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作 者:犟牛老居士 | 来 源:佛法飘香尘世 |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诸恶莫作是自利,自利者功也,心地无非是功,达此即证阿罗汉;众善奉行是利他,利他者德也,利他无我是德,达此即证菩萨果位;自净其意则净智圆妙,体自空寂是真功德也,此等功德,大雄无畏,慈悲无我,“法身佛无模样,一颗圆光含万相”,佛也!所谓功德简言之:心正是功,行正是德,六度万行是大功德。

修大乘应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念无相,即是菩提”。若菩提起用,即是慈悲。菩提心为因,大慈大悲为本。可见菩提心即是大慈大悲心。

念佛人应具菩提心,视万物为一体,六道如同命,悯自他生死之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然与佛感应道交。若只知自利,着相妄求,穷劫亦不会感应道交。应以般若智,破除一切虚妄之相,以慈悲心、平等心、清净心普度一切有情。若只知寂坐枯念,不起悲心,怎能与自心佛相应?自佛、他佛本来不二,相应只在一念心。说易行难,盖宿世业习所障。五种障:一者烦恼障,八万四千无量烦恼,障盖净心;二者业障,过去现在所造重罪,业障未除不能入道;三者生障,以宿业牵累,或病或魔,受无暇之身,不能精进;四者法障,即往劫有障法因缘,今生不得闻正法,或不能一门深入,导致此生修行徒劳;五者所知障,以种种知见,虽遇善知识,两不和合,妨修般若。此即五盖障。若不具广大真心,勇猛忏悔,焉能去此五障。所以大慈悲心是修行根本。



修清净心



念佛无计量,清净平等就是佛。清净心是道,平等心是德,转凡成圣要在清净平等心上下功夫。清净是上求佛道,平等是下化众生;清净是不生不灭的无量寿(时间),平等是横遍十方的无量光(空间);清净是无量慧,平等是无量福。我们称佛福慧两足尊,即福慧圆满丝毫不欠缺。福德是从清净平等中来的。

念佛就是修清净心、平等心,“一声佛号一声心,声声不离自性觉”。自性清净则生实相。常听同修说:“我念佛功夫不精纯没关系,来世再修,留在娑婆度人也不错。”此语堂皇,但很不明理,只有证无生法忍方可在人间、天上自由往来。若不失人身,除五戒圆满外,还要具足八种行,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行若不具足,佛说“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自顾不暇,如何度人?在人心颓废不轨,佛法衰微的末法时期,唯有持戒念佛,老实念佛。持戒生好处,念佛得往生。依自己的愿力和佛接引能带业往生极乐,“闻法即得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唯有一心念佛,清净平等觉就在其中。

如何修?放下即是。要放下分别心、执著心、妄念心,放下贪、嗔、痴、名闻利养。要放下前际,放下后际,放下中间。放下前际则无生,放下后际则无灭,放下中间则无住。无生无灭无住则无我,三心不可得为何放不下呢?一切法无我、我所。若明白此理,怎么会起憎爱之心呢?我见是所知障,我所是烦恼障;我见构成人我执,我所构成法我执。放下就不贪,入四圣流;放不下就是凡夫,就要轮回六道。放下要从心上放,非从事相上放,放下心就清净平等了。具体做法:事来则应,事过则净,遇事无心。

无心实体无心法,修得此心法亦休。

念佛人一定要放下万缘,心净则土净。老实念佛,一心念佛,心无住,不取相,以无所求、无所得心念佛,必得大自在。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