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情到深处人孤独

情到深处人孤独

情到深处人孤独



来源:般若文海  作者:黄威南居士  




前言




什么是无常?




“无”是没有,“常”是固定不变;“无常”就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或一个物体,是不会永远保持同样的状态而不起变化的。


无常,是佛陀为我们开示的法义,是佛学中常用的专门术语;也是世间的真相。


无常的现象恒常存在于这整个世间:草木的萌芽、成长、开花结果以致枯萎、凋落;人的一生—从婴儿、孩童、少壮及至老死,当中无数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又有那一件是能够被你我所永久掌握而不会改变、不会消逝在茫茫时空中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瞭一个事实:这个世间就象是一道巨大的洪流,所有的人、事,都只是水面的一些泡沫;洪流不断地汹涌而下,它水面上的泡沫冒起来又破灭了,冒起来又再破灭了...没有任何一个水泡是可以永远浮冒在水面上而能免于破灭的。这就是世间的真相—无常、变易的法则。


无常,也是你我都拥有过的生活经验,只是我们常常都活得浑浑沌沌的,盲无所觉的,无视于无常的存在。想想看:曾几何时,你只是妈妈怀里抱着的小娃娃,现在却已长大成人了;以前你只懂得牙牙学语,现在却能读书识字了—这当中不是已经起了种种的变化吗?现在的你不是早已和以前的你有着很多的“不一样”了吗?这不正在说明瞭一个事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常的,不能保持永久不变的。那么,无常,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生活经验吗?


无常,也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常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把一颗种子放在泥土中,然后再对它施肥、浇花,给予种种的照料;有朝一日,种子定会发芽生长,一直到成为一颗大树,为我们提供荫凉或结出满树的果实。因为我们知道一颗种子不会永远只是一颗种子,只要有着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这个“现状”是可以被改变的。因为我们知道“种子会在适当的情况下产生变化”的常识,而利用这个知识得到了预期的成果。所以说,无常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常识。同时,我们也可以说:无常是一种自然界的法则。


无常,也是令我们生起种种痛苦、烦恼的原因。因为人都会死,都不可能永远生存下去,所以我们被迫面对生离死别,失去至爱的亲朋好友的伤心难过。相对的,当我们自己年纪大了,身体逐渐衰老而越来越接近死亡的召唤时,内心便会恐惧、彷徨不已;我们畏惧着将要失去自己所珍爱的、所熟悉的人事,由于对生命有着无比的眷恋却又不得不舍下这一切的原故而彷徨不已。


或者,像前面所说的,我们把一颗种子放进泥土里,对它悉心照料,期盼着收成的到来。然而,不幸的,突然涌来了一阵洪水,淹没了整片土地,种子在大水中腐烂了。因此,再也不可能长成一棵遮荫的大树,也不可能结满一树甜美的果实了。这不是一件很令人失望的事情吗?


无常,真是一件残忍的事实啊!它使得我们患得患失;它夺走我们所执着的一切美好事物;它令我们显得手足无措,在种种难以预测的变幻中忽悲忽喜、又哭又笑。无常像一把尖利的剌刀,深深地刺痛了我们;无常也像一个可怕的鬼影,在你背后不停地追逐着,使你不敢停下脚来,最后却还是无法摆脱。


无常,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它使稚童变成大人,教含辛茹苦的父母展颜欢笑,却又常常在转瞬之间变换画面:朝气蓬勃的少年变成棺木里的一具尸体,教白发人送黑发人,教肝肠寸断的父母欲哭无泪!


难道我们只能在无常的旋涡里随着它团团转吗?佛陀为我们开示了无常的法义,绝不会只是要我们无可奈何地束手无策。我们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无常?如何在无常的得失之间保持安然自在?如何消除因为无常而生起的种种恐惧?如何认识无常、看透无常、超越无常?如何才能不再随波逐流?


总的来说,无常就是一种“可能”;或者,更精确的说,无常就是“转变的可能”。在无常的变易法则下,今天将会过去,明天将会来临;尚未出生的将会出生,已经出生的将要面对死亡;得到可能失去,未曾得到的可以通过种种努力和方法来获得;只要有适当的条件和客观因素就可能令一件新的事物出现,但当条件和客观因素起了变化之后,有关的事务复将消失。简单地说,无常不外就是生、死,得、失,爱、恨,悲、喜,开始和结束两者间交递互换的现象。反过来说,无常也可以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恨尽爱生,乐极生悲。


一颗种子在泥土中腐烂了,我们或许说是:这颗种子“死”了。种子腐烂后,种子内藏的元素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这些元素分解后被泥土所吸收,化成了泥土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说:种子“死”了,泥土中的新元素却“出生”了。


我们必须紧记:“无常”是一种“转变”,但不是一种“宿命”。所以,无常是自然的、正常的现象,不是无可奈何的。


第一篇  认识无常




第一章  如实观察无常




⊙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

—长阿含




“这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可能长留而不改变的。”佛陀曾经这样宣说。这句话出自长阿含经。据说这是佛陀临进入般涅盘时给予弟子们的最后一次教诲。在佛遗教经中也有着类似的纪录:“...世间一切会移动和不会移动的法,都是会败坏的,有着不固定和不安稳的现象。”作为众人导师的佛陀也无可避免地必须面对无常的现实,同时更在他本身将要入灭(去世)之前的最后一刻再一次强调这个事实。这使得那些企图依赖佛陀的“庇佑”而免于无常、免于生老病死的弟子们的美梦全部粉碎。


正如前言所提到的,无常的现象恒常存在于这个世间,是你我都拥有的生活经验,也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常识;但是为什么我们却盲无所觉,并且从来不曾对无常的变化有所警惕呢?这都是由于我们总在一厢情愿地“认为”变化不会这么快发生,或者盲目地迷信有某种超能的神秘力量可以留住一切我们所贪爱的事物。


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从来都不曾正视我们所面对的世间和存在其中的种种现象。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会对无常的现象作一番真实的观察。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将会衰老,将会染患种种疾病,在受到刀砍火烫时会受伤、会痛楚,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而终将渐渐步入死亡。在这之后,尸体将被埋进土里,就象是一块木头那样,再也不会说话、不会看东西、不会移动,全身冰冷而僵硬,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了。最后,尸体还会腐化、朽烂,成为一堆泥土。


从上面的说明中,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并没有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永远不会变化的控制能力。而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是在死后才这样,即使在活着时,我们也必须面对这种无常变易。


从出生到成人,这种长大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要便可以做到的。身体的茁壮成长必须依靠营养的补给、水分、运动等许多条件。唯有当所需的条件都具足时,“长大”才会变成事实。随着这些条件的不同,每个人的成长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营养不良。


我们的身体是由:头发、毫毛、指甲、牙齿、皮肉、筋骨、骨髓、五脏、肠胃、肋膜、痰脓、血汗、脂肪、尿液等等器官和分泌液所组合而成。另外,我们还需要食物燃烧产生的热能和吸入足够的氧气。归纳起来,组合成一具躯体的元素不外下列四种:1、固体2、水分3、温度(热能)4、气体。这四种元素在佛学的专门术语中叫着“四大”。就是这四大元素的和合在维持着人体的存在。


当这四大元素的和合处在一种适当的情况中时,我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一旦四大失去调和,人就会生病。四大过度的失调将会使病势加重,甚至最终将导致死亡。人一死,四大元素也就随着分解、散灭了。温暖的躯体失去了温度,火大散灭了;血液、尿液和唾涎等各种分泌液将凝结而不再流动,水大干了;风大也将随着呼吸的停止而消散得毫无踪影;剩下那由筋骨和皮肉等所组成的地大也将腐化而磨灭。由于四大的消散,人的精神作用失去了依持,也就随之而消失。


从中我们将可发现,人的身体是由种种元素所组合成的,一旦少了其中一个条件,人也不再成其为“人”了—你可以想像一个没有地大:筋骨、皮肉的“人”吗?或者一个完全没有温度的“人”?一个少了某部分“地大”的人,我们称其为有所残缺的人;一个体温过高或过低的人,必定是个有病的人。至于完全失去其中一个元素的人,则必是一个死人了。


因此,我们也就可以这么说:身体的无常现象是出于各种条件(元素)的增减、组合或消散所造成的。


类似的情况是否也同样发生在我们的精神作用上呢?我们的情绪、记忆和意志是否一成不变?或者,也是无常而不会永久保持不变的呢?


◆喜怒哀乐




人的情绪是起伏而多变的。当所处的环境或所接触的人符合己意时,我们的心情也就显得十分愉悦、畅快。一旦遇到的人、事,都和自己的心意背道而驰时,我们就会觉得愤怒、不满或者难过、失望。


究竟我们的喜怒哀乐是如何产生的,情绪起伏不定的无常现象又是什么因素所造成的呢?


所谓情绪,就是身体感官和外界的事物接触到而激发起的种种感觉;也就是感受。我们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大脑来和外界产生联系,接受种种事物的刺激,从而引发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和无好无不好的感受。


当眼睛接触到色彩或光线时便产生视觉;耳朵和声音接触时产生的是听觉;鼻子接触种种气息则产生嗅觉;舌头接触味道产生味觉;身体(皮肤)接触外界而产生触觉;大脑(心)通过感官接受外界的种种刺激而产生思想、记忆等心理作用。


感官和外界的接触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方向、对象和环境的不同,我们所接受的刺激也有所不同,产生的感觉也就随之而转变了。这种变易的现象,就是无常。所以说,人的感受和情绪也是无常的。


当眼睛接触到令我们感到“舒服”或愉快的色彩或光线时,我们会说:这是美丽的、漂亮的;当某些色彩或光线让我们产生“不好”的感觉时,我们则会说:这是难看而丑陋的。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与外界的接触上。感官不停地给我们的“心”输送不同的资料,因而产生喜欢、讨厌和无所谓等不同的情绪。我们喜欢美好的感受、厌恶甚至憎恨不好的感受;对于不好不坏的感受,则迷迷糊糊,不知道是该吸引或该排斥。当美好的感受消失时,一种新的感受又产生了—我们会觉得若有所失。这种“若有所失”的感受使我们产生了悲伤的情绪。原先的美好感受被“失去”这种不好的感受所替代;而当我们失而复得或者又接触到一个新的、美好的事物时,同样的程序将循环一次...这就是喜怒哀乐的真相。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这种“感受的循环”一直不停地在我们身上发生着,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循环变换得太过频繁时,我们便说:这个人很“情绪化”。


事实上,我们之中又有那一个人不是情绪化的呢?我们都被情绪所支配、控制,被它牵着鼻子走。只是有些人情绪的变化没有那么频繁,感觉上“好像”是“不情绪化”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笑话:某个年轻男子在路上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少女,于是他的眼光被吸引过去了。他的视线就这样不由自主地逗留在少女的身上,不舍得移开。以致到最后,整个人掉进路旁的水沟里。


这似乎只是一个无聊的笑话,但真实的情形却是:这个笑话几乎每天都发生在你我的身上。当我们接触到美好的事物而产生愉悦的感受时,我们总会对这美好的感受不停地“追逐”下去,渴望它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以致最后掉入了烦恼的沟渠里。


◆从“以前”到“未来”




佛陀曾经以一只猴子来形容人心的善变。我们的心意就像一只在树林里跳来跳去的猴子一样,一下子抓住这棵树枝,一眨眼又抓住另一根树枝跳到别棵树上去了。我们的念头不就是这样子吗?这会儿想着:嗯,今天早餐面包所涂的果酱还蛮好吃的;一会儿却又想着:明天要和朋友一块儿去看戏,该穿那套衣服才好?再过一阵子,我们可能又坐在那儿发着“如果我有一百万...”的白日梦了。


人们总是生活在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幻想中;一方面思念着已经成为往事的种种过去,一方面却又担忧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我们总是说:“唉,如果当时...”或者“早知道的话,我就...”再不然就是“万一...怎么办?”年纪大的人喜欢“想当年”,年轻的人却忧虑将来。一颗心就这样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来回徘徊,以致蹉跎了光阴却从来没有珍惜过任何一个可以被创造“可能”的现在!


其实,时间就像一道河流,如果你不能配合流动的水势,掌握每一个“动点”的话,那么你就很快会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了。


从“以前”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时间是一串连续不断的流动:“现在”曾经是“以前”的“未来”;而“未来”也终将成为“现在”,随着再成为“过去”。我们将时间划分为三个时式:过去、现在、未来。如果以年分作单位的话,就是去年、今年、明年;以月为单位的话,那就是上个月、这个月和下个月;以秒作单位...如果我们不断把时间的单位缩小的话,我们将会发现,时间其实是从来都不会固定在某一个点上的;它只是在不断地流过去、流过去...


