帮忙带化妆品、免税烟、酒等物,这皆是不合理的现象,出家人若有出国的机会,也不要替人拿东西,因为有的行李中,可能藏有药物、走私货,这点要谨慎。
4.顶礼大德时,虔诚一拜即可,时间不宜过长。遇见师父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著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三拜,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依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宜之处,遇师即顶礼,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有失庄严、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仪的。
5.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
6.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
7.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
8.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不得与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要认识到修行人的功德,首先你必须自己要先具足功德。所以社会上,乃至佛弟子中,有许多看不起僧,对僧人有误解,认为僧人都是不做事的,没用的人才是当和尚。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一般人的境界就如此,怎么能体会出僧宝的功德呢?
佛法传到中国时,他首先要教化的,不是普通老百姓,佛法要靠三种人,第一种是国王王子,宰官大臣等。第二种是有财富能护持,第三种就是士大夫。这三种人他们的品行,福德,以及灵性开发程度,都超过一般人。甚至他们更喜欢修行。普通老百姓只为了温饱就好,一般很难想到要去修行。所以佛法先摄受这三种人,而不是普通老百姓。
这三种人,按现在话来讲,往往是灵性比较高一些,尤其是有修行倾向的。他的灵性在苏醒中,这时更需要人来点醒。出家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像历代祖师,像达摩等,来中国指引众生,就是引一条路,就是他们灵性引到最高点。就像当时,除了达摩,再也没有人把人的灵性能引到最高点。所以,修行人就一个作用,启发你的灵性,引到最高点。
而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中,事业权利钱财乃至名声成就,通通没有灵性的开发重要。不管是多伟大的政治家,还是富翁,到最后,他一定会找到一个宗教。来开发他的灵性。所以世间所有成就者,都比不上伟大的佛陀。佛陀代表人类生命开发到最高点,佛陀就展示,你的生命可以开发到和我一样的高度。什么高度?华严经可以告诉你。
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背后推动的,就是人的灵性作用。古人讲的,山中无道人,朝中无宰相。山里没有修行人,世俗上也没有好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都是修行人来的,他们悟性高,才能创造物质文明。
所以说,一般的人,进到庙里拜一拜,求一求平安。给他种种善根而已。如果你也是求平安保佑什么都好的境界时,其实你的灵性还在沉睡之中。灵性的觉醒后,你生命会改变,会明白佛陀到底是什么,也会明白,为什么出家人如此尊贵。
如果你觉得好像出家人靠在家人养活,那也错了。佛已经说过,我少活二十年,就是把这二十年的福报留给末法时代的修行人,让他们都能衣食无忧。乃至一粒米卖到比珍珠还贵时,他都不会饿死。出家人吃的是释迦老子的福报,不是在家人的供养。
为什么我们去供僧,都要跪着恭敬供养,出家人的福报。如果你没有功德,你也无法认识到出家人的功德。就像我以前,也是轻慢僧宝,感觉他们不过如此而已。这其实是自己缺少功德福报的表现。以前的皇帝对僧宝多么恭敬。当皇帝的人,他的灵性就比较高。大家去看历代皇帝,不是修佛,就是修仙。这都是他们灵性的追求的最高层次。
灵性要苏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隔阴之迷,前辈子你修行,这辈子来,就迷住了。没有一个庙给你去拜,没有师父现师父的相给你看,你灵性怎么苏醒呢。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
《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法时代,众生都看不到佛了,突然有个人发疯,把头发剃掉,穿起出家人的衣服,在街上走一圈。你说这个人功德大不大?佛说,大到不可思议。为什么?出家人的形象,就是解脱者的形象。在家居士,不代表三宝,不代表解脱的形象。
在家人千万不能有傲慢心,觉得自己懂得多,或者善事做得多,社会地位也高,看到出家人似乎不如他,就起了傲慢心。这个是不应该的,学佛是求解脱,不是求成就多。僧人穿起这个衣服,代表的就是三宝。就是我们恭敬的对象。在家居士护持三宝,哪怕整个庙是你盖的,给出家人住,你仍然要恭敬三宝。
有的人说,那我供养了出家人,出家人是靠我养。这个观念就特错了,出家人的福报,是释迦佛给的。释迦佛用一毫毛的功德,就足够让天下所有出家人吃饱住好了。反倒是,在家人要明白,福报是出家人给的。
供养三宝,是三宝给我们福报,花钱盖庙建佛像,是自己给自己培养福报。是出家人对在家人有恩,要明白这一点。
所以下次,你供养三宝,要说:“感恩三宝,感恩师父给我培福的机会”。居士要有这样想。如果到边地下贱的地方,连佛像佛庙,乃至出家人都没有。要怎么培三宝的福田啊。所以能见到出家人,给我们结缘,要感恩出家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