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

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

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

 

作者:见正法师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动机


印光大师(一八六一——一九四0)乃我国近代宏扬净土法门最成功、影响最广大深远的高僧。这是稍为认识近代中国佛教发展及佛门人物者,不论在家、出家多,皆知的事实。

我国留美的哲学大师陈荣捷博士,在他的名着《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注一)中,主要介绍的是本世纪以来,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运动。其全书六章中,佛教的部份,即占了二章,可见其重要性。而在书中第二章第二节〈由净土的形式主义到虔敬主义〉中,其核心人物即是印光大师。陈博士认为“中国的佛教几百年来可以说是已经缩减为净土一宗”(注二);可是大多数的佛教徒,久已惯于“口头诵修,外加捻数念珠、诵经、礼拜佛像、放生、祈求长寿与永生等”,变成纯粹的形式,不再有任何意义和生命(注三)。

就在这样的衰微期中,却逐渐酝酿出中国佛教复兴的生机。虽然这是“由于无数虔诚的文人与非文人佛教徒的努力”,可是“给予这种复兴相当的激发,至形成其具体中心的”,陈博士特别指明:就是印光大师(注四)。并确定其时间和地点为“一九二一年以前,在北京近郊的净土宗中心红螺山,觉醒的迹象就已经很明显”(注五)。此外,陈博士亦在文中对印光大师的一生,多所推崇;也提到他和宁波观宗寺谛闲大师(一八五八——一九三二),对净土宗虔敬主义普遍复兴的巨大影响(注六)。

笔者虽然身为出家众的一份子,也久仰印光大师的事迹,但因学殖荒芜,一直缺乏对这样一位伟大的佛门宗师,做深入的研究。在“中华佛学研究所”的第三年,因欲撰写毕业论文,苦于题目未定,所长圣严上人是笔者的论文指导教授,鉴于中国近代佛教史的领域,急须学者加以探讨,因命笔者以〈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为题,从事资料的研读和论文的撰写。藉此因缘,方能对印光大师的一生伟大行谊有深刻的体认。也不得不叹服于所长取严上人对笔者治学方向的厘定,是如此的正确和饶有深意,令笔者获益无穷。

不过,笔者素无撰写论文经验,要全面析论如此重要的一代大师,显非易易。故历经无数波折和努力,又蒙所里师长的赐教和同学的指正,方能勉强完篇。此一研究的心路历程,笔者视之为学佛过程中,最为珍贵的一次经验:使笔者从蒙昧的摸索当中,如蛹之挣扎、脱壳,而后化蝶能飞,逐渐了解学思的艰苦和略窥治学的门径了。

第二节  研究的资料、范围、方法和限制


印光大师的着作数量甚多,各种《文钞》(正编、续临、三编),《嘉言录》,《文钞菁华录》,《法语》等文字,在百万言以上,实卷轶浩繁。再加上圆寂后,历年弟子、同道们撰写的《永思集》(正、续篇),《画传》,《纪念文集》等,更是庞大无比。面对如此众多的文献资料,要全部收集,短期内相当困难。然而,要探讨印光大师的一生行谊,劫又非从中取材不可。幸运的是,在台湾热心佛教典籍出版的广定法师,穷数年岁月,耗尽无数心血,将印光大师生平的全部着述及其他相关文章,皆一一搜罗编次,精印成七大册,由“佛教书局”广为流传(注七)。笔者如非得此便利,将难以进行本论文的研究。这是笔者首先要感谢的。

在研究范围上,本论文将透过印光大师的一生行谊,将其潜心修道和宏法济世的伟大风范,全面性地呈现出来。在章节的安排上,第一章为绪论,交代研究的动机和研究的范围、方法、资料、及其限制等。第二章以印光大师当时佛教状况为背景,分析其在清季的处境、佛教的活动等。第三章则探讨印光大师的生平传略和着作的种类及编辑。印光大师的家庭教育极为特殊,长期随兄读书,深受儒家经典影响,却又基于本身的经验,对佛法有钦慕皈依之心,于是毅然出家,并成为当代有名的高僧,其生平的经历值得探讨。又印光大师对中国民众的巨大影响力,乃是透过他的着作,反映他的长期个人修持经验和思想,其着作的种类及出版经过,亦须说明。故合并于本章讨论。第四章是探讨其一生学佛及宏法的中心理念——净土思想的理论基础。印光大师何以拣别禅、密,而推崇净土?他的净土思想源自何处?他对往生生因及摄心念佛等理论,持何态度?这些都是分析印光大师净土思想的理论基础所必须了解的。本章将加以分析,使其脉络清楚。第五章探讨印光大师在净土思想的实践方面,到底如何落实?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入手方法,以及将家庭教育与因果报应相结合,又鼓励在家修行和提倡念佛治病,这些都反映了在他的生活经验中,有深厚儒、佛交流的成份在。其影响社会,发生作用的层面,皆可在本章的分析中,有具体的概念。第六章则陈述其对时代的影响,分别探讨其在家弟子与出家弟子中,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弘一律师、德森法师、大醒法师为出家弟子;高鹤年居士、范古农居士、李炳南居士为在家弟子。此六人皆为各领一方的宏法健将,承袭印光大师的佛教思想,而加以发挥光大。最后是结论,再综合前面各章所论,加以连贯为完整的观点,使研究的成果,得以清楚交代。

在方法上,采用历史学思想史的文献处理法,尽量排比资料,形成客观的归纳意见,再出之以个人中肯的评论。务使印光大师的人格和思想,能恰如其份的表达出来。

然而,笔者的学术训练不够,在资料的解析上,每感力不从心。因此,叙述性多于分析性,学术逻辑的严谨度,也稍嫌松懈。却因短时内,难以全部弥补过来,只好俟诸异日再说了。

〔注释〕


注一:陈荣捷着《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廖世德中译,文殊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初版。

注二: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注三: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注四: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注五: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注六: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注七:释广定汇编,《印光大师全集》共七册、佛教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再版,是现今最全的版本。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第二章  印光大师时代的佛教状况


第一节  清末的时局状况


佛教的发展,和时代及地区的习尚,密切相关。情末的时局状况,对佛教的学风,有深刻的影响,自是无庸赘言。但清末的时局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自西元一八四二年**战争后,清廷对外的战争及交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列强船坚炮利的逼迫下,除战火波及之处,民亡、物毁之外.列强藉缔结不平等的条约,始则要求通商、传教,继则割地、赔款,如有欲求不遂,军事武力随之,非达目的不止。至一八九四年的中日战争后,更要求在通商口建立工厂,要求在内地建铁路,开采矿产,和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有面临瓜分的危险(注一)。

清廷对内的处境又如何呢?自干、嘉的盛极而衰,因耕地不足,及庞大人口的压力,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于是有白莲教大规模的叛乱,费时八年(一七九六 —一八0四),才告平定(注二)。因戡乱而支出的巨大经费和兵力的耗损,促使清廷统治的危机加深。更因**战争爆发,外力入侵,使局势恶化。接着太平天国的战事又起,规模更大,东南精华地区悉沦入战火区,人民被灾流离,田园荒芜欠收;虽力会国藩、李鸿章的定乱,却随即又卷入捻乱的洪流中。而以一九0O年庚子事变,义和团的无知盲动,终于酿成八国联军的惨祸。清廷自此,病入膏肓,直到一九一一年被推FAN为止,可说,战祸连年,无长期安定的生活(注三)。

在这种痛苦不堪的岁月中,藉信仰以安慰心灵,便成了民众自然的需求。印光大师就是出生于这样的时代里。

第二节  清末佛教的处境


清末中国佛教的艰难处境,正如时局变乱的内外根源一样。一方面是**战争后,西洋势力的涌入,特别是传教士藉此机会,在中国境内大肆扩张,破坏神像、摧毁民族信仰、侵夺教产,造成各地层出不穷的教案(注四)。另一方面,则来自清廷政策上的压迫,因张之洞(一八三七——一九O九)在戊戌变法之年,着《劝学篇》,主张用全国寺庙财产与学,作为兴办教育的经费,获朝廷批准(注五)。后虽由西太后废止(注六),然始终为各省土豪劣绅所觊觎,寺庙财产被并占者,不计其数。使佛教经济陷入更严重的危机。

由于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已有悠久深厚的关系,值此噩运时期,激发有识之士,出面挽救,欲使佛教自劫灰中重获新生。章太炎居士(一八六八——一九三六)首先于光绪三十一年(一九0五)发表“告佛子书”,一面唤醒僧徒认清时代,要急起直追自办学校。一面忠告当时的士大夫们,不应对佛教有此荒谬举动,应对此世界最高的佛法加以发扬(注七)。

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天宁寺文希法师,首创普通僧学堂,招收僧青年入学,施以新佛教教育,后虽被保守派所阻扰,事业中挫(注八);但,杨仁山居士(一八三七 ——一九一一)于光绪三十三年(一九0七)就“金陵刻经处”设立“祇洹精舍”,招集缁素青年十数人,研究佛学、汉学及英文。就学缁素中的欧阳竟无、仁山、太虚、智光等,因而成为日后五十年来中国佛教的领导人物(注九)。杨仁山居士被称为“现代中国佛教之父”(注一O),实非虚誉。

另外,由于日本净土真宗的介入,引诱杭州地区的中国佛寺,受其以日本政府的保护为名,纳入其系统(注一一),引起清廷的警觉。于是两江总督端方,在宣统元年(一九0九),于南京三藏殿开办僧师范学校,聘月霞、谛闲两法师相继主持教务,培养佛教师资人才。大虚、仁山、智光等,亦曾在此受教育(注一二)。

总之,佛教因受满清政府的岐视与压迫,加上西洋传教士的侵凌,遂激起僧青年的自觉自救。各省既有兴学的风气,僧青年亦能警觉时代变局中的革新之道,于是中国新佛教之风气,便开始在僧青年中酝酿。

第三节  清末佛教思想


清末的佛教思想,在时代潮流的冲激之下,到底呈现怎样的一副面貌呢?

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宗派,如:俱舍、成实、三论、唯识、真言等各宗,在唐中叶以后,已渐失传,天台、华严也失去了活力;只有禅、净二宗成为中国民众信仰的两大主流。而从北宋永明延寿(九0四——九七五)着《万善同归集》以来,禅、净融合的主张,逐渐成为中国近世佛教发展的思想趋向。到明末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和澫益智旭(一五九九——一六五五)时,更发扬禅、净融合的思想,而达到高峰。清末以来,因禅宗的没落,不再被强调,净土宗因而成了主要的法门(注一三)。印光大师承袭的,就是这一最普遍化的佛教思想(注一四)。然而,在当时,净土法门缺乏真正深刻作持的大师,在社会上赶经忏营生,反成了佛教的主要活动,招来知识分子的严重岐视(注一五)。于是,印光大师的发心出家,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改革此不良风尚,而赋以净土法门的新机。

一般而言,清末虽有唯识学的典籍,自日本带回中国,并对民国以来的佛学研究,起重大的影响,但在研究上仍属起步阶段而已。事实上,唯识学的复兴,即在日后,也限于知识分子中的流传而已,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因此,传统的佛教思想中,如《大乘起信论》、《楞严经》和《阿弥陀经》等,还是大行其道(注一六)。

并且,近代的中国是多灾多难的时潮,国势衰微,人心思变、彷徨,要骤然提升佛学的义理层次,事实上不可能。这就是狄楚青等,何以办《佛学丛报》时,会大力推荐印光大师的《文钞》,并获得社会巨大回响的原因(注一七)。

印光大师所以宏扬净土法门,就是有见于清末战乱,生灵涂炭,其他法门无法直接利济群生,所以坚信唯有净土法门才能适应于时代的需求。他说:

因兹天灾人祸,屡屡降作,匪盗纵横,民不聊生。忧世之王,(叔心)焉伤悲。(中略)发四宏誓愿,与大菩提心,自行化他,共修净业。以期一期报尽,径生西方,亲炙弥陀(计一八)。