事实上,时间的定义只是:生灭、生灭、生灭、生灭...的连续循环。不是吗?如果说一个人有七十岁的寿命,也就是说他拥有七十年的时间。在这里,时间只是一个单位,用来测量生与死之间的差距。我们以日出(生;出现)和日落(灭;消失)的生灭过程来名为一个白天。这也就再一次说明瞭时间,只是一个假设,用来标志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对无常现象作一番测量。


所以,“过去”这个时式所标志的都是一些已经“灭”了、消失了的事物;而“末来”却是尚未“生”的、出现的事物。不管是已经消失的或是尚未发生的事物,都同样是无从捉摸的。那么,单凭想像去臆测那又有什么意思呢?眷恋从前并不能令往事重现,欣求未来也不见得就能得偿所愿。唯有当前一刻才是触手可及的。


你是不是真的能够看清过去、现在、未来的急速交替呢?你是否懂得在“此刻”一旦成为“过去”时,不拖泥带水地将“它”放下呢?


一个只愿缅怀往事或者对未来作种种妄想的痴人就好比一个脚步向前,却频频回顾背后,或者眼睛望到了天边,却看不清面前的路面的人。这样的一个痴人早晚会踩错果皮,跌得个焦头烂额;又或者一脚踩进面前的深坑!


◆思考、决定;判断、经验




每个人都有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当我们遇到某件事物时,首先,我们将通过种种感官去感知它;在感官与外界的接触中,将产生好的感觉、不好的感觉或无好无不好的感觉。之后,我们会进行思考,然后做出决定。比方说,我的手碰到了一盆热水,产生了“热”的感觉;这时,我便会想:“好热啊!我不喜欢热,我要避开它。”于是,便有了决定;这个决定的意念就是我们的意志。接着,我就会根据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适当的判断:“这热是从水传来的(认识),那么,让我把手抽离水中吧!(判断)”而这种判断将在我们的心中留下痕迹,成为一种经验。


不管是思考、意志、判断或经验也都是无常的。我并不是每次一碰到热水就会把手抽开的。如果是在一个刮大风、下大雨的冷天,说不定我就会这样想:“好热啊!但是这让我觉得很温和,我喜欢热,我要把两只手一齐放进去。”这样一来,我就会作出不同的判断而得到不同的经验了。


所以说,思考、意志、判断和经验等心理作用,和我们的身体或感受一样,是会随着外在的条件和环境以及个人各别不同的情况而改变的。


可叹的是,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一旦某件事情在他的经验中反复出现多次之后,他便会开始觉得,甚至认定这个“经验”是固定的、不会改变的。他会说:“一定是这样。”或者:“一定要这样。”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固执、死板的人。


由于他对无常的真相没有清楚、明确的认识,而导致他思想上的“死角”(或“盲点”),因为他不知道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没有固定不变的,而依赖记忆中的惯性思维来面对相似却不同的事物,致使他无法理智地观察所面对的事物,活用经验,调整作法。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观察无常以认识无常的重要性。对于无常现象的认识将帮助我们更认识自己,也更认识这个世间:从而学会如何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种种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  无常的性质




⊙“......如无常,如是动摇、旋转、......飘疾、朽败、危顿、不恒、不安、变易、......如沫、如泡、......损减、衰耗......”

—杂阿含经




就如前面所引用的那段经文所说的:无常的性质是动摇、不安的。所以,我们也说:无常是变易的法则;是一根木头从完好到朽败的过程;是情绪起伏不定、变化难测的形容;是从多到少、从强到弱;也是生灭的表现。


无常,是不安稳、不固定的。那么,是什么使得它如此飘疾呢?


◆因缘和合




在第一章里,我们对无常的现象作了一番观察,发现:身体的无常是由于四大元素,即: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气体)的聚合或消散;感受的无常则由于所接触的对象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不外是由于主观或客观条件的和合或分散所引起的。


别译杂阿含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是有为,从诸因缘和合而有,......若假因缘和合者,即是无常......”


什么是因缘和合呢?


“因”是直接条件或主观因素。


“缘”是间接条件或客观因素。


“和合”就是适当的、很好的配合在一起。


“因缘和合”也就是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很好的配合在一起的意思。


比如说:我们的身体是因缘和合的,那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元素适当地配合在一起所组成的。


我们的感受也是因缘和合的。视觉是眼睛和色彩、光线的因缘和合:眼睛是因(直接条件),色彩和光线是缘(间接条件);听觉是因缘和合的;耳朵是因(主观因素),声音是缘(客观因缘);嗅觉也是因缘和合的,鼻子是因(能嗅),气息(香、臭)是缘(被嗅);味觉是因缘和合的,舌头是因(感官),味道是缘(被感知的对象);身体(皮肤)是因(主角),种种物体是缘(环境),所以触觉是因缘和合的。


因,是必须具备的、主导性的直接条件。


缘,则是辅助的、配合性的间接条件。


因是主,缘是宾。


因是主角,缘是配角;这是一出戏中众演员的关系。一出戏没有主角则绝不可能上演,因此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整体而言,则演员是因,道具是缘;道具是用来配合演员的表演、衬托剧情用的,属于辅助的间接条件(缘)。


以一棵树为例,则种子是因,其余的泥土、水分、阳光等都是缘。当因、缘具足时,于是长成一棵树。


这就是因缘和合的道理。


世间的一切物质、感受、感想、意志、判断、经验、认识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这是永久不变的定律。小至微生物,如细菌,大至整个世界,都必须彼此相依、互为因缘才能够存在的。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不依靠别人或其他事物的助缘而能够单独存在的。即使他躲到山林里去,他也必须从树上采摘野果、野菜来作为食物。这些植物都有赖于阳光、水分、泥土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的。所以,即使一个人独自躲在山林里,也还是需要间接地依赖大自然的种种事物。


就像这样子,世间的万物互为因缘,彼此相依相存而得以生存、增长;然而因缘既有和合,便也当有分散。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分散则灭。生灭的变换,就是无常。


事实上这种变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只是我们不曾细心留意罢了!


⊙剎那生灭




人并不是到了某一个特定的阶段便突然间变成白发苍苍、面有皱纹的。身体的新陈代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只不过它显得很细微、很渺小,使得我们无法轻易察觉。直到这种新陈代谢完成了很大的部分时,我们才如梦初醒。这时候,才听见有人感叹说:“啊!人老了!”


植物的枯萎凋落也是一样的。首先,可能是一片叶子开始枯黄、掉落;然后是第二片、第三片......树枝也由顶梢开始,逐渐地一寸一寸往根部干枯、萎缩,一直到整棵树枯死为止。


由于这种无常的变化十分微小,我们便往往因此而误以为它并不曾发生。以为人是不会死的,虽然,我们的理智和常识会告诉我们这是绝不可能的。我们的内心却一再存着侥幸或佯做不知不觉地一直拖延、逃避下去。


就像我们总是以为金钱、财富、名誉、地位是可以被永久拥有的那样。我们并不曾注意到:这些财富也是因缘和合的,是无常的。就以财物为例子吧!大火能烧、大水能淹、强盗能夺、赌博会输、耗费会尽。我们拥有这些财物只是因为需要运用它,而不是为了可以永久拥抱它。我们必须清楚地认知这一切都是剎那生灭的,总有一天,在某种因缘分散的情况下,将会磨灭、消失。我们必须有一种“万物为我所用”的态度,所有的物质都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介以完成某件事务,切莫被它们所役使、所奴役。


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在无常和因缘的法则下,一切的疾病、败坏和死亡都是自然而正常的。我们无须为此而不安和生起恐惧、害怕。生而有死,那只是一种自然的演变;又有什么是值得害怕的呢?


◆一开始便走向结束




我们常常以一种惯性的思维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比如我们说:这是一个年轻人—在说这句话时,我们忽略了其实这个人身体内的新陈代谢正在一步一步地使他走向衰老、使它不再“年轻”。然而,我们并不考虑这些。我们只盯着眼前这一刻的现象看,然后以一种“惯性的”、“想当然尔”来认识他、形容他。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透过缘起和无常的法则来观察一切事物的话,那么,一个年轻人,其实是一个正在步步接近年老的人;一棵茂绿的树,则是将来的枯枝,甚至烂泥;一个初生婴儿,其实是等待死亡的开始。


这并不是一种悲观的态度。我们这样说法,只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清楚而透彻地认识它,那么,我们才可能采取正确的步骤。


就一般的情况来说,清楚知道死亡的终将来临后,我们将会更加倍的珍惜有限的生命,赶紧在生命结束前,履行一切的义务和职守。知道一棵茂绿的树有朝一日会变成枯枝,将警醒我们:应该更细心地照顾它,仔细为它浇水、施肥,施以适当的助缘使它得以继续茂盛生长。


有人以“一开始便走向结束”这句话来形容生灭的情况。这个形容倒是十分恰当、贴切的。不是吗?当电影一开始放映时,放映机里的底片便一寸寸地被播放在萤幕上,同时,尚未放映的底片也随着一寸寸减短,以致越来越接近剧终的画面。


在佛学的术语中有四个名词是用来形容这种从开始走向结束(生灭)的过程的。


当我们要说明一个人的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时,我们便说其中包括了四个部分,那就是:生(出世)、老(成长及衰老)、病(身体逐渐败坏,也就是得了病或身体机能衰退)、死(四大分离了,精神和物质的因缘和合也不再相互依存。)


形容一个念头的起伏时,我们用:生(念头生起,在脑海中出现)、住(念头在脑海中逗留、持续)、异(念头转换了)、灭(原先的念头消失;新的念头可能取而代之。)


形容一个世界的生灭,则用:成(种种因缘和合,形成一颗行星)、住(因缘和合的情况被保持,其中也有一些变化,但不致影响全体)、坏(巨大的变化开始发生,因缘明显地分解、败坏。)、空(星体毁灭了。)


说起来,即使是这篇文章本身也有他的变化,那就是:起(文章起首)、承(内容)、转(高潮,重点或转折)、结(文章写完或是被读完了)。


第三章  无常是苦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

—杂阿含经



人生充满着种种的遗憾和痛苦,在佛经中将它们归纳成为八种典型,名为“八苦”。这“八种痛苦”就是: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爱别离苦6、怨憎会苦7、所求不得苦8、五阴炽盛苦。


中国古代有位诗人曾经感叹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苦,便正是来自于“不如己意”,也就是“无法令自己感到满意”,和自己所要求的、所渴望的有所差距,所以觉得不满意,觉得遗憾,觉得很无奈。基本上,一切痛苦的产生不外如此。


杂阿含经上说:“色无常,无常即苦......”所谓的“色”,指的就是我们的身体。这句经文译成白话就是:“身体的表现是无常的(不能永久保持不变的),因为无常变迁,所以带来痛苦......”


八苦中的生、老、病、死苦,便是来自于“身体”是无常的这个原因,以及受、想、行、识等“精神作用”是无常的原因。简单地说,那就是:生命(精神作用与身体的因缘和合产生生命)的无常现象产生种种痛苦。


身体的衰老、败坏和得病影响心理的情绪和感受,使得身体上的痛苦蔓延到心理上。


以老而言,当一个曾经年轻、漂亮的少女发现自己有一天竟然变成了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太婆时,她的内心生起惶恐、不安等种种抗拒的情绪,使得内心充满痛苦。然而,事实终归是事实,不管她再怎么不愿意接受“我已经老了”的这个事实,一切终归无法改变。也许她并不甘心就此罢休,而尝试以化妆、整容来企图掩盖这事实。当这种努力再次失败时,双倍的痛苦将降临在她的身上。绝望的感觉再次严重地侵袭着她。


病苦,那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生病时,由于四大的不调而往往导致体温的增高或者身体其他方面的不适。如果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地躺在病床上休养的话,我们所承受的将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内心的焦虑、急燥也必定会啃蚀我们的心。万一久病不起的话,那更糟了。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我们:恐惧、疑虑、不安,总之就是苦不堪言。


死,有人把它叫做“大限”,也就是“最后的期限”的意思。死,意谓着生命的终点。所有美好的感受(来自于感官的刺激)、喜爱不舍的事物(我们所渴求永久拥有的:我们的欲望)和我们所依赖的这个身体和精神作用都将灭去。我们对种种欲望的贪求被中止,于是,苦随之而生起。“我再也不能拥有我所喜爱的一切了。”面对死亡时,我们的内心如此吶喊、挣扎。


而生,正是一切痛苦的开始,所以列居首位。同时,这里必须特别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老、病、死等苦的形成原因正是“贪生”和“求生”—对生命无限延续的渴望。


为什么人会贪生怕死呢?究竟生有何欢,能令我们如此留恋;而死亡的背后又存在着一些什么可怕的事情呢?


