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圣严法师谈心六伦

圣严法师谈心六伦


陈部长、诸位长官,今天现场的长官,都是全中华民国最优秀的军中将军和干部,其实我懂得很少,特别是对军中的演讲并不丰富,今天我要讲的,是我很熟悉的东西。

一、心的伦理

这几年来,法鼓山这个团体正在推动一个“心六伦”运动。“心六伦”这个名词是新的,而它的关怀面,是现在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本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已有“五伦”的观念,即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和朋友,“心六伦”则比“五伦”新增几个不同的面向。比如族群、自然和职场的伦理,都是过去“五伦”所没有的;另外在原来的“五伦”之中,如“父子”伦理对现代社会来讲也不够完整,所谓不够完整,就是家庭伦理之中对於亲子、夫妇和兄弟姊妹的关系,并没有完全含及,因此“心六伦”也做了加强。

法鼓山推动“心六伦”,就是希望能够涵盖现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所有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各样关系。现在大家都很注重环保,体认到环保的重要,实际上,自然跟人类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有一个“自然伦理”。还有族群的伦理,过去讲族群,都是比较偏重於宗教与宗教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讲的“族群伦理”,则是每一种生活背景、每一种生活环境,或者不同的生活区分,以及不同的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职场伦理”,也是过去所没有的。这是多年前我听到李国鼎先生的一场演讲,他主张讲伦理之中,应当加入一种“群我”关系,就是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伦理;凡是超过两人以上的团体的结合,都叫做群体。在现代的工商社会,每个人都需要工作,凡是工作的场合,就会有职场的应对、职场的关系,称为“职场伦理”。因此,“心六伦”就是包含了家庭伦理、校园伦理、生活伦理、自然伦理、职场伦理和族群伦理。

至於伦理的意涵是什麽?又为什麽称为“心六伦”?凡是讲到伦理,都必须由我们的内心开始,真正从内心去实践伦理,而不是一种敷衍的口号而已;以我们诚心诚意的心来实践伦理的观念和伦理的道德,就叫做“心六伦”。

至於伦理和道德,是不是相同?这两者可以说是相关,却不尽相同。伦理,主要是人与人的关系,比如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伦理,长官与部属之间关系是伦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一定都具有道德。有句形容词叫做“狐群狗党”,也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不是伦理,也不是道德。而夫妇之间的关系,如果仅仅是讲求平等,算不算是伦理?如果夫妇之间彼此要求:你烧一餐饭,我也要烧一餐饭;你生一个孩子,我也要生一个孩子,才叫做平等,可能吗?这是“论理”,不是“伦理”。讲平等不一定是伦理。现在全世界都在讲平等、讲民主,我想请问诸位长官:“人与人之间,是不是能够做到样样平等,绝对的平等,凡事都平等?”如果人人平等,那麽父子之间是不是也应该平等?好像是应该平等,但是父子之间,父亲有父亲的职责,儿子有儿子的职责;儿子有儿子的立场,父亲有父亲的立场,如果父子完全平等,就不是伦理了。一般讲的理,是世间的道理,却不一定是伦理。“心六伦”讲的伦理,是讲人与人之间,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责、负责,自己在什麽身分、什麽立场,就要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担当自己应尽的义务来。如果身在其位而不谋其责,就是有失其责,也就不是伦理。

伦理一定是尽责、负责,在什麽立场就做什麽事,是什麽立场的人就说什麽话。这就是出家人所说的“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但是,在某些特殊状况下,你不在这个位子上,能不能说这个话?有的人说:“事不关己,何必多管闲事!”请问诸位:“多管闲事的事要不要管?”在军中,也许这件事不是你的职责所在,可是看到有人贪污,有人做了非法之事,请问诸位要不要管?站在伦理的立场,应该要管。如果不是从伦理,而从职务来看──这不是我的职务所在,不关我的事,那我最好不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请问这是伦理吗?这不是伦理,而是一种敷衍的现象,也是不道德的。

凡是对於他人、对於团体,对於整体环境有害的行为,都应该要规劝他们不要做;对於团体有帮助、对於环境有益处的事,我们自己要尽力,还要鼓励其他的人一起来做,这就是“心”的伦理。

通常的人都喜欢做好人,却没有尽到伦理之责。所谓好人,就是我自己不做坏事、不说坏话,但是别人做了坏事、说了坏话,反正跟我无关,我不管它。结果这样一来,全体都受害。请问这是伦理、是道德吗?或者看到有人上吊或者投河,你要不要去救呢?还是想,那是别人的命,跟我没关系,我不管闲事!如果是见死不救,就等於杀人!就像我们见到人做坏事而不去规劝,就等於自己是帮凶,自己也在做坏事。我们是不忍心见人做坏事,所以去规劝;不忍心见人自杀,所以要营救。但是在规劝的时候,需要有一点技巧;没有技巧,可能自己会受伤,也伤害到其他的人。

二、心是什麽?

其次我要讲:“心是什麽?”

心,究竟是什麽?有的人讲是良心,有的人讲是本性,或者是人格。但是,这个心跟我有什麽关系?心,究竟是思想的心,还是人格的心,还是一个主宰的心?所谓主宰,就是主宰自己,对自己负责。可是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他是没有主宰能力的,那麽心在那里?有的人老了,行为举止返老还童,渐渐失去了主宰能力,那这个心是不是还存在?也有的人说,心就是灵魂,出生时跟着身体一起来,死亡以後跟着死亡一起离开。是不是这样子?

心是很不容易弄清楚的,不管是儒家、道家、佛家,都各有各的解释法。而从佛教来讲,心究竟是什麽?前几天有一位学者跟我谈起这个问题,他问我“心”究竟是个什麽东西?我说,根本没有“心”这样东西,如果有这样东西,你现在就拿给我看一看。心是非常微妙的,它是一种能量的活动,它活动的时候是有的,不活动的时候就没有了。因此在佛教来讲,如果一个人并没有“存心”要去犯法、去做坏事,可是他实际的行为却做错了事,伤害到人,怎麽办呢?像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叫做“无心犯”,他并没有存心要去预谋或者犯法,可是他做错了事,算不算犯法?从佛教来讲,如果一个人无心犯了错,还是要负责,要负过失之责;这个过失是有的,但是没有犯罪。佛教讲犯罪,有一个标准:第一,你有没有存心要犯罪?第二,你知不知道自己犯了罪?第三,犯了罪之後,自己有没有想到要悔过?从此以後不再犯相同的错?如果这三个心同时都具备了,那这个心是成功的,心就是存在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