民国以后,由于时局的扰攘依然没有太大改善,渴求宗教的信仰,是社会广大民众的普遍呼声,而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透过其《文钞》的感人力量,遂使千千万万的信徒,在佛法中获得慰藉。他也因而成了中国近代佛教史上,信众最多,影响最深远的高僧之一。

印光大师的一生事业,虽以净土法门为中心,但是他因早年受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对儒佛思想的会通,以及济世的宏愿,亦努力不懈,且有卓越的成就,所以他并非单纯在寺院苦修的净土行者而已。这也是许多知识分子,愿意追随他,以及使净土法门在现今中国社会仍是有力的宗派之最大原因。

〔注释〕


注一: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略》,页八。东华书局,一九八七年。

注二:孟森《明清史讲义》,页五九0——六0二,里仁书局,一九七二年。

注三: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略》页十——十一。

注四: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册,页六八——六九。东初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注五: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册,页七三——七四。

注六: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册,页七五——七九。

注七: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册,页七五——七九。

注八:同上。

注九: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册,页八O。

注一0:洪启嵩、苦启霖主编《杨仁山文集》,页三二,文殊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注一一: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册,页七七。

注一二: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册,页八0。

注一三:江灿腾《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东方宗教讨论会第二届年会文,一九八七年九月。

注一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四,大虚〈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塔铭〉。

注一五: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页一七八,商务书局,一九七0年。

注一六:洪启嵩、黄启霖主编《杨仁山文集》,页二六。

注一七:《佛学业报》于民国元在十月出版,其中颇多佳作,借至民国三年,即以费绌而止。参见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卷四,现代大系二八册,页四六三。

注一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五九七——五九八,印光《佛法要论序》。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第三章  印光大师的传略与着作


第一节  印光大师的传略


一、家庭背景


清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十二月十二日,印光大师诞生于陕西省东南部的合阳县,赤城东村的赵家。

印光大师的父亲赵秉纲、母亲张氏,都是在乡里为人推敬的长者(注一)。他有二位兄长:大哥从龙、二哥樊龙。他排行老三,学名绍伊,字子任。

从现存有限的资料来看,赵家只是薄有田产的农家,而非富裕的大地主。在三个兄弟之中,老大从龙是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二哥樊龙可能较无读书的天赋,所以要兼顾农事(注二)。赵家对排行第三的印光大师,安排让其长时间的追随大哥读书,七岁至十四岁,是在合阳家中读;十五岁至二十岁,是到长安读。像这样长期在一个兄长教诲下学习,可说相当奇特,我们不了解家庭中的这种安排,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但从印光大师日后在着作中所流露的文字素养和渊博的知识,可以断定是相当有效的学习。印光大师一生安法,藉文字为媒介者多,其雄辩、流利,为古今僧人所罕见,得力于家庭的长期培养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合阳隔着黄河,东渡即到山西省,沿黄河南下,经朝邑县,可至湩关(注三)。在地理位置上,是古代政治和交通核心地区的范围(注四)。出身在这样环境中的耕读家庭,追求科学的仕途功名,是很自然的。他的家庭为他取的学名绍伊,就是寄望他能像合阳县在古代曾出过商朝的名相伊尹一样。他年轻时,曾学韩、欧、程、朱辟佛,就是因长期接触科学“官学”(注五)的儒老,所感染的风气。我们可以推测:他的家庭是把希望放在他的功名上。否则他亦应和二哥一样,在家帮忙农事,不可能长期任他在外读书。传统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是很宝贵的,只有肩负扭转家族命运的科学事业,才可能造就十数年都在读书的印光大师的早年求学生涯。

但是,在兄长熏陶十数年下的印光大师,却逐渐在思想上背离家族的期望,而选择了出家的途径。

为什么会有这样重大的改变?他难道没有经历心理的转折和冲突吗?


据一九三一年,他在回邵慧圆居士的书信中所言:

光乃犯二绝之苦恼子。二绝者,在家为人子绝嗣。出家为人徒亦绝嗣。此二绍也。言苦恼者,光本生处,读书人,毕生不闻佛名,而只知韩欧程朱辟佛之说。群者奉为圭臬,光更狂妄过彼百倍。幸十余岁,厌厌多病,后方知前人所说不足为法(注六)。

这段话中,他提到“在家为人子绝嗣”,是指他在廿一岁出家后,他既未结婚,留下子嗣,家中亦无延续香火者,一九二四年一外甥到普陀相访,始知家门已绝户(注七)。“出家为人徒亦绝嗣”,是指他生平不收“出家眷属”,就师门而言,亦是“绝嗣”。而苦恼者,是指早年辟佛。然最重要的一段话却是“幸十余岁,厌厌多病,后方知前人所说不足为法”,于是才有接受佛法而出家之举。这件事,构成他的苦恼来源,可见心里压力之重。

不过,印光大师生过什么病呢?他生下后六个月,即罹患急性结膜炎,几乎丧明。后虽治愈,但目已不能久视,久视即模糊不能见物(注八)。在印光大师的一生中,眼疾一直困扰着他,这对终日必须与书本文字为伍的读书人而言,确是沉重的打击。然而,是否有其他的疾病和原因呃?在现存的资料中,并未发现。我们只能根据“厌厌多病”一语,来解释他出家的原因。

二、出家的经过


印光大师的出家,是在廿一岁(一八八一),未征得家人同意,即私自到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投道纯老和尚披剃出家。据大师自言:先数年,吾兄在长安,不得其便。光绪七年(一八八一),吾兄在家,光在长安(家去长安四百二十里),遂于南五台山出家(注九)。

但家中最反对印光大师出家的,就是长兄从龙。印光大师趁其不在长安,即私自出家,对于十数年来一直受其教诲的恩情和尊严而言,都是晴天霹雳般的背叛与难堪。因此,不满三个月,就被长兄找到,借口须“回家辞母,再来修行”。印光大师明知这是借口,却不容不归。回到家,发现母亲既未赞成,也未反对出家。反对的人,事实上是和他相处最久的大哥。他训诫印光大师说:谁教汝出家,汝便可自己出家乎?从今放下,否则定行痛责(注一0)。

其后从龙并逼印光大师应酬世俗,防他潜逃。勉强在家留了八十余日,一日因长兄探亲,二哥守晒谷场,于是他取回僧服,又偷二百钱当路费,从家中逃出。奔回莲华洞。犹恐长兄追至,不敢久留,一宿即去,一直行脚到湖北,挂单竹溪莲华寺,任挑水打煤的苦役,供常住四十余人之用,日夜不休,遂得留单(注一一)。

此次离家,终身未再还乡,或重睹家中骨肉血亲。在他有生之年,仅于一八九一年,从北京托一同乡带回家信一封,却全无消息。要再经过卅三年,他才明白,家中骨肉早已不在世上了(注一二)。

他直到一九三一年,七十一岁时,还提到此事说:此事在光为幸。以后来无丧先人之德者。即有过继者,亦非吾父母之子孙也(注一三)。

三、红螺山时期的潜心修持


印光大师出家以后的生活事迹,明显地反映出他对净土法门的吸收、体验和精进的过程。初期活动的范围是在北方,而以红螺山资福寺的道场为最重要。其经过如下:印光大师在湖北莲华寺留单期间,“和尚见师勤慎忠实,适库头有病,即令代理其职”,因此因缘,师于晒经时,偶读残本龙舒净土文,益知净土一法圆赅万打,普摄群机(注一四)。对他日后宏扬净土法门,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八六二年,师廿二岁,师往陕西省兴安县双溪寺,受具足戒于印海律师座下。戒期中缮为事,悉由大师担任。但眼疾即因而复发。幸靠日夜一心念佛,蒙佛加被,支持至戒期圆满,而眼疾又愈。由此益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其后甚至主张念佛可治众病(注一五)。从此以后,印光大师自行化他都以净土为依归。

受戒后,师一度遁迹终南太乙峰,晓夕念佛,喜读契经,深入法海,生平工诗,出家后,不复作,专心净土,久而弥笃。经过潜修一段时间,愈发觉净土法门的契合人心。听闻北京红螺山的资福寺为净土十二祖梦东老人宏阐的道场,遂于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十月十四日,师年廿六岁,前往红螺山,入堂念佛,沐彻祖遗泽,故净业大进(注一六)。

在资福寺,除随众念佛外,历任云水堂、香灯、寮元等职事。在藏主遂得阅读大藏,因此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径路修行,理事无碍(注一七)。

住红螺山四年(一八八六——一八九0),在其中间朝礼五台山一次。四年当中,于彻悟大师的遗教,所得非常大,故持诵《彻祖语录》,老而不停止。甚至增修《净土十要》的时候,将《彻祖语录》附录之。因彻祖以禅宗大德废参而主念佛,也曾把开示禅宗者的话语,尽付一炬,这种大作为,迥别常情的典范,成了印光大师终身仿效服膺的准则(注一八)。红螺山所以被陈荣捷博士,认为是中国近代佛教复兴的最初曙光(注一九),指的就是这种思想上的继承与发扬。太虚大师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追溯中国近代净土诸祖的系统说:

极乐往生一法,虽佛说多经,马鸣、龙树、无着、世亲诸师亦着于论,然至中国,弘扬始盛,蔚为大宗。(中略)波澜转壮,则滥觞庐山莲社,博约其化于昙鸾、道绰;善导、永明又深其旨;至云栖爰集大成;灵峰、梵天、红螺益精卓,沿至清季民初,尽一生精力,荷担斯法,解行双绝者,则印光大师也(注二0)。

即把印光大师看做继“红螺”彻祖的集大成者。可见两者关系的密切。

四、普陀山法雨寺时期的阅藏与成名


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入北京圆广寺请藏经,检阅料理的当中,发觉缺乏助理的人手。大众推荐印光大师做事精简谨慎。化老见其道行超卓,南归的时候,就请印光大师一同到普陀山,安单于该寺之藏经楼。寺众见师励志精修,都深感敬佩,但师却欿然不以为满足(注二一)。

光绪廿三年(一八九七)夏天,大众一再坚请讲经,无法推辞(注二二),于是宣讲《弥陀便蒙钞》(注二三),结束后,即在珠宝殿的侧面闭关,两期共六年。

印光大师出家三十余年,从光绪七年到宣统三年(一八八一——一九一一),直至清朝皇世的结束,始终韬光养晦,不喜欢与人有所往来,也不愿意让人家知道他的名字,昼夜专志修持,唯以念佛为主,期早证念佛三昧(注二四)。可见修行欲有所成就,都得经历这一阶段。

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示现的道场,印光大师潜居在此最久,由于民国元年,高鹤年居士朝礼普陀山,得到大师的文稿,以“常惭”之名,登于上海《佛学丛报》,法缘因而开展(注二五)。

一九一七、一九一八、一九二0各年,徐蔚如等,更多方收集大师书信和文章,刊行《印光法师文钞》,使中国社会万千信众,都沾濡大师法雨。印光大师之名,因而传遍中外。

梁启超先生尝说:“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注二六)。

陈荣捷教授则提到:一九二0年代,他(印光大师)散发了许多小册子,倡导一种善良的、宗教的生活。他自由的由儒家与道家的宝藏中汲取智慧。儒家与道家的学说是他本人所精通的,他认为这两家基本上与佛教是调和的(注二七)。

按照卡尔.莱克尔特的说法“在整个中国,尤其是在江苏省与浙江省,他已经有了无数的信徒。”莱克尔特本人与印光大师相识,他说“虔诚的老印光”(注二八),是信徒们的“年老而备受敬爱的大师”。他们之间有一种“圣洁而感情深厚的关系”(注二九)。

而莱克尔特本人则坦言:读印光法师那些倡导阿弥陀佛信仰的小册子,乃至听他宣讲这种生命信仰的深义,实在是一件永难忘怀的经验(注三0)。

可见当时《文钞》如何风行和感动了社会的大众。

五、最后弘化的十年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0)二月,师年七十岁,至苏州报国寺闭关,该寺离木渎镇灵严寺很近,师为灵岩订定各项规约,为十方净众开辟此一全国第一的净土专修道场。