◆生何欢。死何惧




心理学家约翰‧C‧马格思和理查德‧L‧马格思在“死亡和死的心理学”一书中,综合了死亡恐惧的心理基础,得出结论说,人之所以恐惧死亡的心理原因有下列七种:


1、死亡将人的一生做了一个总结,无论日子多好,死亡是一个终结。


2、无法在死后继续照顾子女家人。


3、死亡可能给亲友带来打击。


4、死亡使得自己许多想做的事情半途而废。


5、惧怕死亡时的痛苦与凄惨。


6、死后遗体会变得怎么样?会发臭?会枯萎?不可想像。


7、死后世界到底怎样,没人知道,虽然有人说是极乐世界,但是到底死后会到天堂还是地狱?总是困扰着人们。


简而言之,这种种的担心害怕、忧愁苦恼其实都根源于对“我”的执着。人们错认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在串连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担心“我”死后会怎么样?会到那里去?有时,我们把身体当作是“我”,担心死后被埋在土里会不会腐烂、发臭。有时我们又认为在我们的身体之中有着另外一个“不死”的“我”,不断地在投胎转世或者依附在不同的躯体上,也就是一般人所相信的灵魂。有时我们认为身体是“我的”,财物是“我的”,亲友是“我的”,而担心“我”死了之后,“我的”一切会怎么样?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当一个人因为对自己的身体感到愤怒和颓丧而捶胸顿足来出气时,他以为他在敲打着那个讨厌的“自己”。实际上他所捶打的只是身体—这四大元素的组合物的一部分而已。那里有一个叫着“我”的主体藏在其中呢?


另外,有更多的人—几乎可说是自古以来的每一个,都错误的执着感觉为一个“我”。每一个人都喜欢各种感官刺激所带来的喜悦感,沈迷于器官上的享受而贪着于财、色、名、食、睡等欲望的快乐。误以为这种种的事物和它们所带来的美好感觉是真实而不会改变的。人们为了得到和保留这种种美好的感觉而追逐、争斗,得到就狂乱地占有着、消耗着,耗尽之后又再重新追逐、争夺......一旦这个“我”的行动被宣布中止,也就是必须面对死亡的时候,人们便对于这种一向被依赖着的、妄执着的官能剌激将会失去的事实感到恐惧。


但是事实上这一切都只是因缘的和合与分散;是生灭的不断相续,如此而已。这一连串的生灭、生灭之中又如何可以找到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来称其为“我”呢?


⊙苦的原因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回头看看八苦中的“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求不得苦”。而事实上,这三种苦的型态,在某个角度上也正好说明瞭一切痛苦的原因。那就是:得不到自己所要求的事物,或者说:我们的欲求无法得到满足。


乐的反面就是苦。


和所喜爱的人、事相聚是快乐的;因此和所爱的分离(不能相聚)就是痛苦。


和所厌恶的人、事或感受产生联系是痛苦的;反之,则是快乐的。


因此,总结一句:苦的原因就是“所求不得”。如此一来,我们几乎可以说:整个人生都是痛苦的大集合。为什么呢?


我们喜欢“生”,但有生必灭;失去生命是苦。


我们喜欢种种美好的感受,但是所有的感受都是无常的,不会永久持续着的;当美好的感受消失时,也正是痛苦生起的时候。


我们贪爱年轻的美貌,但是人总会老,一旦年华不再,便只有慨然长叹,又那能不苦呢?


我们讨厌死、讨厌不好的感受、讨厌衰老—我们总是企求着不必面对这一切负面的情形,但在因缘和无常的法则下,所有的“转变”都是必然的。如果要说这世间有着唯一不变的事情的话,那恐怕就是变化本身了!


痛苦时,我们企求它赶快消失、过去;快乐时,我们盼求它能永远保留、持续。其实,痛苦和快乐一样:总会过去—痛苦从来不曾停顿在那里,它和快乐一样都是在不停的生灭、生灭......动摇而不安地流动着呢!


其实在“痛苦”时,我们也并不是“一直”都在承受痛苦的。譬如说:当一个人面对老苦时,也许他大部分的时候,都在恐惧着即将来临的死亡和抗拒着年华的逝去;但是当他在吃着美味的食物时,还是会觉得“很好吃”,看电

影时也还是会为剧中一些滑稽的情节而开怀大笑。真正的“苦”只在我们接触到那个令我们产生苦的、不好的感受的事物时才会出现。


如果一个老人不停地去照镜子,不停地去看到(接触)老的情形,而又不断在心里生起抗拒的情绪,或者,他不停地在脑海里思考着这个问题、想像着他是如何地厌恶衰老,那么他也就在思想里不停地和这令他苦恼的事物一再接触—这使得苦生、苦灭,苦生、苦灭的循环过程频繁地出现。痛苦,于是就像一层一层的波浪那样:刚退下去又涌上来,重重迭迭、反反覆覆。这个人也就这样长期地陷在痛苦的波浪中。


⊙无常是自然法则




如果我们不去认为这个四大和合的身体,以及种种情绪等精神作用的“组合体”,是常而保持不变的话,我们也就不会再以身体来执着为“我”,以感觉来执着为“我”,以思想、意志、认识作用及它所引发的判断和经验来当作是“我”或“我的”,那么所有的无常现象也只不过是因缘聚或因缘灭的自然法则而已。


快乐是一种感受和念头的生灭现象,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痛苦也一样只是一种感受和念头的出现和消失,是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在某种特定形式下的配合所生。它们的性质完全一样,那里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呢?


在自然界的法则下,植物和动物一样都面对有生必有死的无常现象;可以说,这世间并没有得以免于无常变化的事物。


然而我们可曾听见一棵大树或一根小草在枯死时哀嚎啼哭,眷恋绵延、百般不舍?暗黄的枯叶洒脱地随轻风无声飘落;干枯的树枝静静地在风雨、虫蛀的侵蚀下粉化为泥。


人呢?为什么人在面对生死无常时却这般拖泥带水、苦不堪言?是的,只因草木无心,人却有情。


所谓有情,即是爱与不爱,喜欢或讨厌,以及在爱与不爱之间的一种迷乱、矛盾的状态。因为爱上了某个人,我们便会对他(她)展开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患得患失,得到了便觉得喜悦、愉快,失去时则悲伤、不舍。终于,所爱的人被留在身边,两个人便会这样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感情稳定,彼此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其实,稳定了吗?可以被完全了解吗?我们已经知道,无常的性质是动摇不安的、不稳定、不坚固的;因缘的聚合、离散也是不断地发生着的,四大时时新陈代谢,思想剎那生灭!整个世间,包括你我,包括每一个相爱的人,每一种你所珍爱的事物都如你本身一样,在无常的洪流中从来不曾止息地流动着,如何稳定、如何了解?


同样的,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我们对某种感受或某种器物生起“喜欢”时。一旦喜欢一辆车子的话,我们便会设法去得到它。我们可能先去打听它的价钱,再来就设法赚钱、存钱,找寻合意的车子和商店,最后把它买下来、驾着回家。你,终于“拥有”一辆车子了!问题是:你自己和这辆车子的身上都正在一连串相续的无常生灭之中—你正逐分逐秒、逐年逐日的靠近死亡,而车子也将随着它被使用的次数和磨化的程度逐渐败坏。也许是车子先损坏了,也可能是你先死了。那么,究竟又有谁曾拥有谁?


前面已经提过,所谓“时间”,只是一个假设。所谓的“永远”,指的只是一长串的生灭过程;所谓“一下子”,那就是一小串的生灭过程。比方说,以一个小时的开始为“生”、结束为“灭”的话,则一天为二十四个生灭。如果说,一个人在一天中有一万个念头的话;一天,也就等于是一万个念头生灭的过程。余此类推,整个世间的存在实相,也就不难被洞悉、了然!


人嘛!却总是:爱生恶死、喜美嫌丑、贪新弃旧、求好恶陋;总是对种种事物分别、拣择,一会儿喜欢、一会儿讨厌;喜欢的就拼命追,讨厌的则拚命嫌,却不知道连这个喜欢和讨厌本身也是无常的!


◆没有永恒不变




当我们喜欢一件事物时,并不是每一分钟都在“喜欢”它的。只有在接触到有关事物时,喜欢的感觉才会浮现。


譬如说一个人“喜欢”吃糖。只有在他吃到糖、看到糖、嗅到糖、摸到糖、感觉到有糖、听到别人在说“糖”或想到糖时,喜欢的感觉才会生起。如果把他的感觉、思想、记忆和一切的感官作用都抽离了的话,他还可以用什么去“喜欢”糖?


我们的感受、情绪、思想、反应、判断、意志、认识、经验等等心理作用就好比一双手。一双去抓住那些给我们好的感受的、乐的感受的事物的手—我们紧紧地抓住这些美好感受所留下的印象,一再地渴望、企求它的重复出现。一旦这种渴求得到了满足,我们所喜爱的事物再度给我们的感官带来愉快、喜悦的刺激时,我们便告诉自己:这是快乐。


然后,随着这种感官所体会到的愉快、喜悦的刺激消逝时,我们又告诉自己:这是痛苦。


如果我们不去紧紧抓住一切,如果我们不把那些感受视作是属于我们的,如果我们清楚认识:人,只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我),这一切都只是正常的、平常的,大自然的法则;这一切都只是缘聚、缘灭的自然演变,本来如此、自然如此!


第二篇  面对无常




第四章  如何在无常中生活得更好?




⊙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空手见阎王”......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




在本书的前面,我们曾经谈到关于“无常是一种简单的日常知识”这件事。在第一篇:“认识无常”中,我们则讨论、分析,并且真实地对世间的种种事物作了一番观察,也得到了几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或是精神的,都是不会永久保持不变的。由于一切都是由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的配台,也就是“因缘和合”的情况之下所产生的,所以一旦其中的条件或元素有所离散或分解,变化于是发生。我们把这种动摇的、不稳固、不安定及会败坏的现象叫做“无常”。


认识无常,掌握了这种“简单的日常知识”之后,对于我们有些什么帮助呢?


有句话说:“知道了一件事,而不去做,那就是还没有真正知道。”同样的,认识无常、知道无常之后,却不能利用这种知识来给予我们本身一些助益的话,那么,这种认识将是没有意义的。在本章中,我们将会对“如何在无常中生活得更好”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首先,让我先提出一个问题,请你仔细的想一想:知道了无常的现象之后,是不是会使得一个人变成悲观、消极的呢?


◆无常非悲观




懂得去追究世间的实相,去分析事物的生灭,而洞察缘起的道理和无常的现象的人,是一个积极而真正懂得生命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惟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唯有在了解自己所处的形势、状况之后,才能妥当地处理、面对一切事物。这不是要比那些浑浑沌沌,盲目被欲望和感官刺激所奴役的人强过千百倍吗?


如果不懂得你所拥有的一切将会失去,你又怎会懂得珍惜;如果不是懂得人生能够相聚的时间不长,又哪会惜取机缘、彼此关心呢?如果不懂得生命苦短的话,人们不免虚耗生命、不求上进。如果懂得酒醉终归会醒,也就不会再有借酒浇愁的痴人了。


但是,这种知道和懂得,必须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如实知见。不是单凭听见他人说说,或者背几句“人生无常”的句子便算数了。所谓如实知见,就是所知道的要像“看见”真实的情况那样。必须做到心细如发、明察秋毫才是。


本书上所记载的知识或者别人口中所说的道理始终是他人的知见,并不是我们本身所具有的知见;充其量,本书或别人所能给予的只是指示或说明。这些指示或说明使得我们比较容易发现无常的实相。可以这么说:真实的知见来自于真实的观察。


要了解身体的无常,便必须从对身体的直接观察下手;要了解心的无常,就必须时刻观察内心的动念;要了解世间的无常,便必须时时注意、观察周遭的环境和事物。


这种种的观察和了解不正是在对生命作一番积极的探知吗?却又何来悲观?


认识无常,那是为了更了解生命的真相;而洞悉生命的实相,则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更好!


◆无常并非绝望




无常的现象,使得所有快乐转眼消逝;同时,无常的现象,不也公平地让再大的痛苦也终归消散吗?


切莫愚痴地期盼一切恒常不变。若果真的一切都是永久的话,那么,痛苦又怎么可能被消除,而让安然、自在所替代?我们岂不是注定了非得要一辈子在痛苦中挣扎、纠缠?


