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如果能见到佛菩萨,你会如何看待他们

如果能见到佛菩萨,你会如何看待他们

如果能见到佛菩萨,你会如何看待他们


宣化上人




    【经典原文】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法华经》

  【佛经解释】“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应该对一切的众生,起大悲心;看众生太苦了,我应该把这苦给拔出去。

  “于诸如来,起慈父想”:对一切的佛,应该想:一切如来是我们的大慈悲父。要这样想!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对所有一切的菩萨,我们应该想:哦!这是我们修行的师父,这是教我们的良师善导,能用种种的方法,把我们领到道路上修行。

  “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对于十方诸大菩萨,应该常常地很诚心;恭恭敬敬地要礼拜这十方的诸大菩萨,要常常地存这种的心。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对于所有一切的众生,应该慈悲平等为众生说法;平等平等的,而不选择。

  “以顺法故,不多不少”:因为随顺这个法的缘故,也不给某个众生多说一点法,也不给某个众生少说一点法。不选择所有的众生,说是这个人对我是很恭敬的,我就多给他说一点法;那个人对我不恭敬,我就给他少说一点法。不这样子!恭敬、不恭敬,信、不信,都给他说一样的法,也不多、也不少。

  “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乃至于来听法求法的人,他深深地爱好这个法;就是这样的人,也不给他多说一点点法。

  【佛经介绍】《法华经》为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主要讲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祖师赞为“成佛的法华”。

文殊师利菩萨,也叫妙德菩萨,又叫妙吉祥菩萨。为什么叫妙德?就因为他出生时有十种祥瑞:

  (1)光明满室。(2)甘露盈庭。(3)地涌七珍。(4)神开伏藏。(5)鸡生凤凰。(6)猪产龙豚(猪生出一条龙)。(7)马产麒麟。(8)牛生白泽。(9)仓变金粟(仓库里头所有的谷子,都变成金子)。(10)象具六牙(象本来是两只长牙,但这头象却生出六只长牙)。

  有这十种不可思议妙处,所以叫妙德;又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有这十种的祥瑞,所以叫妙吉祥。

  其实这一尊菩萨,已经不是菩萨了;是什么?是佛。在过去世他已成佛,叫龙种上尊王佛。那么过去世他成佛了,现在成没成佛?现在也已经成佛了。现在成佛叫什么呢?叫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其国土在北方的欢喜世界,所以文殊师利菩萨就是摩尼宝积佛。虽然他已经成佛,但是还倒驾慈航,隐大示小,来做文殊师利菩萨。

  在《法华经》中,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师祖宗;怎么是佛的师祖宗呢?日月灯明佛有八个儿子,八个儿子最后那一尊佛是燃灯佛,燃灯佛的师父是妙光法师。妙光法师是谁呢?就是文殊师利菩萨。而释迦牟尼佛是燃灯佛的徒弟,燃灯佛给他授记,所以今生作佛。这要是论起辈数来,文殊师利菩萨的辈份就高了,是释迦牟尼佛的祖师爷。但是现在释迦牟尼佛来成佛,他又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你看!菩萨的境界,是一点相都没有;没有大大小小、高高下下的,没有这种种的分别。所以我讲《金刚经》时,常对你们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现在在这一间房子里讲经说法,或者有我过去的师父,都不一定;或者有我过去的徒弟,也不一定的。

  你们现在学佛法,要是谁学得真有道、真有德了,早开悟成佛,或者我再拜你们作师父也不一定的。所以在佛法里头,妙不可思议;因此,妙德、妙吉祥的这种妙处,也就在这个地方。若你明白了,“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若不明白,“着相头头错,无为又落空”。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