印光大师到报国寺本欲谢绝一切人事,闭关自修,但众弟子们追随不舍,于是在关中方便说法。结果,弘化事业反较从前更盛。故为弘一大师称谓:“弘化极盛的最后十年。”(注三一)。

民国廿五年(一九三六)九月初,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圆瑛法师等恭请印光大师到上海护国息灾法会说法,前后共八天。

民国廿六年(一九三七),中日战起,京沪沦陷,师移锡云岩寺。方便掩关,不参与外事,安居三年,法体康健,精神矍铄。民国廿九年(一九四O),师年八十,在关中精修,农历十月廿七日,略示小病,隔天午后,召集在山全体职事及居士等到关房谈话。以严岩寺住持虚悬十余年来(注三二),皆由妙真监院代理,今决定由妙真任之。大众全部赞同,首先选定十一月九日,为妙真师举行升座仪式,但师云太迟,又改定为十一月初四,也说太迟。再改定初一,师才表示可以。到了十一月初三,见师萎顿衰弱,但晚间仍食粥一碗,食毕,对真达和尚及侍疾者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住生。”

是夜一时半,由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说完就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向左右索水洗手,又起立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即坐在椅子上,面向西方,端身正坐。三时,妙真和尚来,师嘱:“维持道场,弘扬净土,勿学大派头。”此后即嘴唇微动念佛。初四凌晨五时,就在大众念佛当中,安详生西。

从以上的叙述,可发现印光大师是自知时至的往生者,是修持净业的实证者,同时带给众生莫大的信心,只要遵循印光大师的开示,努力实践,即能往生净土。

弘一大师尝说:“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注三三)可见其悲愿之广,度化之众,因此而被其弟子们尊为莲宗第十三祖(注三四)。以其最后摄化的道场是在灵岩山,故被敬称为灵严大师(注三五)。

〔注释〕


注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二六五,〈光大师言行录——大师史传〉。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九八,〈复邵慧圆居士书〉。

注三:阎振兴、高明总监修《当代国语大辞典》页一二九七,百科文化事业,一九八四年。

注四:《文史辞源》册四,合阳条,页三一0三,天成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注五:薛化元,晚清〈中体西用〉思想论(一八六一——一九OO),页一一,弘文馆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注六: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九八,〈复邵慧圆居士书〉。

注七: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四00,〈复邵慧圆居士书〉。

注八:在《全集》里只说:“惟师生甫六月即病日”,不知所谓“病目”指的是什么症状?而陈慧剑于《当代佛门人物》——印光大师年谱简编,页三一六,说是患急性结膜炎,几乎丧明。所以笔者采用之。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九八,〈复邵慧圆居士书〉。

注一0:同上。

注一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九九,〈复邵慧圆居士书〉。

注一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四OO,〈复邵慧圆居士书〉。

注一三:同上。

注一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二六八,〈印光大师言行录——大师史传〉。

注一五:念佛可治众病,参看《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二七,〈复其居士书〉;页三三八,〈复周孟由居士书〉;册三、卷上、书,页一九一,〈与章道生居士书〉。

注一六: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五六,真达、妙真等着〈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注一七:同上。

注一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二七0,〈印光大师言行录——大师史传〉。

注一九: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页八四。

注二O: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四,太虚〈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塔铭〉。

注二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五六,真达、妙真等着〈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注二二:同上。

注二三:清、达默钞《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三卷,收入〈净土业书〉第二册。

注二四:同注二一。

注二五:《佛学业报》于民国元年十月出版,其中颇多佳作,惜至民国三年,即以费绌而止。参见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卷四、页四六三。现代大系二八册。

注二六: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五八0,广定〈印光大师全集编后记〉。

注二七: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页八五。

注二八: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页八四。

注二九:同上。

注三O: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页八五。

注三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二七九,〈印光大师言行录——大师史传〉。

注三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二八四——一二八五,民国二一年印光大师写的〈灵岩寺永作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及此次建筑功德碑记〉。

注三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七一,陈海量〈印光大师小史〉。

注三四:净土教祖师的传承都是后人所追述的,如南宋宗晓《乐邦文类》、志盘《佛祖统纪》,清代悟开《莲宗九祖传》等,直到近代说净土十三祖的顺位为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宗赜、祩宏、智旭、省庵、际醒、印光。参见圣严《明末中国佛教()研究》页一四二。

注三五: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四九二,杨石荪〈拟尊灵岩大师为莲宗第十三祖议〉。

第二节  印光大师的着作


在本文中,关于“印光大师的着作”范围,并不仅以印光大师本人的着作为限。它包含了两个大类,一是印光大师亲选的作品,一是弟子为其摘录、编辑、或圆寂后撰述的追悼文字。这两类都是研究印光大师生平与思想,不可或缺的,现已全收在七册本的《印光大师全集》(注一)中。

但有些印光大师生前重刊或主持修订的典籍,虽出版流通,影响甚大,却不算作他本人的作品。只能当作他的事业成就,或探讨思想倾向的资料。对于这类作品,本文不拟加以一一讨论。

不过为使读者了解起见,此处可略举一二:

(一)、增编五经:即将《楞严势至圆通章》、《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以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合称〈净土五经〉。

(二)重刊旧籍,如《安士全书》(注二)、《净土十要》(注三)等。

(三)主持修订四大名山志:这四大佛教名山胜地的志书是:《普陀山志》《清凉山志》、《峨嵋山志》、《九华山志》。其中《普陀山志》他并不满意,他认为修志者的立场和他大有出入(注四)。然而,仍可算他主持下编修种类的一种。

以下即探讨收入七册本的印光大师的相关资料。

一、印光大师文钞


现今留存的《印光大师全集》共有七册,其中前三册是印光大师本人亲撰的作品,即第一册《印光大师文钞》(增广正编),第二册《印光大师文钞续编》(第二编),第三册《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外集)。其最初出版的经过是这样的:

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徐蔚如居土,得到印光大师与其友的三封信,印行五千本,名曰《印光法师信稿》送人。七年又搜集大师文稿二十余篇排印,名曰《印光法师文钞》。十二年再版增订,每部二册。十四年又重订增广,每部四册,内有梁任公题曰:“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由此可见《印光大师文钞》是如何的重要。然此增广文钞,即今《印光大师全集》的第一册文钞正编。

民国廿六年,灵岩山寺当家师——妙真和尚,又搜辑大师信稿排印,名曰《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二册,即今大师全集之第二册。

印光大师圆寂后,罗鸿涛居士,为编辑大师外集(文钞第三编),曾在〈弘化月刊〉,征求大师遗教信稿,经过七年搜辑,而编印《印光法师文钞三编》,此书虽已编辑完成,可惜全部沦陷大陆,未见流通,敬仰大师者,闻此均不胜悲叹。

后为广定法师,钦仰大师遣教,曾经数次亲赴国外,搜集大师遗着资料,又将〈弘化月刊〉所载遣数,及各佛教月刊,有关大师遣稿,尽为搜辑。因而重编《印光大师遗教》一册,即《文钞》第三编(注五)。

二、印光大师嘉言录


《嘉言录》,是李圆净居士(注六)编述的,书分十篇三十八章,由《增广文钞》(《全集》第一册)中节录出来,分门别类,拣择安插而成为一册。其所选录的出处,某卷某页,都记载的很详细,可以依照《文钞》全文相互的对阅。

《嘉言录》的特点在于截取《文钞》的精要,汇归一类,每一类别中,或有文义相近者时常出现,是提携阅读的人反覆再三的注意,望能速断疑惑生起信心。又以《文钞》繁广,初机或难以简别,故令光看《嘉言录》,以免望文生义,或退却学佛的意愿。也因此附录《文钞》选读篇目,附于《嘉言录》目录之后,希望未曾研究佛学的人,能依循着次第而入佛道(注七)。

同样的,也有很多人一阅读《印光大师嘉言录》,即得到启发,愿意皈依佛教,敬信佛法(注八)。这是《嘉言录》摄化众生的不可思议处。

三、印光大师嘉言录续编


《嘉言录续编》,是由广觉法师,与徐志一居士,二位发心将《文钞续编》(为《全集》的第二册)节录出来,整理分成十篇而编成的。其完成的时间是在民国卅二年(一九四三),是为印光大师往生后的第三年(注九)。《嘉言录》既然是净土入门的书(注一0),《嘉言录续编》,亦复如是。

四、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菁华录》,是李净通居士于民国四十一年(一九五二)依《文钞正编》、《文钞续编》、《文钞三编》选出精粹的部分,理显真常,语无重见,录有三百三十三则。仍按照《嘉言录》的编次,分为十类,并一一详细圈点,以便阅读。

李净通自己解释说:“今为便利阕读《文钞》计,撷其至精至要之言,编此《菁华录》一书。有志净业者,如无暇详阅《文钞》,但将此《菁华录》息心研究,而净土文义洞若观火矣。”(注一一)古来大德总是虚心积卢的为众生着想,如何编述才是最简捷、最有效,俾使众生得利最大,修持佛道最切要。《菁华录》就具备这些好处。

以上所述的《嘉言录》、《嘉言录续编》、《菁华录》,以及民国廿五年(一九三六)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中所说的法语,全部编制于《印光大师全集》的第四册。

五、印光大师永思集及其续编


《永思集》,顾名思义是对印光大师缅怀纪念所收集而成的。于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DA法lun书局的陈海量居士,裒辑十方缁素颂扬印光大师的文章。普令四众弟子见闻景仰,敬重其行,效仿学习之。

《永思集》的内容,包括有大师传记——行业记、略传、小史、苦行略记等;大师遗教——自述、信札、训示等;七众怆辞——悼文、赞词、挽联等。本章,第一节印光大师的传略就是根据《永思集》所编纂的资料而写成的。

《永思集续编》,是由乐崇辉居士发起为纪念印光大师三十周年(民国五十九)的文字征集。其中有菩提树九十七期印光大师生西二十周年纪念专号,纪念文十多篇,皆是在台缁素大德追思大师的佳作;还有复应脱大师等书札六通,《文钞》、《永思集》未载入的(注一二)。以纪念性质来提醒世人,印光大师在无尽的数海中,为何独取念佛法门度人,为何净土的三根普被,九界咸收,适应于末法众生。《永思集》与《永思集续编》编在《印光大师全集》的第五册。

六、印光大师遗教摘要与印光大师纪念文集


《遗教摘要》,现收于《印光大师全集》第六册,是应脱大师等摘辑的。将〈文钞〉里的〈辟程朱〉、〈家庭教育〉、〈净土决疑论〉、〈印光大师破邪论〉等较重要的提出来加以解释,俾使读者一目了然,而不会望文生义的裹足不前。

《纪念文集》,列于《印光大师全集》第七册,为广定法师数次亲自到国外,四处搜集大师遣着资料,又将〈弘化月刊〉所载遗教,及各佛教月刊,有关大师遗稿,尽为搜辑。因而有《纪念文集》的诞生(注一三)。看了《纪念文集》更可明瞭印光大师的伟大与崇高,不愧为第十三代净土教的祖师。

〔注释〕


注一:释广定汇编,《印光大师全集》共七删,佛教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再版。

注二:清周梦颜《安士全书》,为觉世牖民,尽善尽美,讲道论德的书。

注三:《净土十要》蕅益大师以金刚眼,于阐扬净土诸书中,选其契理契机,至极无加者,汇编而成。

注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一七四,〈普陀洛迦新志序〉。

注五: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上、页五八0—五八一,广定〈印光大师全集编后记〉。

注六:李圆净就是李荣祥,淅江人,其出生年月日不详。久居上海经商,曾患肺病,自皈依谛闲法师,专修净土法门,其病患,逐渐痊愈,于是信心倍增。参见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下册、页七一四。东初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注七: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四、页一四四三,〈嘉言录重排序〉。

注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四八五,刘显亮认为《嘉言录》应当普遍印赠大众,使每个人都得其利益。页二四七一,赵茂林也提到从《嘉言录》获得信仰上的极大改变。

注九:《印光大师全集》册四、页一六八四,〈印光法师嘉言录续编序〉。

注一0: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OO六,〈与赵奉之居士书〉。

注一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四、页二0七四。

注一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六三O,〈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引言〉。

注一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五八一,广定〈印光大师全集编后记〉。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第四章  印光大师净土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何以印光大师拣别禅、密,推崇净土?