如果不是无常,我们又怎会由蒙眛无知而变为清醒、知觉。过去我们并不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现在我们知道了;过去我们在痛苦难过时,总会以为这种折磨是永远漫无止尽的,现在认识了无常,知道痛苦终于会成为过去,因此而对痛苦的现实多了一分安慰与宽心—这种种转变,也是无常的表现啊!


无常,所以一切变得可能。如果不是无常的话,也就没有所谓的人生。一切将是停顿的,就像电影中被定格的画面一样:没有动作、没有声音......甚至连这个被定格的画面也没有。


有人认为,对无常的认识不禁会令人感到绝望。既然一切终归坏灭,那么,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种想法未免太过消极了。我们先来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但是当你在水里遇溺时,难道就不设法求生了吗?你当然不会那么愚蠢—在这个生命发生剧烈的转变而导致死亡之前,这个生命暂时还是属于你的,就像一辆还没有成为废铁的汽车一样,是可以被你物尽其用的。


在不住流动的溪流中,我们移动我们的肢体,划动着在水流中泅泳;在生命的洪流中,不也一样吗?


在生命来到尽头以前努力着,使自己活得更好、更愉快,不也很好吗?


◆无常带来希望




前面曾经说过:无常,所以一切变得可能。这个“可能”,也就意味着创造和希望。


在无常的法则下,我们拥有了为未来的日子创造幸福的可能。千万不要以为这种幸福是永恒不变的—这将为你带来痛苦,并且破坏你的幸福。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时时保持内心的安然、平静。不要被外在的种种扰乱你内在的安乐、宁静。如果你的身上已经中了一支毒箭,为什么要让你的心也被射中另一支毒箭呢?让身体的痛苦只是属于身体的因缘和合,切莫因此而使自己变得慌乱而手足无措;冷静、理智地处理你的身体所面对的问题:如果伤口正在流血,那么,就替它止血吧!如果伤口有毒液的话,就进行消毒吧!为什么要因此慌乱而怨恨愤怒,使你的心理也加重负担呢?何必让身体上的伤口来划伤你的心?


如果你是一个母亲,那么,好好地爱你的孩子吧!如果你正在读书,那么,好好地准备你的功课和考试吧!这是你的责任和职守;只要你不以“你是一个母觊”的身分要求什么,你就不会因为这个身分而苦。只要你不为考试的成绩而患得患失,那么,作为一个学生其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果你已经履行了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已经完成了对你的孩子所应有的教育与照顾,那么,你还忧心些什么?如果作为一个学生的你,已经尽力、用心地求学,那么你已经为你的考试成绩创造了一个好的因缘。好的条件当然会产生好的结果;那你还担心些什么呢?


其实,人生的幸福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是不是?一切只在于平常、自然!


◆无常使痛苦的人生起勇气




如果你现在正受到严重的困扰,被难过的情绪所层层捆缚,那么,你最想听到的一句话应该是:“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这句话将带给你的欢喜、雀跃何止万分!


而如果你确实知道,并且肯定:“这种痛苦是不会永久的!”这不是可以使得颓丧、悲伤莫名的你激起无限的勇气吗?


无常使乐转苦;同时也使苦转乐;无常的转变是自然演变的一种现象。使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无常,而是对常、对永恒、对不变的执着。只要我们真正洞悉无常,我们便可以坦然面对无常;如果可以坦然面对无常,又何来绝望?何来所求不得?


正因为我们贪恋着感觉所带来的快乐,而对这种感觉的转变生起痛苦、抗拒。如果不贪恋快乐的感觉,那么,所谓不好的感觉也只是一种自然生灭,又何来苦恼?


因此,当我们觉得痛苦时,冷静地观察它、分析它、看透它—是的,它终究会成为过去。事实上,它只是某个事物的生灭,某个念头或感觉的生灭。


不要向痛苦低头,因为它并不能永远困扰你;不要被痛苦迷惑,因为它也只是因缘和合的,一旦因缘分解,它便会转变以致消失得无影无踪。


◆认识无常是为了活得更好




认识无常是为了活得更好;认识无常也是为了灭除烦恼、痛苦;所以,佛法才说“无常”。


佛法是灭苦之道,也就是熄灭苦恼的方法。佛陀为了熄灭人生的种种苦恼而出家修行,他所追求的,就是对世间实相的洞察,对苦恼根源的发现。佛陀象是一个专科医生那样,为人生的苦恼找出了根源,然后将这个“毒瘤”一刀切除,使得毒性不再蔓延,使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所以,佛法也是清净之法。


由于无常的变迁为我们带来了种种烦恼、痛苦,所以对它有所认识是必要的。当我们认清无常的真相之后,也就找出了苦恼的根源:对“常”的执着。如此一来,病源已明,病也就易于痊愈了。所以,我们才会说:认识无常是为了活得更好。


甚至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比较轻松的态度看待无常,那就是:无常的变化使得人生充满乐趣,时时为我们带来惊奇!


无常,使我们的生活不致于枯燥乏味。使得我们对一本小说有着追读下去的兴趣的,不也正是这种“未知的结局”吗?那么,有时也把人生当作一本还没有看完的小说,并以此来保持一份对生命的热诚和继续努力下去的欢喜吧!虽然明知小说必有结局、终章,但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究竟是悲剧收场或是大团圆的喜剧性落幕?这些都是使得我们充满兴味地去阅读一本小说的推动力。同样的,虽然明知会有死去的一天,但那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束,不也是很令人感兴趣的吗?更妙的是,在这本叫做“人生”的“活书”里,主角是我们自己、作者也是自己!在经历了几番悲喜、层层苦难之后,我们是否也可以像那些证果的圣人们那样,了无罣碍地说一句:“我的生死烦恼已经结束了,清净的行为都已经建立,应该履行的义务职守都己被履行,自己知道不会再有任何烦恼束缚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那就得视乎我们是否努力精进了!


总的来说:使我们生起痛苦、烦恼的,并非“无常”本身,而是我们对“无常”的拒绝接受和对常的执着、不舍。可以说,苦恼是由于对无常的无知所引起的。因此,只要真实认识无常、坦然面对无常,并且,努力地把握眼前的每一个“此刻”,把心安住在每一个“现在”—不去眷恋、追悔过往,也不欣求、担忧未来;那么,你一定可以活得比从前更好!


(注意:是确定的“现在”,而不是那个存在于你的观念中但事实是早已成为“过去”的“现在”。因为,当你的观念捕捉到这个“现在”时,它早已成为“过去”了!)


第五章  如何在无常中相爱?




⊙世乱为何起,起自不相爱。



—墨子




有人这样来告诉我:“我想一个开悟证果的人,他的状态,就好象是植物人那样。”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想法!一个认识无常、修行佛法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和那一具“会走动的尸体”—所谓的“行尸走肉”还有什么差别?


我真无法想像为什么会有人把证果的圣人想像成这样一个绝情绝义、灰身泯智,连哭笑都不会的模样!这太恐怖了!


爱、仁慈、关怀、同情、同甘共苦和建立良好关系,是人类行为中的重要部分。在认识了无常之后,我们应该是更珍惜、更感恩于此刻幸而还有一具可以被用来关怀、同情别人的身体和一颗健全的心灵;认识了无常,将使我们有更广大的宽容,因为我们知道:所有别人加诸于我们身、心上的苦恼,终将成为过去。百年易过,只要放宽视线,也就不会再为了眼前的一点芝麻小事而纠缠不清了。怎么可能会变成一个“活死人”呢?


有些人说:“反正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不要太关心你身边的人,不然的话,一旦你失去了他们时,你会很痛苦。修行人,还是‘绝情’一点的好。”真的是应该这样吗?当亲人死去时,我们的伤悲究竟是来自于我们对他(们)的关心,或是对他(们)的“占有”?我们不正是为了再也没“有”看见他的权利、跟他说话的机会,等等......而悲伤吗?我们那“我拥有他”的感觉受到了打击;我们的执着被动摇了;我们不肯放手却被迫放手—不正是这些原因而使我们陷入深深的自怜之中的吗?


感情,只是工具,或媒介。如食物、如语言、如阳光、水分。我们需要食物,所以饿了吃饭是自然的事情。我们以言语交谈、沟通,那也是自然的事情。何独感情例外?感情,只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交流的媒介,联系两个不同个体的工具,只要不贪爱它、执着它,又何来痛苦?贪爱佛法、执着佛法难道就不会令苦生起?当你所坚持的“佛法的立场”和世间人的立场有所冲突和歧异时,又苦不苦?


诗人奥丹说:“我们必须互爱,不然还不如死亡。”如果认识无常而使你再也没有勇气去关心别人,那么,还不如不要佛法。如果世上的人们都不再彼此关爱,那还不如即刻死去。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其实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不能因为人世无常便以此为借口来逃避或推卸责任。难道对身边的亲友漠不关心的人便可以免于无常变迁吗?


我们应该勇于面对无常,而不是软弱无能地被无常的洪流所冲击而束手无策。唯有面对无常、接受无常、承担无常,才可能使心安定下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无常中彼此相爱、彼此关怀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如何升起的—




◆情到深处人孤独




很久以前,有过这么一首歌,歌中有着这么一句:“情到深处人孤独”。为什么当感情越来越深厚时,人却会感觉到“孤独”呢?


那是因为我们往往在付出感情的同时,也加入了过多的“自我对他人的要求”。


感情,本来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之下的一种自然“产物”,也是人际之间的一种承担和负责,是不带有任何“自我对他人的要求”的。然而,在付出感情的同时,我们往往预先“假设”、“想像”着对方可能有的回应和表现,并且期待,甚至要求这种种“假设”随着个人意愿而成为事实。一旦意愿不能实现的话,愤慨、不满、失望、猜疑等种种情绪由是而生。在这种情况下,相爱变成了彼此相互要求、须索的手段,终致造成苦恼—所求不得。


当失望、猜疑的情绪生起后,我们便会开始觉得自己不被关心、重视,一股强烈的、对“自我”的执持不放,使得这种“感觉”一再加强,也就会自怨自艾、自怜自叹起来。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将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是应该被垂怜的、同情的“弱者”,所谓“孤独”于焉而生。


人际间的相互关爱虽然是易变而不安定的,但它却是生活中具体而生动的经验;它并非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或要求的手段,没有任何其他的期待或须索—在我们付出感情时,不应该认为:“我对你这么好,你也应该对我......”这将使被关爱的人产生压迫感,并且在忍无可忍时作出反弹或抗拒;于其时,付出感情的一方便会认为自己深深地受到了伤害。其实这一切是多么地不必要。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依存,同时拥有个别的“基地”的,让感情成为一种自自然然的相依,彼此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为什么要让它成为一种“痛苦的占有”呢?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互爱关系是不把所爱的人视为自我的延伸,而将其视为一独特且永远美好的个体—可以彼此表达自我,是两个自我的融合,但却不必担心自我的迷失。


我们已经说过:“感情,本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之下的一种自然产物。”虽然,在许多时候,在处理感情问题,尤其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或亲子之间的亲情时,总会带有若干“执着”的成分;然而,在本质上,感情仍是由了解、关怀、尊重所组成的。一旦感情变成了一种要求对方的行为或言语来符合自我或取悦个人的手段时,那已经不再是一种人际间相互关爱的自然产物了。这时,“感情”已经被变质成为一种刻意的追求。所有的适意、温暖都成梦幻泡影,取而代之的只是一连串的迷乱、慌张、懊恼。


再强调一次,感情并非被“制造”出来的。当我们对人生起关怀,而对方也自然地回应时,这将令我们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一切本来都是那么自然,同时也是无常的,终于会过去的。但是,往往这种愉快的情绪将被强烈的“捕捉”并且期盼它能不断延续—“常”而保持不变;于是乎我们企图“制造”感情。事实上,这不是感情,是执着、是渴求、是贪。


以男女间的爱情为例—恋爱中的人往往喜欢问对方:“你会永远像现在这样地爱我吗?”当然不会!人本身在因缘生灭的过程中不住变化无常,附属于精神作用的感情又怎么可能永远都像“现在”这样呢?只有“越来越爱”或者“越来越不爱”。如果能够认清这一点的话,夫妻白头偕老的神话也便不难实现。怎么说呢?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更进一步分析感情的无常性。


◆离别是为了相聚




名小说家古龙在他的一部武侠小说“离别钩”中有一句“名言”:“相聚是等待别离,而别离则是为了相聚。”(大意)没有别离,何来相聚?既得相聚,又怎能永不分离?这句话十分恰当地形容了人间的聚散离合和情感的转折。


人与人之间总是在相聚、分离中反反覆覆地打转;感情也随之而起伏不定。因此,更精确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仅是“越来越爱”或者是“越来越不爱”,还有时“比较爱”、有时“比较不爱”、有时“忘了去爱”......总而言之,就是说感情将随着特定的因缘、环境,对象的出现与否而时时无常转变。


事实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也难免会有聚散之间的游移;不相信吗?撇开因工作、出外或办事等明显的暂别不说;在你闭上眼睛的那一剎那,在你入梦之际......你能保证自己每一个念头都想到他(她),都爱他(她)吗?虽然你以为是如此,也愿意、期望是如此,但这却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的念头总是此起彼落,剎那生灭,又岂有例外呢?


和世间其他的一切事物一样,感情只有在“因(付出的一方)缘(被关爱的一方)和合”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这是铁定的事实。只有在我们和所关爱的对象有所接触时,才会产生“感情”这种作用。也许是在我们的脑海里认识对方的影像时—我的“心”和他的“形象”接触到了!也可能是在和对方见面时—我的“视觉”和他的“相貌”接触到了;或者是在听到对方的声音时—我的“听觉”和他的“声音”接触到了。总之,还是一句老话:就是当我们内具的思想和感官及感觉作用接触到作为“外境”的对方时,方才有“感情”这种“产物”。


因此,无可避免的,作为一种因缘和合的“产物”,感情亦如其他事物一般,具有无常、变异的特性。这意味着,如果不能明白“感情”是无常、变易的事物,却强要认为它是“常”而不变的,并且还以此为依据,紧紧地抓住这种观念,想要使它变成事实—使“感情”由“无常”变为“常”,那无异是自讨苦吃的幻想!


然而这也并非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互依存的关系、责任和义务,跑到深山野林中去藏躲起来,或者装聋作哑,无视他人的疾苦,作一个自我封闭,对一切不闻不问的“活死人”。虽然,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美其名为“不去执着无常的感情,以免自己及他人因为这种执着而生起痛苦”,甚至冠冕堂皇地宣布:“这是因为对无常有了深切的认识,才具有的大智慧。”说到底,却只不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愚痴暗昧的幼稚行为!


无常的现象起因于万物为因缘和合的事实。人是群体生活的“社会性”动物,即使是远离了人烟,躲入山林,也不能免除对其他事物的依靠而独一生存。换句话说,也还是必须有“地方”可住、有“食物”可吃......对人久了,会产生感情;对一个地方久了,难道就不会产生依恋?这样子的躲法,要躲到那里去才可能免于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产生联系?


我们说过:感情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人际间的一种自然“产物”;感情实在并非制造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生起在于“执着”—一种期望永远保留这种“联系”,使它“持续不变”的愚痴。这种执着起因于不认识世间无常的真相;一个真正认识无常、变易的法则的人,将会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理智,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这种执着之中。


有句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就是说:水流可以被利用来作为一种助人的“工具”,借助水势来泛舟、行船;水流也可能会把船弄翻,成为危害人类的祸首。载舟、覆舟,在于你是否能够掌握水势,了解水性;是否懂得划船、泛舟之道?


感情也一样,处理得当、认识清楚,则是人在以感情为“工具”,促进人际的和谐、亲善,使生活更幸福、美满;处理不当,对感情的特性—无常,一无所知,则“感情”在支配人类,终将船翻人亡,淹死在感情的海洋之中。


谈到这里,如果你要学会如何在无常中从容相爱的话,你至少必须具有这个概念:感情是铁定会改变的,但是这种“会改变”并不代表绝望,并非意味着你便有可能逃避或放弃。这正有如水会流动,并不代表在水面上航行的船只一定会翻,因此不敢在水面上行船。你需要做的是:学会驾驶船只(感情),懂得在什么情况之下,应该驶向那一个方向:如何掌舵,或者,如何划浆。


◆以“无常”面对无常




在不断改变的水势中要游得好就必须配合水势,改变动作以借用水势移动身体。这正好可以作为一个譬喻。不断改变的水势好比感情;要在“感情”中游得好,就必须以不断改变的动作来移动身体—就是以“无常”面对无常!


何谓以“无常”面对无常?这并非谈玄说妙,而是在说明一个面对“感情”的态度:以不断的成长和自我调整来面对感情的无常变易。


在进入讨论之前,我们再强调一次:感情,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不是永久保留同一状态、不起变化的“常态”;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关爱的自然产物,一种人与人互相接触而自然发生的精神作用。


安‧摩洛林白(ANNE MORROW LINDBERGH)在她的着作中这么说:“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并非一直是爱她的,同样是一个时期一个时期的。永远爱她是不可能的事,希望如此也只不过是个谎言。然而,这的确是大部分人所希望的。在生命、爱、关系的涨退中,我们的信念是如此薄弱。高涨的时候,我们迫不急待的扑上去;衰微的时候,我们畏惧地阻挡。我们害怕它将永远不在。我们坚持要持续不变;在生命和爱中,惟一可能持续的是成长、变迁—自由。”


是的,在这世间惟一不变的正是变化—也就是无常本身。被动的无常是无奈的、悲哀的,是残忍的现实;主动的无常—成长,却是认识真理、观照实相的生活智慧,是从容面对无常、不为无常所困的惟一枢钮。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只讨论,如何在不断的成长中从容面对感情。


◆在相爱中成长




如何不断使自己成长以便从容面对无常,解除“相爱”所引起的种种苦恼?这个问题最简短的答案就是:彼此相扶相携,共同“各自”完成自己健全的人格。


注意!是“各自”完成健全的人格,不是“代替”对方完成—或者,更贴切地说:不是“强迫”对方完成自己理想中的“健全人格”,这种行为只是在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欲望、要对方来取悦自己;这种要求所产生的将是“求不得苦”。因为,事实上,每个人的人格和成长都必须亲身亲力去完成,其他的人充其量也只能指示或提携、鼓励他,绝对不可能反客为主,取而代之。


如果用佛教中通用的术语来诠释这一段话,那就是:把每一个你所爱的人当做“同修”。在家庭关系中,把亲人、家庭成员当做是“同修”;在夫妻、情侣关系中,把丈夫(或妻子)或者你的伴侣当做“同修”;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把友人当做是“同修”......同修—就是“一起修行的同伴”;也就是“彼此互相勉励,一起修正改善自己的言语、思想及行为,使人格不断提升、朝向完美、健全人格而共同努力的伙伴。”


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们只以在各种感情关系中最为纠缠不清,兼且引起种种悲剧、苦果的爱情为例,进行较具体的讨论。同时,引用中国前总理周恩来及邓颖超夫妇所提出的夫妻之间“八互”,来说明在感情中共同成长。虽然,这“八互”是为夫妻关系而提出的,却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人际关系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何谓“八互”?


◆风雨同舟。一路同行




“八互”就是:1、互敬2、互爱是“不得不变”;不得不把“死流”变成“活水”!


◆见招拆招。安然适应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一定听说过“见招拆招”这回事。在练功时,所有的招式都是顺着次序,一招一招地演练下来的。然而,真正临场打斗时,可没有“顺序出招”这回事!所谓“随机应变”,一旦发现对手的某个部位露出破绽了,便应急速使出适于攻击该部位的招数。如果接招的人死抓着“已经排好次序”的招式,坚持从第一招演练到最后一招的话,他可说是必败无疑了。


招式的演练是固定而死板的;学功夫的目的就是为了临场打斗时得以灵活施展,所以,“活学活用”是很重要的。“见招拆招”就是要在对手使出专攻心口的招式时,立即以能妥当保护胸口的招式来化解心口被袭的危机。


“见招”是活用招式的首要条件—如果连对手使的是什么招式,攻击的那一个部位,力度如何都毫不知情的话,那可要如何应付才好?“见招”,就是看清楚对方的招式。


要除灭因为无常而引起的苦恼,也必须先“见招”,然后便可“拆招”。要看清无常的招式,便必须对“无常”本身作透彻的观察和了解。看清世间种种变异的真相;看清心理作用瞬息变易的现象;看清物质、身体,从健壮至衰颓、自美好到败坏的无常变易......于是,我们将会轻易发现:


回忆之苦,起于我们对已经过去的一切不舍,对往事的紧抓不放。


彷徨之苦,在于我们对未来不可测的一切胡乱猜想,就好比在一列长长的火车厢中拼命伸长颈项,想要看到第三节车厢窗外的景色,终究不免是徒劳无功,凭添颈项的酸痛麻痹而已!


常常,不都是由于这种前盼后顾的不安分,才造成种种苦恼的吗?


往事,已经过去,再多的不舍也抓它不回,自苦何益?让回忆只是回忆,让甜蜜只是甜蜜,让它在记忆中安享一个舒适温暖的角落,但是请莫要强求它重现吧!也不要拿它来和现在比较。要知道:无常的变易是自然而必然的;成长,也是自然而必然的。既然已经是一个新的时间、空间,已经是无常改变后的一番新面貌,那么,何不也以新的心情和角度、已经是成长改变后的一番新眼光来看现在呢?


未来,总有会来的时刻;前面的景色只有在到了前面时才能看到,也自然会看到,何必拼命伸长颈项?同时,却白白错失眼前的大好风光!先浏览此刻的景色吧!等到了前方,你自然会有更好的观赏能力,更敏锐于体会一草一木的秀美!先处理此刻的问题吧,到了“未来”时,你当然已有了更好的应变能力和判断的智慧。


不舍于过去的话,将使你错失现在;


强求于未来的话,将令现在从你眼前溜走;反而错失“未来”!


还记得本章开始时,附记的那段文字吗?


让我们再一次品味它的个中滋味吧—


“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


请不要再把你的“心”任意摆放了;“安心”地坐在这一列人生的火车上,清楚地知晓:再美的原野也会被急速行驶的火车抛在后头,再远的美景也会被急速行驶的火车贯穿行过—然后又被抛在后头......


何必张惶四顾呢?你大可以从容浏览车窗外的景色,安然稳坐于车厢之中!


◆走向觉悟




谈了那么多关于无常的道理,我们对于无常—这个世间的真相大概也有了一个清楚的概念;然而,这种“概念的认识”是否足以让我们去认清无常的真相,使我们能够从容面对无常、处变不惊呢?无常,就像层层而起的波浪,一旦发生变化时,我们很可能就这样被随便一个浪头卷入海里,没头没脑了。


如果不是早已把每一招、一式都演练成熟的话,我们又怎能了解每一招、每一式的去势和作用?若不是对每一个招式的变化都了然于胸的话,又哪有可能真正做到“见招拆招”—掌握每一个招式的变化、路数来化解对手的攻势?所以,单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的认识是不足以应付实际所需的。


有人曾以三个阶段来形容一个人对山的认识、探索和认清之间的不同:第一个阶段是“见山是山”;第二个阶段则是“见山不是山”;最后一个阶段却又是“见山是山”。乍看之下,说这话的人似乎在故弄玄虚,令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难以明白其中奥妙。其实并非如此。


一个在山下看山的人,从未登过山,但是,如果你问他:“你知道山吗?”他一定会毫不犹疑地,遥遥指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充满自信地回答你说:“哪!那不就是山吗?”


这时的他,只能说是认识山的概念。如果你问他:“山上有些什么?”他也许会回答你说:“有树木、山洞、泥土、沙石......”然而,他真“知道”这些吗?这都只是他从别人那儿或者书本上看来、听来的。一旦你再穷加追问,他便不免招架乏力了。这时,他所认识的“山”,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概念而已,他能看到的也只有山的轮廓罢了!虽说“见”到“山”而知道“是山”,事实上所知的也只不过是“山”的浮光掠影。


然后,他爬上了山,在山上探索、观察、深入山中,了解山、认识山。这时他见到的是许多的树木、泥土、沙石、洞穴、虫鸟、花草等;此时的他见山不是山,只因他“身在此山中—虽然是正在一步步地爬在山的‘身上’”,探察山的每一部分。身在山中的他,虽然知道眼前的草木、花草、一沙、一石,无一不是山的一部分,都是和合成一座山的因缘(元素),但又怎能说一棵树或一粒石头就是“山”?他真正“见”到了“山”的每一个细节,但这些细节却不是“山”(整个“因缘和合”)。


最后,他下山了,再次遥指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告诉你:“那就是山。”然而,这一回,随便你问个够吧!他对于山的了解、认识,绝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因为,这些都来自于他的实地观察啊!