印光大师平生所以宏扬净土法门,不但植因于本身长期学佛生涯的体验(如第三章传略所述),同时也基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需要。在“净土决疑论”中,他明白表示他提倡的动机,他认为“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净土法门对今世“人根陋劣、知识稀少”之时,“若舍净土,则莫由解脱”(注一)。

他在文中追溯自己早年曾谤佛的惨痛教训;而后出家为僧,“自量己力,非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生死。从兹唯佛是念,净土是求。纵多年以来,滥厕讲席,历参禅匠,不过欲发明净土第一义谛,以作上品往生资粮而已。”(注二)

但是,他也面临习禅者的质疑。在红螺山时期,即有一兼习禅教者,对其提出的《阿弥陀经要解》(明末智旭大师一五九九二——一六五五着),大肆批评,认为:

不忆蕅益大师,以千古稀有之学识,不即直指人心,宏扬止观。反着斯《阿弥陀经要解》,以为愚夫愚妇之护身符。俾举世缁素,守一法以弃万行,取蹄涔以舍臣海。同入迷途,永背觉路。断灭佛种,罪过弥天矣(注三)。

这样激烈如对仇敌的指责,可以说将净土法门卑视和诋毁得无以复加。然在印光大师而言,纠正这种偏见,为净土法门的正确作辩护,即是其本身最大的职责。就研究者的观点来看,印光大师所能提出的辩护理由,必须有坚强的经典依据,否则难以说服对方。因而,我们只要分析其理由,即足以了解印光大师拣别禅、密的主张所在。以下即印光大师的辩护理由:

一、印光大师认为,提倡净土法门的前辈,有释迦、弥陀、十方诸佛,以及文殊、普贤、马鸣、龙树、智者、善导、清凉、永明等诸大菩萨、祖师,非仅蕅益一人而已。经典方面,有净土三经(《观无量等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及《华严》、《法华》等诸大乘经,可以说是言而有据的。除非修行者的道行与智慧,与这些前辈和经典的真理水平相等,否则随便批评,则等于“山野愚民,妄称皇帝。自制法律,背叛王章,不旋踵而灭门诛族矣”(注四)。

二、佛之出世因缘,即为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但因众生根器有利、钝之差异,无法全仗自力解脱,于是另开示净土法门,以念佛仗弥陀大愿力,而使三根普被,皆得往生。此“乃三世诸佛度生之要道,上圣下凡共修之妙法。”“以故自古迄今禅教丛林,无不朝暮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批评者,既习禅,历参丛林,当以祖师为楷模,岂可反生毁谤(注五)?

三、参禅者,往往强调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求往生西方。然参禅未悟,或未彻,皆不得为禅;念佛偏执唯心而无真切信愿,则不得名为有净土。永明延寿禅师“四料简”(注六),即是对此辈的痛斥。故如参禅无成,则唯有仗佛愿力,才能带业往生,即预圣流。绝不可轻视也!

印光大师另有“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注七)、“宗教不宜混滥论”(注八)两篇重要的论文,亦同样重申上述的理由。兹不复聱。

但是,法门既然贵在当机,则并非人人尽在净土法门修行。印光大师充分理解这一点。所以,在理性的抉择下,他也不反对他人学密、学禅。例如他虽不赞成弟子学密,但不完全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像皈依弟子袁希濂学密,他并不反对。袁希濂自己也说:“是则余之学密,谓为印光师父所特许者,亦可也。”(注九)不过,印光大师认为密宗易得神通,易着魔障,非一般人所能学。在《文钞》里举例说明学密之不究竟,如谛闲法师有一徒弟,名显荫,人极聪明,十七、八岁出家。后学密宗于日本,得密宗真传,又通台宗,已是显密圆通之灌顶大阿阇黎。当时大都认为从彼受灌项者,均以为可现身成佛,事实上,显荫死时很糊涂,咒也不能念,佛也不能念。故知此法,不如念佛之稳当多多也(注一O)。可知,印光大师慈悲唯恐弟子学密未得其利益,反受其害。密宗虽有现身成佛之义,而现身成者,究有几人?故再三劝人专志于念佛,为千稳万当的无上第一法则。

另外,印光大师目睹当时宗门流弊甚多,加以时局不安,战云密布,人之根器及务道之心,都不如以前,言下知妇者,少之又少,终年枯坐以度岁月,不如精进念佛以求往生,这是针对当时的根机因缘而大力提倡念佛(注一一)。

他有一段话,总结前面的意见说:

大觉世尊,愍念众生,迷背自心,(中略)由是: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顺机宜,广说诸法。括举大纲,凡有五宗。五宗为何?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中略)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立法门。(注一二)

由于净土教是标明念佛往生,念佛而得三昧,则一切智慧更不他求;念佛而得生西,则一切诸行悉在其中,更何须苦研他教,以分散个己的精神,以扰乱专修的净业。而且我们的寿命有限,法门无量,欲遍究诸宗,奈何生命之短促所不能及?不如摄万念于一念,融诸行于一行。所以印光大师又强调:

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以其心无异见故也。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愚夫愚妇工夫,则亦易。否则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妇之能带业往生。净土法门,以往生为主。随绿随分,专精其志,佛决定不欺人。(注一三)

所以,印光大师认为在禅、密、净土的各种法门中,应当以净土为究竟之依归。


〔注释〕


注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五七,《净土决疑论》。

注二:同上。

注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五八,〈净土决疑论〉。

注四:同上,页三五九。

注五:同上,页三六0。

注六:永明延寿的禅净四料简是:“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无禅有净土,十人九得度;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在明末已传诵极广,而且字句形式也有不同。唯查检永明现存的着述中,未见有此料简纪录,想系宋以后由禅归净的净土诸师,即已有此信仰的倾向。参见圣严《明末佛教研究》页一七九,东初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注七: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七一——三七三。

注八:同上,页三七三——三八O。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五一四,袁希濂《追念印光大师》。

注一O: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九六五,《复游有维居士书》;页九一0,《复姚维一居士书》。

注一一:林孑焜《法义析微录》,页十,天华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注一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二九——三三0,《庐山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

注一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三六,《复周群铮书二》。

第二节  印光大师净土思想的渊源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根据第三章第一节传略中的探讨来看,初期是因在湖北莲花寺晒经时,偶读残本《龙舒净土文》而起信的;其次是在双溪寺受戒期间,眼疾复发,因念佛号,使眼疾痊愈,亲自体验到念佛法门的不可思议,加深了信心;然后到红螺山道场专修净土法门,沐浴在彻悟祖师的念佛遗教光辉之下。可以说,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尤其是经验的本身,最为实在,他因治愈眼疾,信心增强,甚至影响到他日后提倡念佛可治病的思想(见第五章第四节的讨论)。

但我们如将红螺山的净土传承法系,放到传统念佛法门的源流来看,即会发现:印光大师其实是传统念佛思想的发扬者。

净土宗的传承,不像禅宗,师徒辈份,血脉分明;这主要是两者在修行上的方法大不相同的缘故。禅宗要明师勘印,须重师承;净土宗则普摄三根,强调的是共同的立场,故净土诸祖,每有间隔数代的情形。

但就思想大流来看,仍有遥承相传的关系。印光大师的净士思想渊源,必须以这个角度来看,才能明瞭。

他在〈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一文中,即历数净土思想的传统源流说:“粤自大教东流,庐山创兴莲社,一倡百和,无不率从。而其大有功而显着者,北魏则有昙鸾,鸾乃不测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见梁武帝,后复归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鸾法师,肉身菩萨也。陈隋则有智者,唐则有道绰,踵昙鸾之教,专修净业。一生讲净土三经,几二百遍。绰之门出善导,以至承远、法照、少康、大行则莲风普扇于中外矣。由此诸宗知识,莫不以此道密修显化,自利利他矣。至如禅宗,若单提向上,则一法不立,佛尚无着落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

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土见佛,尤简易于宗门。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可以见其梗概矣。”

“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着书传扬。

又恐学者路头不清,利害混乱,遂极力说出一四料简偈,可谓提大藏之纲宗,作歧途之导师。使学者于八十字中,顿悟出生死证涅盘之要道。

其救世婆心,千古未有也。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卢赜、天文怀、圆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如则、楚石琦、空谷隆等,诸大祖师。虽宏禅宗,偏赞净土。至莲池大师参笑岩大悟之后,则置彼而取此。以净业若成,禅宗自得。喻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须问长安。自后澫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诸大祖师,莫不皆然。盖以因时制宜,法须逗机。若不如是,则众生不能得度矣,自兹厥后,佛法渐衰。(注一)

从以上引文的说明,我们能钩勒出净土法门的传承源流。其中最后一位净土祖师,梦东,即号称莲宗第十二祖的彻悟禅师,亦即红螺山资福寺最伟大的净土祖师。印光大师被尊为莲宗第十三祖,又曾在红螺山修持,可以说,是继承了彻悟禅师的念佛传统而来。

但他又如何确定自己的思想路线呢?从他所景仰的物件,我们发现他有以下的说法

一、梦东禅师。他提到“梦东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而《梦东语录》,通皆词理周到,确为净宗指南。”(注二)

二、蕅益大师。他提到:“再进而求之,则蕅益老人《弥陀要解》,实为千古绝无而仅有之良导。”(注三)

三、莲池大师、永明禅师。他提到“提永明之正令,遵莲池之遣规,使自他同出生死,幽显共生西方。”(注四)

这四位其实都是以禅师而提倡净土,特别是自永明延寿着《万善同归集》以来,强调禅净双修,形成了中国近世佛教融合思想的主流,到莲池大师着《阿弥陀经疏钞》,以《华严经》的义理统摄净土思想,使此一思想发展到最高峰。蕅益大师以下,此一立场不变。只是清代中叶以后,禅宗没落,不再被强调,于是净土法门成了主要的趋势。故印光大师所承袭者,偏于净土,其理在此。

然净土法门中,有唯心净土和西方净土。印光大师既拣别唯心净土(如前节所述),则必为主张持名念佛的西方净土思想。此一思想,亦可上溯善导系的他力本愿思想。

从净土宗的思想史来看,善导的师资传承为:菩提流支——昙鸾道绰——善导;皆鼓吹“本愿”的思想,而容许凡夫之报土往生。在道绰《安乐集》卷上,有这么记载: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答曰:依大乘圣数,良田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一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无量寿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注五)

由这段经文可知:善导系已有他力思想的存在。昙鸾发扬净土教义,以《往生论注》为主,他在该书曾引述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五的一段经文解释为: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犹如陆路步行则苦;在五浊恶世,长久精进,由难行道而获不退转地。易行道,如水路乘船则乐;为称念阿弥陀佛,由其本愿,接引往生净土,快速得到不退转。如此,横出三界,速出生死,是弥陀誓愿所致(注六)。道绰也成立圣道、净土二门。于婆婆世界,断惑证理,入圣得果,名为难行的“圣道门”,其理甚深,今时末法钝根众生难以解悟,惟称念名号,承佛愿力往生,名为易行的“净土门”。道绰主张应舍圣道正归净土。承袭昙鸾、道绰的弥陀“本愿”思想,倡导念佛往生,继起发扬光大的是善导。因其努力专修与弘化,遂使弥陀净土法门更加发展、兴盛,而成为专宗。

弥陀净土是由佛的本愿力所成立的庄严净土,同时是报土,绝不是应化土(注七)。弥陀如来在困地时,即以念佛为住生本愿,《无量寿经》卷上,第十八大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注八)。

法藏比丘经由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注九),所发誓愿,摄受众生,皆往生安乐国;而众生是由法藏比丘的大悲愿力得以往生,故说凡夫能够往生这报土,是因阿弥陀佛无穷的大愿力所摄取的。令一切众生信愿具足,即使十念,同样可以屈身曲臂之顷到西方极乐世界。