这样的“认清”,我们名之为“觉悟”—发现、明白。朝向“觉悟”,是我们唯一的方向。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成长,就是走向“觉悟”。


怎样“走向觉悟”呢?就是“实地观察”。


有句话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于问题本身。为什么呢?因为形成问题的原因正是解开问题的枢钮啊!有玩过“迷宫”游戏的人,一定知道一个玩这个游戏的秘诀:就是从“出口”倒过来走的话,会很快、很容易找到正确的途径。所以,“从问题的本身去找答案”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秘诀。


那么,现在就去观察无常吧?观察无常的变化如何生起,事物的演变到底如何?


第三篇  超越无常




第七章  无常的自由气息




⊙我希望现在大家对“无常、苦、无我”这三个名词多感到一点兴趣,不要只是背诵别人的解释就算了。自己要去认清永远在和合改变的东西,都具有这三种特质。如果不了解万法的本质,就会把一切东西看成永恒的、有价值的、属于自己的......这就好像要强迫改变某种东西的特质,其困难有如强迫火没有热一般,其结果既可笑又可悲。

—佛使比丘




所谓“超越无常”并不是要去改变无常的事实,使世间的事物变成“永恒不变”的;因为这并不可能。“超越无常”更不是以想像、推理或逻辑来解释、假设在这世间的种种事物之外,另有一种可以“永远存在”、“永恒不变”的某种东西或者幻想得到“永生不死”的境界。


所谓“无常”也并非意昧着一切终将坏灭便什么也不会存在。别忘了,只要有新的种子,就会有新芽的萌发;各种因缘不断地转变、改换它的组合方式,时聚时散,一切如此自然、自在;谁也不曾拥有它,也没有谁曾被它拥有。一切都只是在正常、自然地无常变易着!


无常,充满着自由的气息;唯有洞察无常的人,才有更加自在的心灵。“超越无常”,意味的是:不要苦苦强要使一切变成“常”而不变的,并因此而被这徒劳无功的“工作”捆缚着,纠缠得没有一点自由;超越无常,就是放开执着,坦然面对所有变迁!


◆说食不饱。说衣不暖




正如本章章首所引用的那段话:“我希望大家对‘无常、苦、无我’这三个名词多感到一点兴趣,不要只是背诵别人的解释就算了。”虽然,上述三个名词,有些在本书中并没有提到;不过,实际上,这三个名词的概念已经或多或少的被提到了。如果你真正地去观察、思维、分析、照见存在于这世间的种种事物:包括你内在的心念或外在形形色色的物质......你也必定会发现这些“永远在和合改变的东西,都具有这三种特质。”


唐朝的寒山作过一首这样的诗:


“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

饱吃须是饭,着衣方免寒;

不解审思量,只道求佛难,

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


整首诗若译成简单的白话就是:


“只是在嘴巴上一直讲‘吃饭’,这哪里会让一个人饱呢?


只是在口头上一直说‘衣服’,这哪儿会使一个人不冷呢?


要把饭吃进肚子里,那才会饱;


要把衣服穿在身上,才可以保暖—


不懂得去审察、思量的人,


总是说要明白、觉悟世间的真相很难,


只要好好地看一看自己的内心,其中的喜、怒、哀、乐......种种状态,便已经可以让你发现、省悟世间的真相,获得解脱烦恼的无上智慧了。


为什么要一直让种种的欲望、要求,把你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短暂的官能刺激上面,就象是一个在外头只顾着玩乐却忘了回家的孩子一样呢?”


要想超越无常—拥有一颗自在的心灵,首先必须紧记:“说食不饱,说衣不暖”。别人口中所说的理论,纵使再精辟、透彻,那始终是别人的经验之谈。即使你把它的内容全部都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那又有什么用呢?这些都不是你所真正知道的,说不定当你再次重复这些背诵而得的“佛论”时,你连自己正在“说”的是些什么也不清楚呢!


背熟练功口诀的人,并不见得就有一身好武功;懂得讲述驾驶的方法的人,不代表就会驾驶汽车啊!


要知道:一只可以把人话讲得似模似样的鹦鹉,始终还是不谙人语呢!


虽说如此,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参考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便冒冒然胡冲乱撞;如果乱搞一通的话,不免会四处碰壁而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刚开始牙牙学语时,未必真的能够明白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含义。甚至有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在作一些毫无意义的模仿;然而,在反覆的模仿、学习、分辨、判断中,渐渐地,我们才掌握了字、词的含义,句子的构造、用法,语气的运用......等。


可以说:“学习,是从听和看等接受资讯的过程开始的”。因此,聆听别人的经验之谈,学习他的行为,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开始的阶段,不是永远都逗留在模仿和依赖的层次里。听了、看了之后,我们应该进一步去实践、体验,通过经验来证明、掌握,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唯有在完全掌握、熟识某件事物时,我们才可以说是已经“学会了!”


所以,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直接从经典中去聆受世尊的教诲;听听佛陀—这位“觉悟者”对世间无常真相觉悟的“经验之谈”。我们选用的经典是“阿含经”。为了尽量避免夹杂个人的思想、见解,一般上我们将先摘录原经文,然后才做一些简单的讲述。


为了使大家能够以一种更正确的态度来学习,我们先来看看另一部经典—“羯腊摩经”里提到的几个原则—


◆正确的学习态度(羯腊摩经)




当时,羯腊摩族人,对于各宗各派的修行人所说的教义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因为每一个修行者和宗教师都说他的教理是最好的、最圆满、最究竟的。


甲沙门来,也是这样讲;乙沙门来也如此说;又有那一个传教师或那一个人,会在陈述他的见解和“经验谈”时会不说他自己的话是对的;是可以被信任的呢?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是一件好事,但若万一不但没有使自己“解”除疑“惑”,反而增加迷惑,那岂不是白费工夫吗?


于是,羯腊摩族人就跑去请示佛陀。看看他又有什么话说—是不是又要自吹自擂、自夸自赞呢?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佛陀竟然这样告诉他们:“羯腊摩族人,你们的迷茫、怀疑是正确的。你们不要只因为它是—


1、口传而来的;


2、传统的;


3、大家都这么说(风闻而来的);


4、基于它是出自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宗教典籍;


5、基于有关的理论是合乎“逻辑”的;


6、基于个人的推论;


7、基于某件事情看起来“好象是真的一样”;


8、基于个人揣测的意见;


9、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有可能”;


10、基于如下的考虑:“这是我们的老师”,或“说这话的人是可信的”—就相信它是事实的。


因此,不论任何事情,我们都必须在仔细的观察、分析、思考、求证之后,才接受并且肯定它的价值和功用。


对待本书所说的种种应当如是;对于任何一个宗教师、演讲者亦复如是。对于自己的念头、妄想,何尝不应如是?分辨清楚:什么是“需要”?什么是“贪求”?什么是“事实如此”?什么是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


唯有这样,才能做一个不被别人、不被任何事物的假相、谎言所欺骗,也不自欺欺人的“觉悟者”—一个清醒、明觉的人。


第八章  “看见”无常—开启智慧的无常法门




⊙无论富或贫,年青或年老,人类或动物,没有任何生命可以在这世界上永久的将自己保持在一种状态中,每一件事都会历经变化和疏离,这就是生命的真相......

—阿姜‧查




所谓“无常法门”就是“关于世间无常真相的方法和门径”,也就是“学习、观察,以便对于世间的真相—无常变易,有所体认、觉悟的方法”。所以,“无常法门”也就是一切有关世间现象的知识和发现、观察这种现象的方法。


首先,让我们一起读一段增一阿含经的经文:


一时,佛在毗舍离奈祇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渐渐复在人中游化。是时,世尊还愿,观毗舍离城,寻时便说此偈:

“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观;

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


是时,毗舍离城中人民,闻说此偈,普怀愁忧,从世尊后,各各堕泪,自相谓曰:


“如来灭度将在不久,世间当失光明。”


世尊告曰:


“止!止!诸人勿怀愁忧,应坏之物欲使不坏者,终无此理。吾先以有四事之教,由此得作证。亦复与四部之众,说此四事之教。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谓一法;一切行苦,是谓二法;一切行无我,是谓三法;涅盘为灭尽,是谓第四法之本。


如是不久,如来当取灭度。汝等当知:四法之本,普与一切众生而说其义。......”


这段经文是说:


有一次,佛陀和五百个大比丘一起,正在毗舍离城中慢慢地走着。这时,佛陀回过头来,望着毗舍离城,好一阵子后,说了下面这首偈语:


“我现在再看这座毗舍离城最后一眼,

以后就再也不去看它了;

我也将不再进入这座城中,

这是我最后一次来到这里,

所以我现在要和它道别了。”


这时,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在听了这首偈语后,心里都觉得很忧愁。他们悲伤地跟随在佛陀的背后,各自掉下了眼泪。大家都知道:


“佛陀将要在不久后灭度(死去),这个世间将要失去光明瞭!”


佛陀看到这种情形,便对他们说:


“快快停止你们的悲伤!大家不必为了这件事实而心里感到忧愁。应该会败坏的东西要想让它永远不坏,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我曾经教导过你们四件事理,现在正好从这件事情上面得到证实。我也就为在场的四众弟子再讲说一次这‘四事之教’吧!是那四件事理呢?


一切行(精神、物质)无常(不会永久保持不变),是第一种我要讲说的法理。


一切行苦(因为一切的物质、精神等都是不会永久保持不变的,这种变迁是我们所抗拒和不能忍受的,所以会使我们感到痛苦、烦恼),这是我要讲说的第二种法义。


一切行无我(因为一切的物质、精神等都是无常变易的,而这种变迁是由于所有的物质、精神都是因(直接条件)缘(间接条件)和合(配合、组合、构成)而成的。随着因缘的聚合、散离而“生、住、异、灭”或者“成、住、坏、空”,其中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可以被称之为“我”;并没有一个可以一直被“依赖”为“我”的对象),这就是我要讲说的第三种法义。


涅盘为灭尽(只要清楚观照、知见上面所说的:世间的三种特质,而能灭除对“常”(永远保持不变)、“乐”(好的感受、欲望的满足、畅快的官能刺激)、“我”(对身体、感受或思想等心理作用的惯性依赖)的贪(想要得到、想要永久拥有的欲望......)瞋(对“不想要”的物质、感受......的抗拒或求而不得的恨、怨等负面心态)、痴(迷惑、蒙昧、彷徨的心态)等执着(就是紧紧抓住、不肯放松的意思),那么,便可以完全除灭一切的烦恼、痛苦了,这是我要讲说的第四种根本法义。


不错!再过不久,佛陀就要灭度了;但是,你们应当知道:要将这四种法义,为一切众生讲说、解释。”


涅盘,也就是本篇所谓的“超越无常”了。


(注:涅盘,梵文Nirvana,巴利文Nibbana的音译。它的字根有二种说法,其一是:“Ni”是离、吹,“Va”是气,合起来就是“吹熄”之意。杂阿含经中对“涅盘”有一个定义,就是: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所以,“涅盘”(吹熄)的是什么?就是贪、瞋、痴三火。其二:“Nir”是脱出,Vana是密林,就是走出稠密的森林(熄灭贪瞋痴),只见四周一片大好风光!)


◆苦难是开启智慧的源头




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一切在因缘和合下形成的种种精神、物质等事物的特质。然而,我们却往往对于这有生必有灭的自然现象不知不觉。总是在“苦难”来到时才惊觉于这种“转变”。为什么我们会无视于无常变易的事实呢?


因为我们人有一种“惰性”—容易在欢乐中沉醉、迷恋,以致被官能的刺激蒙昧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在盲目须索种种美好的“感受”的同时,被这些“爽快”、“过瘾”的感觉所役使;并且在越觉得“美好”、“爽快”的同时,生起更强烈地“执着”—一种想将这种感受保持下去、延续下去的强烈渴望:“执”是抓住、握住;“着”是粘在一起、站得很近;“执着”就是“一直抓住,并且抓得很紧,紧得几乎粘在一起了;再也无法摆脱了,所以也就不由自主地被动、被役使”。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使我们失去了觉察“无常”的能力;官能刺激的沉醉、迷恋遮蔽了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不知不觉、不闻不问,一如盲者。这种情况,也就是经典上常说的:“无明”了。其实,“无明”本来的意思就是:“看不见”。


看不见什么呢?看不见无常、看不见苦难将要来临,看不见并没有一个可被永远依赖的“我”。


一旦苦难来临了,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转变”,察觉到“我”的不可以被依赖:不论是“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感觉、“我”的心......一切都是如此地危脆、动摇,时刻都在变易,根本就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藏在其中。这时,我们才会惊觉:“啊!原来真是‘无常’的!”