《观无量寿经》可说是善导净土系所依的根本经典,在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

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中略)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往生(注一0)。

换句话说,九品住生的区别,不是在根本上、或质方面的问题;是单就遇见大乘、小乘或恶缘等而区分,亦即强调“遇缘的不同)(注一一),因此,善导系的净土思想认为大家都能得到实际的救济,可以生净土。

由简易的持名修行,就可离苦得乐;是普及于下根的宗教。

善导系既以《观无量寿经》为基准,在该经里提到下三品是恶人临终得善知识开导,及时虔诚念佛,亦能往生极乐。这持名念佛,能使罪恶深重的人往生净土,是很特别的法门,显出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超胜愿力。这种他力思想的出现,即是印光大师所承袭的渊源。

印光大师的他力本愿念佛思想,主要经由资福寺彻悟祖师的着作而来,再上溯明末的蕅益大师和莲池大师的思想遗风,而与历代净土诸祖的法脉相衔接。所以我们可以说其前后思想的渊源,有其一贯的精神存在。

注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三——二五。

注二:印光《印光人师全集》册一,页一七八,〈复尤弘如居士书〉。

注三:同上。

注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六,〈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注五:《安乐集》卷上、大正藏四七册,页一三下。

注六:参允《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正藏二六册,页四一中。

注七:印海《中国净土教理史》页一二六,应化土,为佛菩萨度化凡夫二乘,而变现化作之国土也。报土,报身所居之士也。

注八:《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一二册,页二六八上。

注九:同上。

注一0:《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正藏三七册,页二四九中。

注一一:日本,正木晴彦〈善导()净土教学〉页二五九,讲座大乘佛教、净土思想,春秋社,一九八五年。

第三节  印光大师对往生生因的看法


在净土思想中,往生生因的部份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历来对此一思想的诠释很多,例如:

(一)、往生论:世亲作《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以下略称《往生论》),自求往生安乐国,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念门,为往生修行的因素。昙鸾注解世亲的《往生论》,以五念门为往生行因,又确认如来本愿力之强大,主张他力往生(注一)。

(二)、观无量寿经疏:善导的《观经疏》卷四说:往生之行有正行、杂行二种。正行分五种礼拜、赞叹、观察三种,另加读诵、称名二种。

读诵《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称阿弥陀佛之名号。又此五种中,善导更分正业、助业二种。称名为正业,读诵、礼拜、赞叹、观察四种为助业。《观经疏》卷四云: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管时节久暂,念念不舍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是助业(注二)。

善导以称名为往生的生因,印光大师亦是以念佛为主因。

(三)、净土论:唐代迦才的《净土论》,以净土生因有通、别二因。通因者,指《无量筹经》三辈中之发菩提心,以及《观经》所说之三福业,为一般通感十方三世佛之通因。别因者,是特别为感召西方净土之因,此中亦有上根及中、下根之差别,上很是修行礼拜等五念门及念佛六种法,念佛者是念阿弥陀佛。中、下根必修忏悔等五种法(注三)。

(四)、无量寿经宗要:新罗元晓着《无量寿经宗要》,以菩提心为正因,《无量寿经》之三辈诸行,《观经》之十六观想,《阿弥陀经》之执持名号,及《往生论》之五念门等皆称为助因(注四)。

以上的异说纷纭,不一而论,都有其经典的根源。依印光大师的观点,他认为: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实诸佛彻底之悲心,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中略)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注五)。

所以,印光大师所强调净土生因是:依“念佛”法门,生信、发愿,持名妙行,求生西方。因为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执持圣号(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注六)。当信心坚定,愿力坚固,行持专心;注意自己一日之中一句佛号,毫不间断,才能浑然忘我,走进菩提大道。

又“修行其他法门,必至断惑证真,方出三界。欲了生死,难乎其离。此则但须持名真切,不妨带业往生。一登莲邦,长劫侍佛,亲承教诲,终必至于一生补处。”(注七),持名念佛,确实能为往生的生因。假若我们能够念念在道,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这种生死心切的态度,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注八)。

总而言之,“念佛”法门,不外一句弥陀,信愿往生;以信愿行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如蕅益大师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注九),也因此,印光大师一生总是苦口婆心的教导众生如何提起在念,发起信心,以受持净业。

〔注释〕


注一:印海译《净土教概论》页一五四,无量寿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注二:《观经疏》卷四,大正藏三七册,页二七二中。

注三:印海译《净土教概论》页一五八。

注四:印海泽《净土教概论》页一五九。

注五: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三——二四,《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注六: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九,《与悟开师书》。

注七: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一一。

注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五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六五,《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第五章  印光大师净土思想的实践方法


印光大师对于净土法门的实践方法,有其个人的特色。陈荣捷博士曾指出“他主要的志趣是在宗教生活,而非宗教哲学”(注一)。他是经由智慧的抉择,实际的需要,调和儒、释,而实践于净土法门中。事实上,印光大师的出家,是基于本身对佛教真理的自觉而来,有实践的长久体验在。因而反映在实践的方法上,即是此种经验的延伸。他实践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入手(注二),二是以家庭教育和因果报应相结合,三是以居家修行适应时代需求,四是以至诚念佛医治众生的病,五是对摄心念佛及十念记数的见解。这其实也是传统佛教与儒家伦理中,最为民众熟知的部份,却因印光大师本人的人格感召和大力提倡,而重获了新的生命。以下即分别加以讨论。

第一节  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入手


自古儒家辟佛,多系指摘出家的行为是背弃了人伦,不顾及对于家庭、社会的责任而消极遁世;所以印光大师则持重于在家修行,强调实践人伦,主张“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注三),这种很明显的融合会通,正是促进儒佛合一的思想,更收比儒顺佛的宝效。这是他的超格表现,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例如他说: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中略)要孝亲敬长,兄弟姊妹,夫妇主仆,一一各须尽自己之职分。(中略)尽其职分,即为世间贤人善人。贤善之人念佛,则易于感佛,欲了生死,不可不注意伦常也(注四)。

佛法是与生活相应,所以基本的做人道理必须具备,才能入道;儒家重视孝道,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为政,所以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注五)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也一定是忠臣。也就是说:是否成为有用的人,观察他居家行止如法与否,就知道答案了。因此,印光大师认为: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能于家庭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归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

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注六)。印光大师所强调的力行伦常,尽谊尽分,广行众善。这一切都成为做个堂堂正正的人所必备的条件。故我们修持要注意言行的相应,既然想念佛求生净土,世间善不能忽略不做;这与《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七),有异曲同工的意思。由此可知,净土教的修持,不是只要一心求生西方,对于现实人间的世事,就不闻不问。印光大师并不教人废弃世事,相反的,常廉耻等),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深信因果,及与轮回。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复以化他。行有余力,则研究一切大乘经论,及古今儒释古德各着述。(中略)如是则决定现生优入圣贤之域,临终即入极乐之邦矣(注一三)。

教导少年学佛,是有其次第可寻的,先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将基本的伦常教育巩固住,就是“本立而道生”。接着示以深信因果,信愿念佛,求生西方。由虔诚心念佛,及信愿行坚固之后,行有余力,再研究大乘经论和儒家经典。这样循序而进,努力修持,则不但实际生活上可跻入圣贤的境界,临终也必可往生极乐净土。可以说,将儒家伦理思想和佛教的净土信仰,做了最完美的结合。

〔注释〕


注一: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页八四。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八七四,〈复云南王德周居士书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八个字于《文钞》中处处可见,闲为动词,有防范的意思,这是印光大师独特的见解,对邪的必须有所防范,而保存“诚敬”。

注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九九八,〈复海门蔡锡鼎居士书三〉。

注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O五九,〈复金益平居士书二〉。

注五: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一六八,〈复汪梦松居士书〉。

注六: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三、卷下、杂着,页九七。

注七:《四书读本》,台北德兴书局印行,论语学而篇,页七0。

注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五三,〈复宁波某居士书〉。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三,卷上、书,页一九三,〈复章道生居士书〉。

注一0: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二五,〈复安徽万安校长书〉。

注一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七二二,张廷荣〈印光法师与中国宗教文化三型范〉。

注一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五七五,〈儒释一贯序〉。

注一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0六三,〈复无锡佛学会少年学佛社书〉。

第二节  以家庭教育和因果报应相结合


谢真净曾认为:印光大师示生斯世,大弘净土,必为乘愿再来,不论言语与行为都以《切实》为标的,并且提到他的特色是:一为弘扬净土,广度群品,当机切实也。二为敦重人伦,使民德归厚切实也。三为提倡因果,流通经书,恤难济灾,示人以为善切实也。四为以竭诚尽敬,教人净业切实也(注一)。其中,敦重人伦,呼吁家庭教育的重要与因果事理相应。印光大师在〈与聂云台居士书〉中说:

印光常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当今之世,若不提倡因果报应,虽佛菩萨圣贤俱出于世,亦末(莫)如之何矣?又曰: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又曰: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女。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则其夫其子女之不贤者,盖亦鲜矣。(注二)

儒家在“大学”书中,提出“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个条目,其中“齐家”就是注重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母教更为重要,因为人在幼年时代,专依赖母亲的教导。父亲必须出外工作,不常在家内,母亲则日夜与儿女相处,其一言一行影响幼小的儿女很大。所以教女比教子来得重要“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人少有贤母,长有贤妻,欲不为贤人,不可得也,此正本清源图太平之良策也。”(注三)也就是“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他认为:

教导子女当于根本上着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

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镕金铜,倾入模中;模直则直,模曲则曲。大小厚薄,未入模之先,已可预知,况出模乎?(中略)如镕金倾入坏模,则成坏器。金固一也,而器则天渊悬殊矣。(注四)

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给与好环境,教与因果报应,做人之基本理念,则如镕金入好的模器,不会有所扭曲。也难怪印光大师一再说明:“今日世道之乱,为开辟所未有,究其根源,总由家庭失善教,及不讲因果报应之所致也。天下不治,匹夫匹妇,与有其责。能注重家庭教育,及因果报应,则贤才自然蔚起,则天下渐可太平矣。”(注五)家庭教育是每个人知书达礼的第一要站,假如在年幼时,随时教以因果轮回的真实事迹,使之明白何事当为?何事不当为?万一,遭遇到非常的困苦挫折的时候,能够反观自照,知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对于困厄的境遇,就不会忿恨和不平,反而勇敢的承当,面对现实而不必逃避。同时对于未来的前途也不会惶恐或悲观,只要自己当前的努力,即可改变将来的环境,幸福和快乐自可期待。总之,“因果二字,为今日救国救民之正本清源,决定要义。”(注六)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认为教女能够成功,即胜过一切,因为:

现在堪为人之贤妻,将来堪为人之贤母。以此风于乡邑,是亦治天下国家之根本法lun也。(中略)各守本分,相夫教子,乃天下太平之根本。以故周之王业,基于三太。彼太姜、太任、太姒,乃女中圣人。但以阴相其夫,胎教其子为事。(注七)

天下少有生即知者,都必须由长辈教导启发。最初的几年,日夜随于母侧,亲炙美德,常承训诲,性情自然而然趋于温文有礼,故女子的守本分,相夫教子,乃天下太平之根本。即为:世上有贤德的母亲,才有贤明的儿子,故有扰秀的人才出现。古时候的圣母,注重胎教,希望秉成良好的性质,以使将来的举止行动合乎礼而不窬矩。因之,世以太太称女者,乙太姜、太任、太姒三圣女,各能相夫教子,以开周朝八百年的王业(注八)。家庭教育,不但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振兴佛法也是依赖良好的教育,使其幼受庭训。年长后,或出家为僧,虽不能弘阐佛法,也不致于破斋犯戒,拨无因果。遂使世法与佛法共依存,国运同法运齐兴隆。(注九)