因此,有人说:苦难是开启智慧的源头。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增一阿含经中的一个例子:


一时,尊者那伽波罗在鹿野城中。是时,有一婆罗门年垂朽迈,昔与尊者那伽波罗少小旧款。是时,婆罗门往至那伽波罗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尔时,梵志语那伽波罗曰:“汝今于乐之中,最为快乐!”那伽波罗曰:“汝观何等义,而作是说:‘于乐之中,最为快乐。’?”婆罗门报曰:“我频七日中,七男儿死,皆勇猛高才,智慧难及;近六日之中,十二作使人无常,能堪作使,无有懈怠;近五日已来,四兄弟无常,多诸技术,无事不闲;近四日已来,父母命终,年向百岁,舍我去世;近三日已来,二妇复死,颜貌端正,世之希有;又复家中有八套珍宝,昨日求之而不知处;如我今日遭此苦恼,不可称计。然,尊者今日永离彼患,无复愁忧,正以道法而自娱乐。我观此义已,故作是说:‘于乐之中,最为快乐。’”是时,尊者那伽波罗告彼梵志曰:“汝何为不作方便,使彼尔许之人而不命终乎?”梵志对曰:“然亦多作方便,欲令不死,又不失财,亦复随时布施,作诸功德,祠祀诸天,供养诸长老梵志,拥护诸神,诵诸咒术,亦能瞻视星宿,亦复能和合药草,亦以甘馔美食施彼穷厄,如此之比不可称也;然复不能济彼命根。”......


现将经文译述如下:


有一次,那伽波罗尊者来到了鹿野城。当时,有一个年老的婆罗门,曾经是那伽尊者的儿时友好。这位婆罗门来到那伽尊者所居住的地方,互相问讯致礼后,坐在一旁。


这时,婆罗门便说:“你今天真可算是一个最最快乐的人啊!”


那伽尊者不明白婆罗门话中的意思,于是便请问他:“为什么你会说我是一个最最快乐的人呢?”


婆罗门感慨地说:“我的儿子、佣人、兄弟、父母、两个妻子,都是难得的好人,和我的感情也很融洽,最近却都接二连三地死去了。这还不算,就连我珍藏的八套珍宝也在一夜之间全部不见了!我现在的苦难,真是十分难以承受啊!可是,我看见尊者您今天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些恼人的祸患,再也没有令您烦忧的事情了;因为看见您的安然自在都是由于对于真理的体悟,所以才会说出:‘您是最最快乐的人’这样的话。”


听了婆罗门的话,那伽尊者想进一步的了解对方是否已经真的洞察了无常的真相,便又问他:“你为什么不想办法来使你所钟爱、指定的人不会死去呢?”


婆罗门回答说:“我也试过用许多不同的办法,想要使他们得以不死,使我的财物不会被偷窃遗失—我随时随地布施,作种种的功德,向众天神祭祀、祷告,供养那些有德行和威望的长老和修行人,我热心护持各种神祇、进行各种宗教仪式,也曾诵读各种咒语和法术的口诀,也学会了从观察星座来预测吉凶祸福,也懂得配制各种药方,更以种种美味可口的食物来布施贫穷困苦的人们,像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作了多少;但是,始终还是无法永远留住他们的生命!”


经典中记载:过后,这位婆罗门也就皈依了佛法,出家修行。这不正是一个“苦难开启智慧”的好例子吗?


然而,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等到苦难临头了才可以开启智慧呢?当然不是。有一句话说:防患于未然—既然已经知道了会下雨,为什么不带把伞才上街呢?这“带把伞上街”的主意,就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他应该做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的无常现象中开启智慧




杂阿含一三四三经(大正二~370)中提出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无常现象以开启智慧的建议:


“......正命弟子众,无常心乞食,无常受床卧;观世无常故,得究竟苦边......”


“究竟苦边”就是“完全除灭一切所有无边无际的痛苦、烦恼。”


“乞食”是出家人每日晨朝出外托钵乞讨食物的生活习惯。由于这段话,当时是对一群散乱嬉戏的比丘所说的,所以提到托钵乞食的事。


这段经文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里都照见无常的现象。进食时,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这些食物会消化,然后排泄......口中感觉到的种种美味,也只是感官的作用,生起后将会消失;不要去渴望它的延续,不要去“执着”它。只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这个“好味道”的感受生起了,嗯......又过去了......睡卧在床上时也一样,时刻“看清”无常的现象,不要被一时的“快乐”所蒙蔽,以致掉进了欲望的深渊。


不要去拒绝感觉的生起,因为抗拒也是一种苦;也不要去迎接感觉的生起、去抓住感觉,因为执着是一种苦;让感觉只是感觉,只是因缘和合的自然现象。所以,感觉它、知道它,但是不要企图去占有它。


所谓“心不顾念,无所缚着”(杂阿含经语)—“顾”,是“回顾”,也就是“回过头去看”的意思;有时我们说“照顾”、“顾盼”,也就是“一直把视线投注在某一件事物上”的意思。“念”,是“想念”、“挂念”,也就是“一直想着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意思;“念”,就是“把心思投注在某一件事物上”的意思。


“缚”是绑、捆的意思;“着”,是贴在一起的意思;缚着,就是“被紧紧地绑在一起”。


“心不顾念,无所缚着”说的就是:


不要把视线(或听觉、触觉等感知作用)一直投注在某一件事物上,也不要把心思一直投注在某样东西上面,这样也就不会再被什么东西所紧紧绑着了。下面的这个譬喻也许能使大家比较容易明白:


一个人坐在一辆车子里,这辆车子正在行驶中。正当车子在路上迅速地移动着时,车里的人如果伸出手来,想要去“一直”抓住车外的树枝,后果会怎么样呢?也许他想要抓住的是后面那棵树的枝桠,也许是前面的,或者就在车外路旁的,后果会有所不同吗?


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这个有趣的问题吧!


第九章  无常这个事实




⊙无常现见,死亡啼哭,是则众生无常;

草木凋落,华果磨灭,是则外物无常;

大劫尽时,一切都灭,是则为大无常。



—大智度论




谈到这里,我们必须再次强调:无常,是一件事实,不是一种抽象的理念,不是以想像来进行的逻辑推论,不是哲学,也不是释迦牟尼这个人的“看法”。无常的意思就是变化不定;而这个世间的确是每分每秒都在变易中,也许我们可以把无常看做是佛陀,或者其他许多发现这种变易现象的人对这世间所作的形容,这是惟一而共同的形容,因为事实确然如此。就如天空是蔚蓝色的一般,不论你是谁,表达的方式和所用的语言有多少差异,所作的形容仍将是惟一而共同的。所以,我们不能把“无常”当做是某个人的“看法”,或“想法”。


再说一次:无常,是一件事实。只要你用心地观察这个世间,不论你是佛陀或是任何一国的公民,你所发现的事实也将是一样的,那就是:世间无常。


大智度论说:当无常的现象被清楚地察见时,以有情生物而言,就是在他们命终死亡时,亲友悲伤啼哭之际;以无情生物而言,就是在草木凋落、花果飘零枯萎之时;而这世间最大的无常(“全面性”的无常现象)恐怕就是整个地球和星系都面对败坏时,一切的生物、沙石......都将面临死亡、毁灭。(原文见本章章题下所引用的文字。)这段文字可说是对无常现象做了一番具体的描绘。


认清这一点后,本章将继绩摘选数段阿含经经文中关于“如何观察无常”的说明。


◆现观无常




杂阿含三十经(大正二~6):


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语舍利弗言:“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无色、变易、不安隐色,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故沙门、婆罗门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尊者舍利弗言:)“输屡那!于汝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答言:“无常。”“输屡那!于汝意云何?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耶?”答言:“无常。”


白话译述:


当时,有一个长者的孩子名叫输屡那的(即“SONA”的音译)对舍利弗尊者说:“如果那些沙门、婆罗门对于无常(不能保持不变)的色(身体)、变易、不安稳的色(身体)而说:我胜、我等、我劣(以身体为“我”,并以一种惯性的“认定”来比较、判断:“我”比较殊胜、“我”和你一样、“我”比你差劣—事实上,我和你都在无常变易的过程中,“我”和“你”又怎么可能会“一样”呢?)为什么那些沙门、婆罗门会有这种想法,而不能发现、察觉真实的情况呢?”


舍利弗尊者不直接回答输屡那,只是以反问的形式来引导他:“输屡那!对于下列的事情你有着什么样的看法?色(物质、身体)是常(永久保持原样不变)的,还是无常(不能永久保持不变)的呢?”


输屡那回答说:“我们的身体和形形色色的物质是不会永久保持不变的。”


“那么,”舍利弗尊者再问:“我们的感受、思想、意志和认知等精神作用是一直都不会起变化“常”的,还是时时都在变易(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输屡那回答说。


这段对话清楚地告诉我们:不论是我们的身体或是外界的种种物质,以及我们的感受、思想、意志和认知等心理作用都是一直随着因缘而转变的;因此无常这个事实,是现在马上就可以从我们的身体上或是心理上观察到的。要真正“看到”无常的话,就必须对我们的身、心作一番好好的观察。


接下来,我们再看另一段经文(杂阿含二六五经;大正二~68):


“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别。谛观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谛观思惟分别: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瘫、如刺、如剎,无常、苦、空、非我。......”


白话译述:


“好像恒河突然泛滥,因为水流的冲激而在水面上形成了许多泡沫,眼力很好的人仔细地观察、分别,发现这些泡沫都是:不足以被依赖的、不安稳、不充实、不坚固的......像疾病、烂疮、鱼骨、利器一样(依赖任何一种精神或物质,以为它们是永恒不变的;这种依赖就如依赖疾病、烂疮、鱼骨、利器一样,是危险而不安定的。)(因为一切都是)无常、苦、空、非我的......”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依赖我们的感觉或个人的见解来判断、处理生活中的事务,忽略了自己和对方都正在无常变易之中,很多感觉和见解都是源自于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或印象,因此而做出不正确的、不符合当前情况的错误决定。以人际关系为例:我们往往在处理和某个人的关系时,根据“过去”对他的认识来做决定。比方说,在我们的印象中,他是一个脾气坏而没有责任感的人,我们便会根据这个印象而给予他比较不好的评价。可是,我们却忽视了他会—并且是“已经改变”的事实。也许他“变”得比以前更不负责任,也可能是“变”得脾气温和、办事尽力了呢?如果是后者的话,这种忽视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和委屈,种种的问题由此而生,也因此而增加了我们的苦恼。


所以,时时“看清楚”无常这个事实,将可令我们灭除许多生活上的苦恼。


再看一段经文—“中阿含”的片段摘录: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切行无常,不久住法、速变易法、不可倚法;如是诸行不当乐着,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所以者何?有时不雨,当不雨时,一切诸树、百谷、叶木皆悉枯槁,摧碎灭尽,不得常住......”


白话译述:


“当时,世尊告诉在场的每一位比丘:一切行无常(一切的精神、物质都是不会永久保持不变的),是不会长久被保持原状的、是很快就会改变的、是不可以被依赖、倚靠的;所以,对于诸行,不应该只因一时之乐而沉迷以致不能自拔;应当对这种依赖感到厌倦,舍离这种(对种种精神作用和物质的)执着,寻求解脱。为什么呢?有时候天干气燥而不下雨,一切的树木、禾谷、枝叶都枯萎、凋谢,甚至枯死或腐朽,无法常常保持翠绿、青葱......”


对任何一种精神作用或物质的依赖、倚靠都是不确实、不稳固的。一旦这个被依赖的对象败坏、磨灭了,这种惯性的倚靠被中止了,我们顿失所依,苦恼于是由此生起。如果我们所依赖的是譬喻中的树木的话,一旦树木枯死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世观无常




“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式。就像英文文法中的PAST TENSE,PRESENT TENSE 和FUTURE TENSE。


下面摘录的这段经文,以“时间”来证明无常的现象: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是,过去、未来受、根、想、识无常,况现在识。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识,不欣未来识,于现在识厌、离欲、正向灭尽。”


这段经文取自杂阿含第八经,我们先看它的白话直译:


当时,世尊告诉诸位比丘:“过去、未来的色(物质)是无常的,何况是现在的色呢?圣洁的弟子们!像这样子进行观察的人,不回顾、眷恋过去的色(物质),也不欣求、渴望未来的色(物质),也就对现在的色生厌、离欲、朝着正确的方向一直到完全除灭一切烦恼。


同样的,过去、未来的受、想、行、识(各种精神作用)都是无常的,何况是现在的识(正在生起的各种心理作用)呢?圣洁的弟子们!像这样子来进行观察的人,不回顾过去的识,也不欣求未来的识,从而也就对现在的识生厌、离欲、朝着正确的方向一直到灭尽所有烦恼。”


如果我们有去细心观察一样物质的话,便可以清楚洞悉无常的实相了。我们说过:人是精神和物质的组合体;这也是我们都知道的事实。现在我们就以物质的身体来作为例子,以便对上述经文作更进一步的阐释:


过去的色—孩子的体型和外貌;


未来的色—一具将会腐烂的尸体;


现在的色—少年(或成年人)的体型和外貌;


在这三个不同时式中,我们的身体有着种种不同的样貌,清楚显示了过去、现在以至未来的变易—无常的现象。


认识了无常的真相之后,我们也就不会再去眷恋或回顾已经过去的一切,也不再欣求或渴望未来的一切;因为,一切必定会成为过去,而且还是“正在成为过去”;未来的一切也必会“来临”,并且是“正在成为现在”,然后迅即成为“过去”。


经文中所提到的“厌”和“离欲”不应当被理解为“一种对色的抗拒”或“憎厌的情绪”—“厌”是相对于“贪喜”的一个词儿。可以理解为:对一切的物质和精神作用都不再有所贪喜了。注意,不是去抗拒、去讨厌、去排斥它,只是照见它。“离欲”的情况也大致相似。意思就是“离开”对种种物质和精神的“欲望”—停止那种“一直要求”的心态和行为,也停止那种“一直要求”自己“不要一直要求”的心态和行为。


◆因缘观无常




“因缘观无常”就是从组合成种种精神和物质的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上去发现无常的真相。


我们现在要看的这段经文摘录自杂阿含第十一经。经文如下: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


白话译述:


“当时,世尊告诉每一个比丘:色(我们的身体和形形色色的物质)是无常的,不管是和合产生各种色(物质)的因(直接条件)或缘(间接条件),它都是无常的。何况是这无常的因、缘所和合而生的各种色呢?怎么可以说它是有常(可以永久保持不变)的呢?


正如同形形色色的物质一样:受、想、行、识(感觉、思维、意志、辨识等心理作用)也是无常的。不管是和合产生各种识(心理作用)的因(如: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缘(如:颜色、声音、气味等被感知的对象),它本身都是无常的。何况是这无常的因、缘所和合而生的各种识(心理作用)呢?怎么可以说它是有常的呢?”


再看另一段杂阿含经文的摘录:


尊者阿难语纯陀言:“我今问尊者,随意见答。尊者纯陀!为有眼、有色、有眼识不?”答言:“有。”尊者阿难复问:“为缘眼及色,生眼识不?”答言:“如是。”尊者阿难复问:“缘眼及色,生眼识,彼因、彼缘为常、为无常?”答言:“无常。”尊者阿难又问:“彼因、彼缘生眼识,彼因、彼缘无常变易时,彼识住耶?”答言:“不也,尊者阿难!”


此段经文正好比对前段经文所说的内容,请大家在读了这段阿难尊者的对话之后,自行比对、参照,一定不难理解“因缘观无常”的意义。


杂阿含二四八经摘录之白话译述:


阿难尊者问纯陀:“我现在请问尊者,请您根据您所知道的来回答。纯陀尊者!是不是有眼睛、颜色和视觉这些事物的存在呢?”


纯陀尊者回答说:“有。”


阿难尊者便再问:“视觉是不是在眼睛接触到光线(颜色是通过光线的反射而被我们“看到”的)时才产生的呢?”


纯陀答说:“是的,正是这样。”


阿难又问:“由眼睛和颜色的接触才产生视觉,那么,这产生视觉的直接条件—眼睛,和间接条件—颜色(光线)本身是会永久保持不变的,还是无常会变的呢?”


纯陀回答道:“是会改变的,是无常的。”


阿难尊者又问:“这产生视觉的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本身在无常变易时,它们所和合而生的视觉有可能一直保持不变吗?”


纯陀答说:“阿难尊者,这是不可能的。”


第十章  杂阿含经中的譬喻




佛陀说法善用譬喻,无常是佛陀说法内容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杂阿含经中有好一些关于无常的譬喻。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的经典记载;和上一章一样,我们将节录一段原经文,然后再做白话译述。


◆关于五阴无常的譬喻




五阴,就是“五蕴”的别译,是佛学术语;五阴就是:色(色是物质,在人而言,指的就是身体。)和四种心理作用:受(感觉)、想(思想)、行(意志或冲动)及识(识别、认知、判断)。


我们的身体是无常的,因为它会由童年的矮小,变化成长大后的高大;细胞有新陈代谢,头发会转白、掉落,皮肤会松弛、衰老......


心理上的变化无常更不必说了。我们常常会感叹:人心难测,甚至有时连自己也不了解自己,这都是由于我们忽略了心理是随环境等因素而时时变化的,一颗心东悬西挂的,自己从来都不曾觉察他的转变,谈何了解!


杂阿含(佛光版)第四十二经分别以五种事物来譬喻五阴: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




译作白话就是:


“那身体就象是水面上聚集的泡沫啊;


感受有如雨点滴落水面,一起一灭的水泡呀,


人的想像有如大热天时的海市蜃楼;


我们的意志和冲动仿似一棵芭蕉树,一层一层剥开,里面却是空心的;


一切的判断和辨别作用倒象是魔术师用戏法所呈现的景象呢!”


身体一直都在成长和衰老的变化中,这就好比一条急流,一直都在移动着,我们不能只取一滴水而说它是河,同样也不能只取一个人童年时所拍的一张照而说这是他,现在已白发银丝的那个人不是他。“河”,是整个流动的水的总称,人也是整个生老病死的组合。我们此时此刻所看到的某人,事实上也只是整个生老病死的其中一瞥,就好比急流冲激之下所涌起的一个泡沫。


感觉是在和外境有所接触时而生起的,就好比雨点滴落水面,冒起来的水泡;雨滴不落,水泡便不起;水面上的泡泡便是这样随雨点的滴落、消失而一起一灭。感觉也是这样:嗅到花的气味便觉得香,不嗅则不香。


人的想像和思维只是一种精神作用,未必和事实相符。就像海市蜃楼,有时虽然是远方景物的折射,有时却根本只是一片强光的映射,但是被又饥又渴的沙漠旅客以主观描摹成了一片水源!


我们的意志和冲动重覆着“我要、我要、我一定要......”的讯息,但是,如果层层剖析,却找不到一个“要东、要西”的“我”—我要好吃的,是在满足味觉;我要看,满足的是视觉;真好听,只是听觉在享受......如果没有种种视、听、看、触的感官的话,感觉何由生起?那里有一个“我”藏在身体里面要这、要那?就像芭蕉树干,层层剥开,中间岂有支柱?就是这层层“树皮”的迭合,支撑整棵芭蕉;就是这种种感觉在“支撑”生命!(“生命”,只是身体和心理作用的无常变化,生灭相续的自然呈现!)


认知作用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的。在昏黄的地方,白色可能因为受到视觉的限制而产生错误的辨识,使得我们会认为那是乳黄 se。色盲的人,因为眼睛有残障而连带使认知作用失误。这些事实都说明瞭,认知作用并非一定代表事实。譬如魔术师以催眠或光学等原理而幻化成的景象,如果不配合触觉或味觉的复检的话,你未必能够单凭认知作用而论真判假。同样的,电影特技利用有所限制的视野(镜头以内;银幕上所映现的)而令我们的认知作用产生那个人在飞的判断;如果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还有镜头以外的“障眼法”的话,这种错误的认知就会被我们确定为“真实”的;就如孩子们相信扮演超人的演员本身就是超人,并且相信他真的会飞。


◆关于寿命迁灭迅速的譬喻




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杂阿含(佛光版)第一○○一经的片段:


时,有异比丘......合掌白佛:“寿命迁灭,迟速如何?”(中略)


佛告比丘:“有四士夫手执强弓,一时放发,俱射四方。有一士夫及箭未落,接取四箭。云何,比丘!如是士夫为捷疾不?”


比丘白佛:“捷疾,世尊!”


佛告比丘:“此接箭士夫虽复捷疾,有地神天子倍疾于彼,虚空神天倍疾地神,四王天子来去倍疾于虚空神天,日月天子复倍捷疾于四王天,导日月神

复倍捷疾于日月天子。诸比丘!命行迁变倍疾于彼导日月神。是故,诸比丘!当勤方便,观察命行无常迅速如是。”


请看译述:


当时,有一位比丘合掌对佛陀问道:“寿命的生死变化,它的快慢如何?”


佛陀告诉比丘:“有四个武士手拿强弓,同时射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一个武士在四支箭未落地之前,把它们全部接住。怎么样,比丘!你说,这个武士的速度快吗?”


比丘回答佛陀说:“很快,世尊!”


佛陀告诉比丘说这个武士的速度虽然已经很快了,但是还有比他更快的地神,比地神更快的天神;除此之外,四王天子来去自如,速度又要比天神更快几倍;四王天子之上,还有速度更快的日月天子;比起引导日月运行的天神来说,日月天子又还不如他们的迅速了!


佛陀形容了种种非常迅速的情况之后,便说:“所以,比丘们!应该要知时时以观察生命运行的无常变化,就像这种种譬喻那样非常迅速,以此来警惕、提醒自己!”


◆以油灯来譬喻无常




“......譬因膏油、因炷,灯明得然;彼油无常,炷亦无常,火亦无常,器亦无常。若有作是言:‘无油、无炷、无火、无器,而所依起灯光,常、恒、住、不变易。’作是说者,为等说不?”


(诸比丘尼)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缘油、炷、器然灯,彼油、炷、器悉无常,若无油、无炷、无器,所依灯光亦复随灭、熄没、清凉、真实。”(杂阿含卷十一)


此段经文的白话译述:


难陀尊者说了一个譬喻:因为有灯油、有灯芯,所以灯才有光明;这灯油是无常的、灯芯也是无常的,被点着的火是无常的,灯器本身何尝不是无常的?如果有人说:“没有灯油、没有灯芯、没有火种、没有灯器,而能够使它们所产生的灯光永远保持不变,一直照明。这种说法,是对的吗?”


听他说法的比丘尼们回答说:“不,难陀尊者!为什么呢?灯之所以可以被点亮,是因为有灯油、灯芯和灯器;这灯油、灯芯和灯器都是无常的;如果没有了灯油、灯芯和灯器,它们所产生的灯光也将会随之而熄灭、消失、清凉、真实。”


—将灯譬人,你可若有所悟?


后记




经中有句话:“当修无常想,广布无常想,便无瞋恚、愚惑之想,亦能观法,亦观其义;若命终之后,生‘三善处’—生天上、人中、涅盘之道。”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因而对无常的实相有了一番亲切的体认;完稿之际,内心感恩万分—感激生我育我的父母二十四年以来给我的宽容与呵护,使我拥有完全自由的学习空间;感激祺儿的与我相遇,是她每天的越洋电话一路支持,才使我有了绝不停懈的勇气与坚持;感谢佛陀的智慧无碍,传流千年的法宝......学佛以来曾教导我的师父、老师与同修;感谢建议我写一本关于无常的书的阿TAY,太多的感恩了......唯愿法界诸有情早除我执,早得自在清凉!


读后序




一呼一吸,一缩一张,呼吸心跳不停的在这色身运作。透过呼吸,空气里的氧气溶入血液,并透过一缩一张的心脏传遍全身。相反的二氧化碳也从呼吸并输送出来。这种微细变化在自身的体内运转,我们可曾在意?


粗犷的山河大地,也须经年累月才得以发现有所改变。但人的粗心大意及惯性的意识形态,使人束缚于它的执着并有“常”或“断”的错误见解。要突破不解的心结,人只是惯性的于现实中的欲乐来麻醉自己,在世界升平时,欲乐、忙碌于追逐似乎是人生的目标。战火燎原、水深火热时却追寻未来乌托邦的寄托。因此少有人能把生命真义做一个实际了解。年岁愈增愈觉无聊、空虚,无法突破下,又怎能不孤单呢?所以情到深时越孤独。人到老时不解人生无常还不是倍增孤独吗?


作者细腻的把无常解剖。希望能把别人所不见、所不察之秋毫变化展现于文字,并应用佛陀的智慧结晶,把无常的真面目展现,希望读者透过自己的洞察并掌握于现实生活和带来喜悦。我们若能超脱错误的认识,自在无碍将随之而来。


无常是佛陀的重点教育,藉此书认识自己常被混淆、不安的外在、内在因素后;将有助大家提升自己。祈望读后思考随行醒觉和带来心中无比的法喜。这是笔者阅后之感,以此为序,与大家共勉之。


法苑/释宗耀比丘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