在此,将印光大师对教育的一项独特见解稍加说明。他说世人欢喜有子传递香火,而不知教育的重要,而“光兄弟三人,光最小,二兄皆无子,其门遂绝。光闻之,不胜欣慰,以其以后不会有造恶业辱祖先之子孙故也。”(注一0)印光大师是以不辱先人为要,他这种非常特殊的看法,塑造成他的严谨处世,与苦口婆心的劝化弟子们重视家庭教育。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注一一)。因为,凡是明因识果者,一定不敢自欺欺人,作出伤天害理,或损人利己的事。譬如: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宾士。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之奥旨乎?(注一二)

因果的事理,是通三世,重迭无尽的,很可能此善因种下去还未得善果,以前的恶果先成熟而获恶报,怎可因而断定无因果之报应呢?犹如种植稻谷一样,早种者早收成;如欠债一般,力强者先牵(注一三)。基于因果法则,知今生之幸与不幸都有其来由,倘能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痛改前非,努力行善,就是“转变由心之奥旨”。所以说:极力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是可以改变社会不好的风气,使人人臻于真善美之境。

〔注释〕


注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四六八——二四七二,谢真净〈光公觉范永垂后世〉。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00,〈与聂云台居士书〉。

注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0二,〈复江易园居士书〉。

注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二九,〈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注五: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三,卷上、书,〈复观心居士书〉。

注六: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二八,〈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注七:同上。

注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七三一——七三二,〈江西归事略发隐〉。根据《列女博》卷一,页四四、四八、五二,记载——太王妃太姜,王季妃太任,文王妃太姒的生平事迹,可得知,周朝以仁厚立国,母后的力量功不可没,也难怪印光大师重视家庭教育,强调胎教,有贤女及贤母,就有贤圣人的诞生,国家的贤圣人增多,自然国泰民安,富庶乐利。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六,页八0,应脱〈录家庭教育跋〉。

注一0: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九三四,〈复胡奉尘居士书〉。

注一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四O,〈复周群铮居士书六〉。

注一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七八,〈与卫锦洲居士书〉。

注一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八七八,〈复周颂尧居士书〉。

第三节  以居家修行适应时代需求


印光大师不轻易赞成佛弟子出家,因为现今学佛,非常方便,不像以前,非出家则难以听闻佛法而修行;在清干隆十九年(一七五四)以前出家都得经过考试,或者政府颁给度牒才能出家,所以学佛比较不普遍(注一)。清末、民国以来,信仰自由的风气渐开,已无严格的出家限制。因此,印光大师认为尽可在家修行,以免出家若不真修,更不如俗。他说:

如来说法,恒顺众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尽人伦,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是名为佛弟子,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注二)。

他认为:在家居士可以净土法门教示儿女,及亲戚朋友,告诉他们正视生死的大事。如能依照这种方式修行,即能获益。怎么需要再选择场所,以做清净修行?可说家庭就是道场!尽可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亲戚,为法眷,自行化他,口劝身率,使其同归净域,尽出苦轮。这即是戴发的高僧,居家佛子也(注三)。

印光大师不赞成人出家的原因,散见于《文钞》各处,综合起来有主要的三点:

第一、现今乱世,多半都以俗欺僧,法弱魔强,恶徒邪党,常怀欺僧夺产之心。因此,欲出家,反不如居家学佛较有益(注四)。

第二、若是已有家眷者,不经过家人同意,欲舍亲远去,则室人有无依之恨,慈亲有怨子之怀。而且一般不明至理的人,反而批评佛法为背叛世道,妄生毁谤。促使这些人造口业,堕落恶道。变成未见其益,而先遭受大损失(注五)。

第三、古人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是真语实语的,因出家必须荷佛家业,续佛慧命,非破无明以复本性,宏法道以利众生者,不能为也(注六)。

而不是出家便一无所事的坐着修清净行。他举例说:自从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徐蔚如印《文钞》以来,他即终日为人忙。不知出家,若撑持道场,宏扬佛法,其事更多。即使作个自了汉,而所须的衣食,当得经营,三餐之饮食,也得自己料理,那有不忙碌的道理(注七)。

所以说:天下事都各有其因缘,而不是出家就好,不出家就不能修行。佛法中的六度万行,及伦常应世,一切都在因缘法中。在家能乐天知命,不怨不尤。素位而行,即可引众多人入正道。在一乡之中,大都以你为标准。你虽无大作为,也为一乡之仪范(注八)。就是,佛法无一人不应修,亦无一人不能修。只要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主敬存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扮好角色,则居家诚敬实是好修行。

有人说印光大师有几项特别而矛盾的作风,方伦居士在《永思集续编》里为他作了辩护:

一、他自己出家,而不赞成他人出家。若有人与他商量要出家的事,大部分劝其打消念头。这主要是恐其画虎不成,反为犬,倒不如做个名副其实的居士来护持佛法,比较稳当(注九)

二、自己是出家人的出家弟子,然而他出家后,并不收出家的弟子,这乃是他对僧伽的内容,有难言之痛,所谓不足为外人道也(注一O)。

三、自己通宗通教,而不大赞成他人研究宗教,凡缁素行人,如有问及宗教上的问题,都以“老实念佛”四字,作为答覆,这是恐怕问者能力不足,即生不能成办,并非说宗教之不高深,不足学,所以这一事,也可以说是老婆心切(注一一)。

总而言之,修行是不分出家与在家,但要出家必须克服种种困难,不如在家敦伦尽分做个称职的学佛居士,拥护佛法,摄化群众,亦不失为良策。故印光大师不轻易允许佛弟子出家可窥其设想之周到,与利众之心切,不愿见其出家,扮不好角色而苦恼;而望其以在家孝敬师长,感化大众,使人们真正体会到佛法利济众生的好处。

〔注释〕


注一:在《全集》册一,页四五,印光大师说:“清世祖不观时机,仰尊佛制。革前朝之试僧,永免度牒,令其随意出家,为之作俑也。”认为清世祖对佛法的尊崇,而宣布取消度牒,考试政策。而事实上,于清干隆十九年起,才通令取消官给度牒政策(见黄忏华等《中国佛教总论》页一二六,木铎出版社)。而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一——礼部,也记载“清干隆十九年(中略)或致滋扰,有名无实,此综理日久所悉,正不必袭复古辟异之迹也。着停止。”着停止,是指停止颁给度牒,取消考试之义。故知印光大师所说的年代值得商榷。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八一,〈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

注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八二,〈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

注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九三七,九三八,〈复杨树枝居士书二〉。

注五: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三八,〈复周群铮居士书四〉。

注六: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四五,〈复泰顺谢融脱居士书〉。

注七: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页九三七,〈复杨树枝居士书二〉。

注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一0三,〈复念佛居士书〉。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七一四,方伦〈由宗仰印大师谈及老实念佛〉。以下举数例为印光大师劝人不出家有:

一、《全集》册一,页八一——八二,林介生居士欲出家,印光大师就要他在家好好修行,做个戴发的高僧。

二、《全集》册一,页二三八,周群铮居士也被他以慈亲的不允许,则应当在家笃修净业,使慈亲生信念佛,以期了脱之导。

三、《全集》册一,页四五,告诉谢融脱居士说:欲求出家者,第一要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姿,方可剃落,否则不可。

四、《全集》册一,页二二六,知师寿居士已心有回转,不出家了。

幸甚,因出家一事,今人多以为避懒偷安的计策。

以上,都是印光大师不赞成某些人想要出家的实例,但并不是完全都反对,他是针对那些居士的问题而答覆。近代的慧三长老,在《永思集续编》追悼印光大师提到他的出家是经过印光大师的同意,并请天台宗大德兴慈法师为其剃度师,参见《全集》册五,页二四五二,慧三〈印光大师许我出家〉。

注一O: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七一四,方伦〈由宗仰印光大师谈及老实念佛〉。

注一一:同上。

第四节  以至诚念佛医治众生的病


这节所要阐述的,在于宗教的经验;凡人“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当生病而致使情绪不定时,以念佛方式稳住情绪,病情很快会因心理的平静而度脱难关,犹如风平浪静即可欣赏清澈的湖光山色。

念佛是否真能治病,各有其说辞,但印光大师却有其亲身经历,在《全集》里,他处处指导信众,以诚敬心修持,归纳以至诚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的秘诀。“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至诚之极,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注一)不仅佛法强调要有至诚心,世间法亦复如是。人生的真价值,是离不开诚实两个字,诚实和真理息息相关;人类心灵的互相感应,也只有藉真诚来传递。而至诚的念佛亦可治病,他说:

病由身生,身由业生,当痛加忏悔,以消宿业。(中略)但在家中,息心静念,最为第一。当身婴重病,只可认真修持。如至诚念佛,并念观音。此时用不着研究,一经研究,反成纷驰。譬如有病,得一灵丹,即以服食为事。不得以先去研究此灵丹系何药所制,何药走何经?治何病?必期于一一了然,方育服食耶?(注二)

念佛修持,犹如服药一般。能够明瞭教理,就好像清楚知道病源、药性、脉博的跳动等原理;然后再服药,这固然是最好的方法。但如病重时,根本无多余的时间,以分析病源、药性等,唯靠医生指定的药,先吃了才有痊愈的希望。也就是肯服阿伽陀药,就有痊愈的可能(注三)。

当有一位居士为母亲祈求身体健康而无法如愿时,向印光大师提出质询,大师如此的回答:“设汝果真实如此礼拜持诵,汝母之痼疾不愈。光当瞎目,天地当易位,日月当倒行矣,有是理乎?光恐汝诚之一字,或未致意。”(注四),很不客气的指责他不够诚心、专一的念佛、礼拜、持诵,所以无法与佛菩萨感应,绝对不是诸佛菩萨的不慈悲护念。

印光大师认为:吾人从无始来所结怨业,莫能悉数,若不念佛,将长劫报复,无有了期。由念佛力,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注五)。为什么念佛有这么大的效用?

一者,佛为一切众生之大慈悲父母,当病发作的时候,能至诚念佛,则当倍生怜悯。

二者,念佛的念字,是“今心”所组合的,这个“念”字含有积极的意味,是要把当今一念,安住于万德洪名的“南无阿弥陀佛”圣号上,而众生为能感,佛为所应,能所相契合,感应道交,遂得净境。民国廿七年为弟子朱清泰说〈学医发隐〉提到: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身病有三:一宿业,二内伤,三外感。此三种病,唯宿业难治。傥能竭诚尽敬,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超度宿世所害之怨家对头,彼若离苦得乐,病者即可业消病愈。(注六)

可说世间医药,能治外感、内伤,但不能治宿业。而念佛却能令宿世怨家,仗佛慈力,超生善道,故怨业释解,病即痊愈。外感、内伤,念佛又最有利益;非只有怨业病才有益处。也就是:“惟念佛,则身病心病,无有不治也。”(注七),所以,根据印光大师的看法,世人病苦,多属宿生杀业所感,如对宗灵师说:

汝右手有病,乃宿世杀害众生之恶业所招感。当至诚恳切念佛,为彼宿世怨家回向,令被超生净土。果能常念,业自消灭,业消则病好矣,何须锯手?(注八)

故说无论任何疾病,若能恳切至诚念“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善根,病自可痊。即令寿尽,则死后当生善道,不至堕落。当身体羸弱之时,息心正念,使神识不在外宾士,而归于一处,身体就可以渐渐安康。

〔注释〕


注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四七,〈复邓伯诚书〉。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0一二,〈复湘阴黄颂平居士书〉。

注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0九三,〈复念佛居士书〉。


注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三,卷上、书、页一九二,〈复章道生居士书〉。

注五: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八七七,〈复周颂尧居士书〉。

注六: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三五0——一三五一,〈学医发隐〉。

注七: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三,卷下、页七四,〈居士林开示法语〉。

注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三,卷上、页三一,〈复宗灵师书〉。

第五节  印光大师对摄心念佛及十念记数的见解


一、摄心念佛


摄心念佛的作用,是以称念佛号,以一念抵挡万念;以万德洪名替代杂乱的心。初学念佛的人,往往发觉心很难专一,这时应以摄心切念,自能归一。印光大师本人的见解是:

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注一)。

意即:念佛虽然以心念为主,但也不可舍弃口出声的念佛;因为众生的耳根最利,所以必须采取声音相助得入一心为重要方法,就是以身口意三者,互相资助。

印光大师接着说:

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世之举重物者,尚须以声相助,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所以《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注二)。

是故得知,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字字从心起,字字从口出,字字从耳入,如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但于念时,当万绿放下,一念单提,如救头然,如丧考妣,如鸡抱卵。“(注三)一有间断,三昧不成。所谓:大念是指大声念佛;小念,是指小声念佛。古德释云: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佛身小。

称颂观世音菩萨洪名,亦是印光大师提倡摄心念佛的一种方法,其作用在由耳根入道,反闻闻自性,得寂灭现前,证圆照三昧;得上同诸佛,下化众生,随缘施设,无不自在(注四)。如《楞严经》卷六所说: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绿心自在,成就菩提,斯为第一(注五)。亦即称颂观音菩萨的法门是依耳根闻性,得不生不灭的妙理,起返闻照性的妙智。同理,我们也可从闻、思、修,入三摩提,解脱六根的缠缚,超越六尘的障碍。依之念佛,即可获念佛三昧。换句话说,摄心念佛的方法,是要人依循一定的方法来实践。

二、十念记数


印光大师对于所谓钝根散心者,如一时无法摄心念佛,则他主张依《观无量寿经》的“十念记数“来念佛。依据《观无量寿经》的原文说法是: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中略)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注六)。

十念往生法门为:罪障深重的凡夫,临终时,由十声念佛而往生极乐(注七)。这是仰仗阿弥陀佛的大愿得以往生的。在《无量寿经》则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者(注八)。与《观经》所说略有不同;印光大师认为:《无量寿经》就平时修行所言,在平常应随时自我训练,不可太过于放逸,否则福德因缘不具足,往生不易也。《观经》的下品下生,是就临终时所说;虽不说诽谤正法,而其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必也谤正法,但遇善知识启发,即能往生。最后,印光大师对两种经文的歧异,提出了折衷性的解释,他说下品下生情况是:

约已见地狱至极之苦相说,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闻佛名,哀求救护。了无余心,唯有求佛救度之念,虽是乍闻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故虽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注九)。

在地狱相现前的情景下,一闻佛名,只求救护,专切念佛;化佛菩萨寻其音声到,一念顷即登彼极乐世界。

从传统净土思想来看,自宋慈云遵式开始,即特别重视十念往生,如《乐邦文集》卷四所说的:

修净业者,须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惟长惟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数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此为十念者,显是藉气束心也(注一)。

十念不是说只要念十声佛号,就可以往生。以十念的方法达到专心一致,绵绵密密的不间断,即有所成就。在于精专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寡,所以慈云忏主才会提倡尽一口气念佛,称为一念;连续十口气,为十念。这种念法称十念法门,是为当时的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所设立的。

十念法门,是借气摄心,心自不散失,必须随气的长短,不可强求多念,否则伤气。又只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则害病。这种方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但因是适合忙碌者所修行的,所以印光大师提出“十念记数“的方法: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捏珠,唯凭心记。(中略)须知此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中略)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捏珠记数者,利益天殊(注一一)。

十念记数的念法,是对治散乱心,数目以十为标准,不宜或多、或少,正好摄心。须在心中记一句至十句的数,十句再十句,常时如是,不用数珠。用十念(十句)记数,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自然无处立脚,消除杂念,即能专注一境。数珠的方法,不适于静坐,由于手动,会使心不得安宁,而十念记数,则行住坐卧都能运用自如。

〔注释〕


注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六五,〈复高邵麟书〉。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九,〈与佛学报馆画〉。


注三:《净土十要》附录〈彻悟语录〉卷上,页六三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

注四:刘国香语译语体文《大佛顶首楞严经》页一四一,台北狮子吼月刊社发行。

注五:《楞严经》卷六,大正藏一九册,页一二九下。

注六:《观无董寿经》,大正藏一二册,页三四六上。

注七:《佛教语大辞典》,页六五九。

注八:《无量寿经》卷上,页二六八上。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一一四,〈复善大师书〉。

注一0《乐帮文集》卷四,大正藏四七册,页二一0中。

注一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六五——六六,〈复高邵麟书四〉。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第六章  印光大师对时代的影响


第一节  《文钞》感化多人信佛


在《印光大师纪念文集》(即《印光大师全集》第七册)可以找出许多人受到《印光大师文钞》的影响,踏入菩提大道,发心学佛。如图表所列:

郑颂英:四八页,大师法泽遍天下,度人不可计,尤其是弘化社(注一)。

钱淑源:一三六页,先父一切言行,惟大师文钞是遵。不肖日受先父熏陶,于民国卅年皈依灵岩妙真法师,加入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文钞》数万言,演述佛法之真谛,确系文字般若,菩萨再世。

张勋栋:一四九页,阅《文钞》,祈求皈依。

薛同悦:一八一页,每期〈弘化月刊〉到来,都一字一读。尤于遗教,更必敬谨恭读,如对佛天,如面大师慈颜。真是海洋中的灯塔,众生的依怙。

西音:一九六页,印公呢?在他的《文钞》里,已知他学识渊博,解行俱高,加上他极力赞叹净土,我决定皈依了。

学善:二二二页,读〈弘化月刊〉对于印光大师的言行,生了无限的敬仰与崇拜,学佛的信心,更加强。不信佛的我,转变成信佛念佛的我。

戴传礼:二二三页,《文钞》中的老实教义,实永留在弟子心中,遗风将万古而长存,度生事业,将永远而无尽。

倪正和:二三七页,《文钞》感我深,我迷渐渐醒,令我起信愿,念佛修福慧。

陆净善:二四0页,日间事忙,夜辄挑灯危坐,屏息敬心,诵《文钞》数篇,则尘念一清,道光增长。

沈愿西:二四七页,纪念印祖应读《文钞》,实为人世黑海的明灯。

李尔清:二九一页——二九二页,苦恼堪怜的我,于未阅印公恩师《文钞》以前,对佛法深怀疑意谤意。阅《文钞》后,顿觉字字句句,悉发深省,生稀有想,对佛法之疑谤全消。

纪善庭:四四O页,拜读老人之《文钞》、《嘉言录》,喜惧交加。喜者,宿世何幸,得遇此出苦横超法门;惧者,轮回路险,若不了知,便将难得人身,沦于苦趣,无所依估。

以上所列学的都是看了《印光大师文钞》,受其内容感召,由毁谤佛法而信佛,或因此以净土法门为圭臬,终身奉行之。由此可知,《正续编文钞》有巨大感人力量,风行海内外,皆阐扬佛理,发明因果之作,受感化者非常的多(注二)。也是印光大师以文字般若利济众生的殊胜。


〔注释〕


注一:弘化社于民国一九年成立于上海觉园,专流通佛经善书,民国二0年,迁至苏州报国寺。参见《全集》册五,页二二七九,〈印光大师言行录〉之弘化立社。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六九,张慧容〈印光大师略传〉。

第二节  印光大师对缁素弟子的影响


印光大师的生平,因《文钞》和人格的广大影响,全国各地前来皈依的在家众,是相当多的。至于出家众,他基于自己不为人剃度师的原则,生平并未正式收有皈依的弟子。但,事实上效法和追随他的出家众,仍为数綦多。因此,以下将缁素弟子中,较具代表性的六人,作为受印光大师影响的具体例子。其中,出家众的三人是:弘一律师、德森法师、大醒法师。在家众的三人是:高鹤年居士、范古农居士、李炳南居士。

必须强调,受印光大师影响的杰出弟子,并不仅限于这六人。如果可能的话,此一名单仍可增列下去。但作为举证的具体例子,此六人各有特色,因此值得介绍。

一、弘一律师


弘一律师在近代高僧中,素以多才多艺和精于戒律着称。但是,在其出家后的行为和思想中,却深受印光大师的影响。

不了解近代中国佛教史的人,可能会以为印光大师只是伟大的净土行者。事实上,他在戒律上的行持,正是弘一律师的典范。从以下所述的情形,即可明白:

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弘一律师出家于杭州虎跑寺(注二),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曾经到普陀山亲近印光大师,居住了七天,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师房内,体察一代祖师的生活。后来,将之归纳为四盛德:习劳、惜福、注重因果、专心念佛(注二)。因而,弘一律师训示青年应注意四项,即“惜福、习劳、持戒、自尊。”(注三),可知,因他敬仰印光大师而接受其思想,他自己曾说:“朽人于当代善知识中,最服膺者,惟光法师,前年尝致书陈情,愿厕弟子之列。”(注四)为什么弘一律师一再要求想滥厕于印光大师座下?因为,他最服从印光大师的教导,尤其是净土法门;非常赞同他所提出的“持名念佛”,是属“单刀直入”的方法,而直证“念佛三昧”。逢到读经、念佛、深修上的疑难,便通函请示普陀山的印祖,一步一趋,以现身誓证“念佛三昧”为目标,作为生活上准则(注五)。

从《弘一大师年谱》看来,他是严持戒律者,更是于佛法中最深信净土法门者;例如他指示弟子:“现今修持,求其机理双契,利钝咸宜。易行捷证者,是在净土法门。可阅《印光法师文钞》及《嘉言录》,尤其是嘉言分类易阅,开端之处如觉难领会,不妨从中间较浅显处先阅。”(注六),劝化世人修持念佛以《文钞》、《嘉言录》为基准,由此可证,他的思想深受印光大师的影响。

二、德森法师


德森法师是另一种典型。虽然他无广大的世俗名声,但是,在印光大师一生弘法事业上,助益甚大。其生卒年月日不详,知于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出家,自称非常注意佛教界发展情形,不愿法门受人凌辱,故才具僧相,即奔走佛教会,遂见《佛学丛报》,内载〈佛教以孝为本论〉、〈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宗教不宜混滥论〉(这些都是印光大师的文章),深受义理的启迪,是接触印光大师的第一次因缘(注七)。

目前传世的印光传记资料中,德森法师与妙真、真达、了然等编的〈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注八)以及〈大师史传〉(注九),是最完整的,能够多方面呈现印光大师一生的行谊和思想。如非追随日久,影响至深,则难以如此透彻的了解印光大师,两人的交往经过如下:

德森法师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到普陀法雨寺参礼印光大师,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以后,则常随左右,所以排印各种书,都多方面的帮助其校对(注一0)。因长时间的亲近,一直到随侍于报国寺,避难于灵岩寺;二十年的教导因缘,长期的承受熏陶,此中的深恩厚德,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德森法师观察入微的得知印光大师语默动静,处处皆可为人师表,所以他认为要继承他的精神,不仅区于灵岩的净业道扬,弘化的流通,更要力行于老人的俭朴家风,爱惜物力,防心离过等美德,才是真纪念印光大师,而报答师恩于万分之一也(注一一)。

在《印光大师纪念文集》里有一位王智仰居士叙述他的学佛经过说到:拜谒德森法师,发觉其一举一动,皆类似恩师,古道照人,实有令人自然恭敬的气象(注一二)。可知,德森法师深受印光大师影响。


三、大醒法师


大醒法师名机警,晚年别署随缘。于整僧护教,愿力甚宏,揭“新僧”为号召;虚大师因为字大醒以勉之(注一三)。由此得知,大醒法师是太处大师的嫡传弟子之一,提倡佛教改革不遗余力,但他对于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仍有深刻的体会。这种新旧并融的精神,固然可看出太虚门墙的深广,同时也意味印光大师精神感召的伟大之处。

大醒法师自己说:“我出家的心志,也可以说是决志,确实是初次见到印光大师的文字而发动。”(注一四),他认为:读大师《文钞》而发生信仰三宝之心的人很多,足见其文字诱导感化的力量实系很大。他也指出:《文钞》文义平实易解,深入浅出,有大悲心,有真情感,这是印光大师以文字般若而获得的化导效果(注一五)。

当大醒法师主编“现代僧伽”的杂志,被印光大师呵斥,认为要整顿僧伽制度,不如从自己本身做好,再慢慢感化一般僧伽,而不是提出什么“整顿僧伽制度”的新花样,因为“你就是骂死了他们,他们仍旧不能把丛林改好,骂之无益,枉造口业。”所以,大醒法师接受老人的殷殷教诫,自取别号“僧忏”,以忏除口业(注一六)。又把民国一七——二三年所写的文章中,关于批评佛教的一部分,集成一本书,取名为《口业集》,无非感谢印光大师的教诲,其中有一条云:“佛寺住持僧,完全要行考试制度,要政府规定及考试。”(注一七),经过考试淘汰资质较差者,以确立僧众的水平,避免有滥竽充数的情形。这与印光大师不满意清政府取消度牒考试制度,遂使僧侣水平下降的看法不谋而合。

事实上,当时关于僧伽改革问题,虽然讨论和进行都轰轰烈烈,可是即在太处大师有生之年,也未竟全功(注一八)。这当中牵涉到传统丛林现代化过程中,如何调适和自存的两难局面。印光大师以一陕西人,来江浙地区,只是长期苦修,未自建道场,因此设身处地,他只能尽其在我,而不能苛求他人。然在大醒法师,他是办杂志、提主张,故考虑的立场有所不同。但,在不同的立场中,他仍尊重印光大师的谨慎态度,领受其影响,可见印光大师在实际上扭转了佛教界许多激进的改革作风。

四、高鹤年居士


印光大师文字的问世,是由于高鹤年其人的引荐,然在实际上,高鹤年一生受印光大师的启迪和教诲影响甚大。可作为在家居士受印光大师影响的典型例子之一。

高鹤年,江苏兴化人,其生卒年月不详,仅知其操行第一,为佛教中居士,虽属居士身份,但其操守,参访善知识,犹如行头陀行之高僧。其行脚遍天下,国内外名山川,无不涉足其间,着有《名山游访记》(注一九),其与印光大师最为相契,据他所述〈印光大师苦行略记〉得知他到处赈灾济难与印光大师相呼应,如“民国六年秋,津京大水为灾,沪上狄楚青、王一亭、程雪楼诸居士,电嘱下山救济,又接师及谛老函,谓救灾即是普度众生,亦是保护佛法。”(注二o),印光大师俭以自奉,厚以待人。凡善信男女,供养香敬,都代人广种福田,用于流通经籍,与救济饥贫(注二一)。所以可说高鹤年居士学习印光大师发慈悲心、赈济难民,使人们得此济度而免除zai 难之苦迫。

高鹤年回忆陪师同行,一次有一次的利益,并留心他语默动静、出入往还之时,不谈玄言妙语神通异奇,皆是平常话多(注二二)。因为佛法原是接近众生,生活与修持相契合,绝不是玄奇怪异的。高鹤年在〈印光大师画传跋〉说:

余初行脚,即往普陀参礼印光大师,恭请开示,师曰:六祖言,于一切时,自净其心,可能否?如其不然,不可沈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人无我,直至菩提云云。余当即信受奉行,铭感五内。深佩大师说法,善能契机。此五十余年前事。时大师已作山中导师,海上慈航。其后迭次礼座,受益良多。乃至大师示寂,余心目中始终常以大师为依止。迄今回忆,犹觉依恋难忘也(注二三)。

高鹤年居士虚心求教于印光大师,即教以为达诸佛理,必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遂使高鹤年居士愿行脚遍天下,似苦行的高僧般参学游历,以明自心本性。这即是受其影响之故。

五、范古农居士


范古农是民国以来着名的佛学家,他原是谛闲大师的皈依弟子,但他对印光大师的推重与效法,并不下于皈依师谛闲大师。

从他自己在着作中所提及的自白,即可窥见印光大师对他的深刻影响。

例如,他在〈我之纪念印光大师〉一文中,曾提到:

我师谛公,教在天台,行在净土,与大师同归一途。农于大师虽未举皈依形式,而心皈也深且久矣。故凡奉书必称弟子,而大师谦虚,视同友谊,于弘扬净土处,辄蒙奖许,盖有不胜惶愧者(注二四)。

范古农居士,不特道德文章,早为佛教界所钦佩,即立身处世之风格,亦复为居士中所仅见。他对印光大师,每奉书必称弟子,更因尊仰印光大师,常介绍发心学佛者皈依大师。并且他于佛学虽涉猎各宗,而修持必以净土为归,是受印祖的影响。他将《观无量寿佛经》的三福业与大师的劝化作融通而说;

《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大师恒言: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非第一福乎?恭敬三宝,戒杀戒淫,非第二福乎?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求生净土。非第三福乎?世人以大师之提倡因果,涉及阴骘文感应篇为嫌,岂知大师以悉檀因缘,令其深信因果,通达佛乘,方便善巧,无逾于此。

故因是而得发心归佛者,不可算数也(注二五)。

由此可知,范古农居士对印光大师的思想,是深为推崇的。另外,他对病业因果的诠释,亦有相同的见解:

病由业所致,但能节饮食、调寒暖、勿劳虑过度,即是卫生,即可劫病。若仍有病,是宿业所感,正好念佛以为对治,拔一切业障根本,念佛之功也。故念佛人,应少欲知足。病来时,知是因念佛之功,已减多为少,化重为轻,决非不幸。古德立十大碍行,不求无病为其一,故念佛人不畏病。畏病者必畏死,畏死者必不乐往生(注二六)。

因此,我们如果说范古农居士是印光大师佛学思想的追随者,绝非过言。

六、李炳南居士


李炳南居士在印光大师的俗家弟子中,是相当杰出的一位。他在台湾创办台中莲社,宏扬净土法门,有广大的信众,对光复后的台湾佛教有巨大的影响力。但他所承袭和发扬的主要即为印光大师的思想和精神。

李炳南居士,原名李艳,字炳南,号雪庐,山东济南人。出身书香门第,幼年好学,诸凡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研究。及长,并广泛涉猎佛道二家之学,对佛学尤所投缘。故于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时年三七岁,皈依印光老和尚座下,法名德明。从此一面奉行“戒、定、慧”三学,并实行素食;一面深入经藏,专研内典(注二七)。

《文钞》里印光大师赞扬他事母至诚:

汝之为母之诚,可谓至诚无加,然当以此诚,劝母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之为究竟有益之孝(注二八)。

可知,其在青年时代,是一位颇有孝行的孝子。正符合印光大师的思想,居家学佛以孝敬父母为第一要件(注二九)。

民国七五年四月十三日,雪庐老人以九十七高龄于台中往生,观其一生,在台湾弘扬佛法近四十年(一九四九——一九八六),创办了一大片佛教文化社会事业——由莲社、图书馆、杂志社到育幼院、医院、救济院等(注三0)。他建立了这么多的公益慈善,及弘护事业,以利济众生。难怪他的学生崇仰师德,而将往事列记,以作后人之楷模。

以下将他与印光大师一生弘法的事业,加以对照,即可看出两者有许多类同之处:

甲、舍行——化狱救灾,弘化立社。(注三一)。为佛教牺牲奉献,不求名利,创办联体机构,功成身退,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乙、净行——澹泊自甘,布衣粗食,不做方丈,不贪利养,凡有供养茶敬果仪;或归常住或做善举,平时无余蓄,一生如一日(注三二)。不蓄钱财,所有资产悉数投入教育、文化、慈善公益。

丙、智行——欲学佛法,必须敦伦尽分,闲邪有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方可。不能为世间贤人善人,何能得佛法真实利益乎?(注三三)。师示众曰:“白衣学佛,不离世法,必须敦伦尽分,处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应。”(注三四)

而二者亦同以净土法门劝诱后人,李炳南居士更处处以印光大师为最高指导者,莫不以他的思想为自己做事的准则。在《净土丛书》〈佛学问答类编〉皆是李炳南居士鞭辟入里的解析,其中不难发现他所主张的净土法门是依循印祖的理路,如他回答青年人念佛如何降伏妄想:

此系时间久暂问题,工夫到时,妄念自消。不必燥求,只用心口耳三轮循转之法,按时而念,不断不懈,自得水到渠成之效(注三五)。

这与印光大师的摄心念佛同一原理。又他一再强调:“居士如专修净土,即采一心持名之法。持名之极,便契实相。”(注三六),也就是印光大师“持名念佛”的思想。又观雪庐老人为佛教所做的事,可发现他的方向与印光大师一致,同为众生谋福利,发悲心济世。

他对印光大师的敬重非常崇高,在当时有居士提出询问说:“印光大师住生后列为莲宗十三祖,此事乃系暂时性,尚未确定,未确定之缘由,盖因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高僧虚云大师,及团中央圆瑛大师尚未圆寂,须俟二位高僧往生后,佛教会方能作最后之决定。”雪庐老人答日:“名分已定,人心已归,岂能朝三暮四,随意变更。况虚公为当代禅德,自有其本宗地位,瑛师禅净双修,如紫柏、憨山诸师相同,后人自然奉之为祖。但不必定以数字相承而别也。”(注三七),就以上简洁有力的答案中,即知其肯定印光大师对莲宗的贡献是未可厚非的。而雪庐老人承继印光大师的思想也是事实的。如其受业弟子周宣德〈恭挽雪庐夫子〉而说:

释儒翼并风徽,慧炬明伦,同循矩擭;

净白薪传盛业,灵岩庐阜,永仰师承(注三八)。

“释儒翼并风徽”,与印光大师所说的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的意义相同。“灵岩庐阜,永仰师承”,足以证明,雪庐老人承袭印光大师的精神之所在。

〔注释〕


注一: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谱》,页四五,天华出版社,一九七八年。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一——三,弘一〈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注三: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谱》,页一二一。

注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六一六,弘一〈覆王心湛居士书〉。

注五:陈慧剑《弘一大师傅》页二七九,东大图书公司,一九八六年。

注六: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谱》页一七六。

注七: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六七一,德森〈追念导师溯前缘〉。

注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五五——二三六七,真达等〈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二六五——二二八六,〈印光大师言行录——大师史传〉。

注一O: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二一,德森〈弘化月刊发刊词〉。

注一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六七一——二六七二,德森〈追念导师溯前缘〉。

注一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八九,王智仰〈印公生西二周纪念〉,兼自述学佛经过。

注一三:大醒《大醒法师遗着》页一,印顺〈行状〉,一九六三年,海潮音社。

注一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四四三,大醒〈拜识印光大师的因缘及其印象〉。

注一五:同上。

注一六:同上,页二四四0——二四四二。

注一七:大醒《大醒法师遗着》,页二九九,〈写在口业集前面——代自序〉。

注一八:张曼涛《佛教思想文集》页二一四,〈太处大师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之地位〉,狮子吼杂志社,一九六九年。

注一九: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下册,页七0三。

注二0: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七四,高鹤年〈印光大师苦行略记〉。

注二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五九,真达等〈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注二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七七,高鹤年〈印光大师苦行略记〉。

注二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四五二,高鹤年〈印光大师画传跋〉。

注二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五一0,范古农〈我之纪念印光大师〉。

注二五: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五三——二五一三,范古农〈我之纪念印光大师〉。

注二六: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范古农(幻庵)〈与客谈纪大师〉。

注二七:菩提树杂志四O三期,页一六,柳絮〈雪庐老人〉。一九八六年六月八日出版。

注二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三,卷上、书、页三六九,〈复李德明居士书〉。

注二九:参见第五章第三节以居家修行适应时代需求。

注三0:菩提树杂志四0三期,页二0,于凌波〈我活着,是为了弘扬佛法〉。

注三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二七七——二二七九,〈印光大师言行录〉。

注三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四二九,圆瑛〈印光大师生西事实〉。


注三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000,〈复于归净居士书〉。

注三四:明伦杂志第一八三期,页五四,诚达“岁月易逝,师德难忘”,一九八八年四月出版。

注三五:《净土丛书》第十五册,页六二四,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台湾印经处印行,一九八一年。

注三六:同上,页六一八。

注三七:同上,页六0八。

注三八:菩提树杂志四O三期,页三六。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